中国90年代油价_90年代油价
1.里海的油气开历史有多久?
2.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是什么梗
3.2016国际油价涨的可能性大吗?
4.90年代后期俄罗斯国内的重大
5.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的饥饿疗法是怎么回事?
6.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7.倪频的人物简介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里海的油气开历史有多久?
世界石油工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出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原油市场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儿。也就是从那时起,国际原油定价机制开始成形。最开始,欧佩克居于主导地位,但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其金融优势和经济影响力,开始打破欧佩克的价格垄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石油期货迅速壮大,全球逐渐建立了以期货市场为主导的定价体系。
经过几轮大浪淘沙,三种基准价格逐渐在国际市场上立住了脚,即纽约商品的西德克萨斯原油(wti)价格、伦敦国际石油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crudeoil)价格和中东的阿联酋迪拜原油(dubai)价格。这些价格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其中,大致在下一个月交货的原油期货合约因交易量巨大,它对应的原油价格最常被人们用。
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一种轻质油,品质低于西德克萨斯原油,但它的辐射区域却非常宽广:西北欧、地中海、西非出产的原油,还有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出口欧洲的原油均参照这一定价。可以说,伦敦布伦特市场的国际范儿及其高度灵活的交易工具为它在业内积累了口碑,积攒了交易量,影响力也相当巨大。
至于中东各大产油国生产的或者从中东出口至亚洲的原油,则普遍用阿联酋高硫原油作为基准价格,因此它的涨跌往往可以反映亚洲对原油的需求状况。与此同时,欧佩克也会推出官方的原油参考价格,其计算方法是综合科威特、尼日利亚、委内瑞拉等十多个成员国的原油价格,进而得出一揽子参考价格。
从价格上看,除非出现严重的经济波动,一般而言,wti原油价格会比布伦特原油高5%左右,而二者的价格又会高出迪拜原油。
此外,在远东市场还有两种定价方式。一是马来西亚轻质原油塔皮斯(tapis)价格,主要代表了东南亚地区轻质原油的基准水平。二是印度尼西亚原油官方价格(icp),包括越南白虎油田、中国大庆油田都会参考其价格。
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是什么梗
在发现中东石油之前,里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
13世纪马可·波罗就在其书中提到,听说巴库附近有一个石油泉,可用来烧火。巴库是拜火教徒崇拜的“永恒火柱”的所在地,那些火柱实际上是从石灰岩裂缝中喷出的可燃气体形成的,而这同石油蕴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巴库郊区,现在仍保存着完整的古老的拜火教神庙。
1901年,里海的原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0%;在当时的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占30%。1940年,仅阿塞拜疆一地的石油产量就达2200万吨,占当时的苏联全国产量的70%。伊朗在里海基本没有进行油气勘探开发。2004年伊朗进行了第一次招标,并在2005年开始对里海深水部分进行钻井,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产量分成协议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进行了磋商。
一、阿塞拜疆
位于阿普歇伦半岛上的巴库的石油,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规模开。1875年的开量为8.3万吨,10年以后达到187.5万吨。石油开在前苏联时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开的石油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08年,巴库的石油产量失去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1923年,为了开发比比艾巴特油田伸向海中的部分,于是向海里填土,在人工小“半岛”上钻了一口井,在井深460米处喷出了石油。这是开发里海石油的开端。1925年,在浅海区堆筑了一座人工岛,用来打井。建人工岛造价太高,这里取了建造木头栈桥的办法,开水深1米的浅水区的石油。
当阿塞拜疆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巴库的石油不再出口,国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少。由于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阿塞拜疆的石油逐渐被冷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库的石油开量不足全苏联石油产量的10%,阿塞拜疆再也不是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了。
自1994年以来到2001年底,阿塞拜疆先后与外国石油公司签署了15个勘探开发合同,合同区面积10590平方千米,其中海上面积6860平方千米。主要的外国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Salyan、阿吉普、中国石油和Moncrief等。
在海上对外合作方面,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阿塞拜疆通过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同外国石油公司谈判签署了一些石油合同。1994年9月,与阿塞拜疆国际营业公司(AIOC)签署了第一个大型海上投资项目。以后,1998年末和1999年初,CIPCO 和NAOC集团由于打了一批干井而停止作业,这些银行集团勘探Apsheron sill以北的构造,这些构造即使在前苏联时期也被认为没有前景。但是,由于油价回升和原油外输问题的解决,仍然不断有公司前来谈判项目。
陆上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北部的希阿赞地区、半岛西南方向的古布斯坦和希尔万地区,以及萨良平原。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上石油在阿原油年产量中的比重已下降至1/4以下。阿塞拜疆最大外国石油开发商——英国石油公司(BP)曾称,阿里海大陆架探明石油储量约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7万亿立方米。最新的预测称,阿里海大陆架石油远景储量35亿~40亿吨,探明剩余可储量30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18万亿~20万亿立方米,探明剩余可储量8500亿立方米。
二、土库曼斯坦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为600万~700万吨,但从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联系破裂、开发中的油田的储量逐渐耗尽,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开始大幅减少,到1996年时已减少到440万吨。随后,土库曼斯坦开始有地增加石油产量,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南卡梅什雷扎矿区开发一批新油井,使一批停产井复产,用高压气举法改造一批老油井,鼓励一批外国公司参加里海陆架及相邻区域的开发项目等。如今,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在95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产量的0.005%。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天然气输出国。天然气主要出口独联体国家,少量输往西欧。以1990年产气量877亿立方米为例,本国国民经济只需要80亿立方米,其余全部出口。
最近几十年来,土库曼斯坦加强了在其所属里海区域的油气勘探作业,实际上这里所有的水域都能引起专家们的勘探兴趣。经过多年的勘探,在这一地区的陆地和陆架上共发现了至少161处石油天然气矿,包括至少30处石油和天然气矿,131处天然气和天然气凝析油矿。此外,土库曼斯坦国家地质康恩下属的钻探企业在其他优先开发的天然气富集区也进行了大量勘探作业。
三、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濒临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十分丰富。其中濒临里海的阿特劳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79处。该州已开发的田吉兹、克罗列夫、肯拜和伊马舍夫等四大油气田最为有名。曼吉斯套州是濒临里海的另一个富油区,其已探明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69处。2003年该州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为1365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卡沙甘里海陆架油田的开发给曼吉斯套州经济带来了新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据资料显示,里海陆架石油总储量为130亿吨,其中卡沙甘油田储量为50亿吨。曼吉斯套州从2003年11月底开始在其濒临图普卡沙甘海湾的巴乌切诺镇建设里海石油开保障基地,准备大规模地开里海石油。关于里海陆架石油开问题,哈萨克斯坦经过与国际财团激烈讨价还价后,最终决定以意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为主,壳牌石油公司参与投资开发。
卡沙甘油田区块位于北里海水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产量分成协议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和卡伊兰3个油田。协议签订于19年11月8日,1998年4月27日生效。最初的签订合同方为阿吉普、BG、英国石油(哈萨克斯坦)、Statoil、美孚(哈萨克斯坦)、壳牌(哈萨克斯坦)、道达尔(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里海陆架公司和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
西哈萨克斯坦阿克赛地区的卡拉恰甘纳克凝析油气田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据评估,其石油储量达27亿吨。2003年8月1日,该油田已经通过里海输油管道向欧洲地区供应石油。克孜勒奥尔达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1处。此外,在较为贫穷的南哈萨克斯坦州也发现有储备较大的天然气井,并于2003年完成了一起建设工程。南哈萨克斯坦州天然气田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基本满足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包括江布尔州奥塔尔热电厂的天然气供应。
阿克纠宾州是中国石油企业最早参与哈萨克斯坦石油开发的地区。该州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矿藏至少19处,其中扎纳诺尔油田的控股权为中国石油总公司所掌握。
截至2007年11月哈萨克斯坦已运营的油田共55个,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油田有7个,它们依次是:田吉兹油田、乌津油田、卡拉恰干纳克油田、卡拉姆卡斯油田、热得拜依油田、让那诺尔油田、库姆科尔油田。2002年哈萨克斯坦产原油4700万吨,同比增长17%;出口原油3927万吨,同比增长21%;出口总值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工业前景看好,特别是里海海上油田开发有巨大潜力。石油工业已成为目前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领域,至2003年3月油气领域共吸引外资119.3亿美元。
四、里海划界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那里没有争议,更没有冲突。因为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在里海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根据西方石油公司估计,这一地区有可能继海湾地区之后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主要供应地之一。因此新独立的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而里海油气的开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
伊朗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对里海进行划分,并和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这样便形成了目前以伊朗、土库曼斯坦为一方要求5国均分里海,和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为一方要求按中心线划分里海的局面。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过于依赖中东地区的石油,其能源供应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它们对能源来源多样化的愿望使里海地区成为追逐热点。美国凭借同阿塞拜疆的密切关系,一直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主张里海是“海”,这样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归阿塞拜疆所有,以便自己从中牟利。
五、中哈管道
19年以前所完成的管线,都是为将前苏联内部间连接而设计的,都经过俄罗斯。
在事关地缘政治的油气管线方面,有专家认为,用里海经伊朗到海湾的管线运送石油到西方和亚洲的石油消费国最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也担心自己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罗斯牵制。为与俄罗斯争夺里海石油控制权,美国修建了一条绕过俄罗斯的石油运输管道。这条输油管道从阿塞拜疆的巴库起,经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30千米,于2006年7月投入运营,年输量为6000万吨,成为该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
美国与欧盟还倡议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管道,该项目一旦建成,就可与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管道连接,使中亚天然气可以不受俄罗斯控制而输往国际市场。
19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当时中哈商定共同铺设一条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千米的石油管道,总投资为25亿~30亿美元,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从阿特劳至肯基亚克之间的这段管道已于2003年3月由中哈双方合资建成。2005年12月15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产,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也是战胜美国及俄罗斯的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该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2006年全线贯通,每年输油能力为2000万吨,该管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将为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提供重要保证,2008年1季度俄罗斯Gazpromneft和TNK-BP公司允许通过该管线出口石油1.2万桶/天,中哈输油(阿塔苏—阿拉山口)管线的油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资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公报》中将里海石油管道与中国石油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另一处油田和管道相连接,建成一条从里海横跨整个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的出口路线,此外该管线可连通中亚各国油气,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表述,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管线还将输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它将成为中亚第一条非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路线。2008年7月,中哈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它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的组成部分,全长1300千米,由中哈双方合资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向中国的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管线总长约1万千米。管线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1994年俄罗斯提出动议,中俄合建一条输油管道,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蕴藏的丰富石油销往中国。2001年两国签署协议,拟共建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石油管道(安大线),但2002年底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设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纳线)以取代安大线,此后俄罗斯又推出了泰舍特—纳霍德卡方案(泰纳线)。
“对于俄能源来说,中国无疑是最大、最稳定的市场,通向中国的渠道也最安全、最便捷”。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丰富的能源。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蓄积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45%。而鉴于东北亚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领导力量,俄罗斯也已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俄罗斯希望东方市场将来要占全俄罗斯能源出口市场的38%。从外交角度看,俄罗斯现在西部安全环境形势严峻,需要以中国作为依托,发展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现在还不能说俄罗斯的发展重点已经东移,但至少可以说俄罗斯已将开辟东方市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作为战略重点,做了比较详细的战略部署。俄罗斯有意搭乘亚太经济发展的快车,这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是一个机遇。
六、近年新发现
1.阿塞拜疆的油田
BP公司在2006年10月25日称,由BP公司作业的阿塞拜疆Azeri-Chirag-Guneshli(ACG)特大型油田群储量由54亿桶升至65亿桶。G油田群是BP公司牵头的Baku-Ceyhan管道的主要原油来源,该管道将从阿塞拜疆向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每日输送100万桶以上原油。这将占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并将成为非欧佩克国家主要的原油来源,尤其对于中国和印度等能源需求急速上涨的国家而言。
2.俄罗斯的油田
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2月报道,俄罗斯在里海发现了一个大型石油和凝析油田,在其尤兹诺—拉库塞厅娜雅构造上发现井的轻质、低硫石油日产量为800吨,被称为俄罗斯近10年来最大的发现。此油田位于阿斯特拉罕南部西南方面220千米处,探明原油8.16亿吨、天然气336亿立方米,初期资料表明可日产原油1.36万吨。
3.哈萨克斯坦的油田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截至2007年底,哈萨克斯坦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41.1亿吨,居世界第11位,在前苏联国家位居第2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为2831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萨克斯坦油气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岛和里海洼地。主要的油气田有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卡沙甘。
田吉兹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生产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滨海沼泽区,该油田于19年发现,1993年投产,估计石油储量150亿~260亿桶,探明石油储量60亿~90亿桶,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日产量平均为28万桶。
卡沙甘位于里海北部,该油田的开发者为Agip KCO公司。卡沙甘油田是自1968年以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Agip KCO公司估计卡沙甘油田探明储量为130亿桶,总量为380亿桶。因为各种原因,该油田的投产时间由2005年推迟到2008年。
七、里海油气对中国的影响
里海是继波斯湾之后又一块世界级的产油区,被誉为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仅哈萨克斯坦属里海部分预计石油地质储量就为134.5亿吨。中国海油一直期望进入该地区。
早在2003年,中国海油就差点购买全球最大的石油开项目——北里海项目的部分股权。
2003年3月,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BG)同意退出里海北部合作开协议,并拟将其所持的股权平均出售给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两家中国公司。此后,两家公司分别于当月与BG签署了意向性协议,将各自出资6.15亿美元收购该项目8.33%的股权。但由于这一项目的其他两大股东壳牌和埃克森美孚选择行使优先购买权,使中国海油及中国石化进军里海的最终化为泡影。北里海项目无功而返,在当年曾被视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
2005年9月9日中国海油总公司宣布,已与中国石油集团和哈萨克斯坦油气股份公司签署备忘录。三家公司将共同进行达尔汉区块的前期勘探工作。达尔汗区块亦是北里海项目的一部分。这是继中国海油2003年收购北里海项目权益未果后,中国石油公司首次进入里海地区。
除中国海油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陆上油气开发方面与里海地区合作也是相当紧密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里海的重视。
里海地区对于我国的油气安全供应及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我国相邻的里海地区理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里海与我国具有传统上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具有良好基础和诸多共同利益。“上海五国”定期峰会为开展合作提供了保障机制,边界问题的解决又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增加了相互信任。里海的能源开发、经济发展及政治稳定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其二,里海是连接俄罗斯和海湾的重要枢纽,参与里海石油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与俄罗斯、海湾国家的关系,而且在里海、西西伯利亚、海湾诸石油区连接成片以后,可以发挥我国在里海地区的石油合作基地作用,通过里海获取源自伏尔加—西西伯利亚地区、海湾地区稳定的石油供应,开辟我国石油供应的陆路通道。
其三,里海地区与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源区相比,虽然目前的可储量尚不及后者,但西西伯利亚属于俄罗斯一国所有,而里海地区则属于多个国家,里海各国纷纷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石油私有化进程加快,并对国际石油资本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各国家间呈竞争态势。一旦合作实施,相对不容易因我国与某一国的关系起落而危及在该区域的整体石油利益,反而对我国进口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原油是一个有利的筹码。
其四,在以石油、天然气相关能源为基础的地缘政治中,里海位于心脏地带。控制了里海油气,就可能在全球能源的战略格局中取得主动。
其五,从地区能源连接的层次分析,未来只有把新疆和里海的油气一并考虑,我国的西油、西气东送战略才有坚实的实现基础。
最后,里海经济仍低迷,急切地期待着国际资本的参与,这为我国参与石油投资提供了机会。由于里海各国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油气深加工能力薄弱的现实,我国在参与里海石油投资时,可以强化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与之合资合营炼油厂,直接或间接加工里海石油,上、下游合作,部分用于国内市场,部分给里海各国或输送到其他进口国,这对各方都有好处。由于里海地区各国均为内陆国,急需出海口,故重建欧亚大陆桥、恢复“丝绸之路”向东的窗口是其共同的愿望。我国可为里海诸国提供任何西方国家、俄罗斯等均无法提供的,因为我国是里海向东通往世界市场和出海口的必经之路,所以它们对我国参与里海石油勘探、开发持积极态度。向东输送,不仅符合里海诸国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的需要,而且有助于里海诸国获得能源上的独立自主。所以就地缘政治高度而言,里海对我国加大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里海地区由于石油的巨大潜在价值,对于石油消费大国、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国纷纷以战略的眼光参与到里海的竞争中来,里海石油将成为21世纪国际石油政治的新热点。我国要把握机遇,适时出击,才能从中获取最大收益,才能维护好国家能源安全。
里海丰富的油气必将导致其成为世界各个利益集团的争夺之地。沿岸各国之间、美俄之间必将在此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战。而作为经济高速发展,拥有日益增大的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中国,能否在里海分得一块蛋糕,分得一块多大的蛋糕,将对未来中国能源的供应稳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愿“第二个波斯湾”对我国、对世界的发展起到持续积极的影响。
2016国际油价涨的可能性大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史
滞胀的成因
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
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
滞胀的影响
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
在整个滞胀期间美国股市经过了 6 轮调整,股市走熊先于经济衰退,而股市起稳也先于经济起稳。
在西方经济体遭遇滞胀的同时,美国信贷扩张反而促成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的扩张。
走出滞胀
经过里根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于1983 年迎来经济增长高峰,此轮滞胀历时13 年。
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生产停滞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由美国学者D.格林沃尔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虽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因此,滞胀时期的生产停滞并不是仅仅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它是一种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存在的现象。因此,上世纪10 年到1982 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如今,石油价格又再度高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是否又会重新回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境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滞胀起因、滞胀对股市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滞胀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10-1982 年美国“滞胀”成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 4 次经济危机(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0 年11 月,1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二战后至10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四次经济衰退(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49 年10 月,1954 年5 月,1958年4 月,1961 年2 月)。经济衰退发生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物价也会下降;危机过后,生产增长,就业增加,物价也会上涨。是什么导致了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经济不振同时存在?我们还应该从滞胀产生的原因说起。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 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
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0 年再降到15.5%。1美国从11 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3、1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
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对 50 到6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促使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和时间缩短,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70 年代,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双双“失灵”了。
第一、财政政策为什么“失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届皆奉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开支,借以刺激经济回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战后至1981 年为止的36 个财政年度,有27 个财政年度有赤字。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16 年和1981 年分别创下了694 亿美元和739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10 年至19 年的10 年中,的财政赤字预算达5128 亿美元。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10 年国债额为370 亿美元,15 年国债额为5332 亿美元,1980 年国债发行额达到9077 亿美元。人均负担的国债额从1960 年的1572 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3985 亿美元。联邦每年为国债付出的利息也从 1960 年的92 亿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749 亿美元;利息约占每年联邦支出的10%左右。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缘何失效?归根结底,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般推高了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政策为何“失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逐步由价格目标向数量目标过渡。但是,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首要地位。因此,在此转变阶段,货币政策不稳定,再加上,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利率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过大。
具体而言,虽然10 年伯恩斯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以货币总量为供给目标,但是实际上却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最终目标。每隔六个星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重新制定各种货币总量的目标区间,以及与该目标区间所匹配的联邦基金利率。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高于或低于目标区间,就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法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内。因此,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出人意外地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极不稳定。
另外,选择利率作为调控目标,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虽然关于利率的信息每天都能得到,但不容易控制。其次,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长期真实利率。所谓预测的长期真实利率,就是市场参与者通过在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来推测的真实利率。而恰恰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在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名义长期利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既不稳定,也不能预测。
因此,在滞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帮助经济增长,反而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大,被认为是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也对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直接上升至两位数
世人常常把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3-14 年。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国际油价从每桶3 美元涨到12 美元。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从13 年到15 年美国实际GDP 增长下降了0.7%。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1980 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 美元飞涨到近40 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 年到1980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23%。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90 年。1990 年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 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价格从每桶14 美元上涨至40 美元。从1990 年到1991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17%。
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呢?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率下降。美国工业部门在19 世纪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产部门。
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
除此之外,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1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
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3 年和14 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8 年和19 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贬值
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表面上看由石油危机所引发,但实际上也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1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10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为油价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滞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一方面,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13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 个月;1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 个月。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到战后历次危机的最高值。1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近1.5 万家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最高时达9.2%,失业人数约836 万。在1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企业破产数量达25 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10.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严重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从 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复苏为止,美国约有13 年的时间停留在滞胀的阴影下。平均每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实际GDP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而其它时期的经济增幅平均为3.87%至5.69%。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前所未有地高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而美国战后各经济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3%至3.54%。
“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
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10%,远远超过CPI 的上涨。其中,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业务的兴起。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上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处于信贷扩张、高杠杆、高盈利的丰厚时期,直至80 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
70 年代,美国温和增长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业、房地产、住宿食品服务业、文化业等行业,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基本实现正增长。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行业竞争机制刺激了居民对通信的消费增长。
70 年代,美国增长呈现停滞状态的行业涉及面较广,包括,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批发贸易等,主要是受到经济停滞、失业率高的影响。
滞胀翘高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导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贬值,经济衰退又拖累了股市上涨,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创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点。
滞胀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我们分析了1942 年至1995 年股市的牛熊周期,发现这期间总共有8 次经济衰退,每次都伴随着股票市场走熊。股票市场走势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8 次经济衰退前的股市有7 次已经提前下跌已经提前下跌,而经济开始复苏前,股市一般会提前4 个月左右起稳。当然并不是每次股市走熊都与经济周期有关,14 次股市调整只有8 次与经济周期有关。信贷周期等其他因素也同时左右着股票市场的走势。
整个滞胀时期,股票市场经过了 6 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也就是说,1946-1995 年美国股市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13 年-14 年的股市大调整中,美国S&P500 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从个股的表现看,在70 年代股市调整时期,仍有部分行业的股票出现了一定的涨幅。比如,金融股、国防股、掘股和服务类股。总体来说,板块的走势还是与当时的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滞胀”对全球影响——资金向欠发达国家巨额转移
虽然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国家都陷入了滞胀的局面,但是,美国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促成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张。国际业务的兴起至少可以追溯到1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机,主要由三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一、资金。13 年,加速的通货膨胀与利率上调的不利影响无法支持美国银行正常的融资活动,导致了银行系统的演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产油国,这些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银行。缺乏正常融资渠道的银行一下子拥有了巨额的资金。
其二、需求。借款需求的产生与70 年代宽松的货币政策、过低的实际利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负利率降低了还本付息的费用,也间接增强了借款国的信用度。下跌的实际利率、扩张的世界贸易、不断提高的商品价格、再加上贬值的美元,这一切都鼓励了债务国,并给与他们增加负债额的机会。国际上,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需要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产油国家则需要来支持经济扩张。适逢东西方关系缓和,美国银行成为信贷的源泉。
其三、利润。当时,欧洲美元市场不受管制,美国银行不必为自己海外分公司的债务保持最低的准备金。国际的利润相当的丰厚。
国际业务成为整个银行业务中发展最快的业务。加上各家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对条件的要求就相应宽松很多。借债国为获得而提供的必要资料少得可怜,一些银行甚至不知道对象在其他地方的借款数额。就这样整个国际信贷市场迅速的发展起来。1982 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信贷市场的发展才算告一段落。20 世纪90年代开始,私人资本才开始显著流入新兴市场。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
以往当发生经济衰退时,在生产下降、失业率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下跌,正是由此实际情况作后盾,以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失业率下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才能大行其道。然而,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滞胀时期,异常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发生,使得美国进退两难。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
福特和卡特的两任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16 年1 月,失业率为7.9%,福特设置了一条将失业率压制到1980 年时5.2%的经济路径。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失业率每年需要下降0.6%。卡特总统在任职期间,也将这一目标路径沿袭下来。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通货膨胀的上升导致卡特不得不将重点重新转移到治理通货膨胀上,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在70 年代末甚至超过了10%。由于卡特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最终,卡特也在“滞胀”的阴影中下台。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
1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改弦易辙,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干预。
首先,里根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里根在期上任初期虽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得通货膨胀逐步下降。到 年已经降到3.8%。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除此以外,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油价的下跌;美元升值也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工会为保证工人就业而放弃提高工资的要求等客观原因也使得通货膨涨出现了下降的态势。经过里根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90年代后期俄罗斯国内的重大
你是问2016年油价能反弹多少吗?
当前油价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在业内人士和严肃的投资者中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2016年油价走势或许有助我们看清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第一种看法是,油价本质上具有周期性。下跌之后必然会回升。这道波谷越深,下一个山峰就越高。
另一种看法是,油价在过去三年中的变动,是长期结构性变化的开始,预示着下一个50年里能源价格按实际值计算将显著低于上一个50年。简单地说,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供给的增长潜力超过需求增长。
这两种观点当然并非完全对立。很明显,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期周期性问题仍然存在。中国经济有一天将走出低迷,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肯定会看到油价上涨的时候——毕竟政治决定(特别是沙特的政治决定)仍是影响石油市场的重要因素,而世界很大一部分石油供应来自中东、北非和西非的国家,这些地区向来不稳定。
但结构性因素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决定着任何可能出现的上涨的最大高度和最长持续时间。谁也不知道天花板有多高(我估计是每桶60美元),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你接受结构说,你也必须承认,天花板本身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分析师和评论员们对石油市场的解读着重于供应端,以及沙特或其他地方的产量和出口量。供给很重要,但成本更重要。
有些人仍坚持一种可称为“稀缺”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开发遵循线性模式,低成本的最先被开发,也就是说,未来大部分乃至全部开发活动的成本一定会更高。遗憾的是,行业发展历史并不支持这一观点。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情况正相反。
平均而言,当前的勘探和生产成本低于将近40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各种技术进步——从先进的地震分析到更高的收率——使油企得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成本下降受到了油价每一次周期性下跌的推动——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和过去两年。当价格下跌时,油企会找到不同的、成本更低的方法进行作业。成本下降确立了新基准,并很快在全球整个行业中普及开来。
两年前,据说如果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在北海地区生产石油是缺乏经济效益的。如今北海产量仍很高。新的盈亏平衡点在每桶60美元左右,当然,仅按现金计算的话就又低了许多。一旦平台和基础设施到位,油田的实际经营成本是很低的。
在美国,尽管原油生产屡屡被宣判末日到来,11月原油日产量同比却增加了26.5万桶。在大标题背后,故事错综复杂,有部分地区的成本显然更高。但德州的鹰福特(Eagle Ford)和北达科他州巴肯(BAkken)等致密油产区一直在生产,因为成本已有所下降。
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即便价格处于目前水平,上述两个地区的产量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美国页岩产业在每桶50美元的价格水平上可以很好地维持下去,许多生产商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仍会过得很滋润。如果有些地方减产以待价格回升,那么一旦价格上涨,供应量可能再次大幅增加。
周期性理论的依据是,新投资不足将导致两三年或五年后出现供应紧张。大量的项目已被延迟,但这对于项目经理而言,不过是要想办法削减成本的一种信号。许多项目经理目前就在这么做。
可以想象,2016年油价将从当前不到40美元的水平上反弹。沙特或许会尝试减产,伊拉克可能会爆发更多冲突,恐怖主义分子可能会攻击一些重要目标,比如沙特拉斯坦努拉(Ras Tanura)和阿巴奇克(Abqaiq)的石油终端。一切皆有可能,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问题在于,油价反弹的幅度将有多大?
如果反弹幅度小、时间短,那么显然结构性变化已经开始了。望过多投资于大成本项目的公司以及仍然高度依赖于油气收入的国家对此做好了准备。
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的饥饿疗法是怎么回事?
第一节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1、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的转型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历史性变化之后,它们先后都走上制度转轨的道路。
经济上从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在各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
政治上从原来的***一党执政向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民主、民族分离等主导了社会思潮,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历史。因此,社会政治领域的矛盾、冲突异常激烈,许多国家发生不稳。特别是在东欧、中亚部分国家政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主义盛行,有的酿成多年的战乱。目前,东欧中亚各国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轨大体趋于完成。政治多元化、三权分立原则也通过宪法得到贯彻,新的政治体制框架初步确定。东欧国家大多选择议会民主制,而独联体较多地取总统制建国。自由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为该地区的有影响的社会政治思潮。很大程度上这三种思潮及其政党力量的消长决定着这些国家的前途与发展。
2、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冷战结束后东欧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发生很大变化。转型之初,各国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国家的政策。但事实证明此路不通,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口惠实不至。于是大多数东欧中亚国家不得不对其政策做出调整。在保持优先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提下,更注意保障本国的利益,对外关系趋向于多元、务实。不过,同西方国家的合作仍是这一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对外关系的重点。他们希望“回归欧洲”,以此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他们积极申请要求加入北约和欧盟,力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尽快与西欧实现一体化。现在这些国家与西方的合作也全面启动。
本节小评此节内容系对独联体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在剧变后经济政治外交的简略介绍,只需一般了解即可。
第二节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1、俄罗斯经济、政治的转型
1992年俄罗斯开始从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轨。初期由于相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万能,以为融入西方经济体系就能实现繁荣,所以取了激进的方式即西方国家推荐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俄经济大幅滑坡,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者众多,占国民总数70%的居民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直到激进的“休克疗法”失败之后,俄才开始被迫取比较稳健的办法,但经济总体上在衰退与危机中徘徊。另外,俄国内的政治斗争和苏联解体后造成的原有经济关系的断裂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向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经济的过渡。21世纪以来俄经济开始出现增长、发展的势头。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经历了不少波折。自俄罗斯独立开国以来,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但各派政治力量始终围绕权力分配问题明争暗斗,多次发生全国性重大。1993年12月,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确定国家的新体制。宪法规定总统享有很大权力,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在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政党活动逐渐纳入法制轨道,党派斗争受到法律制约。虽然总统、议会和各政党之间的斗争仍未停止,但俄罗斯国内左、中、右三派基本保持了平衡,政动荡逐渐趋于平静。多党制进一步向西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内另一政治动向就是地方主义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中央权力受到削弱。它造成地方各行其政,中央权力被架空。直至1999年末,普京上台执政,这一趋向得以控制,加强了中央权力,政局趋于稳定。
2、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
独立之初,俄罗斯一度实行亲西方的政策,以争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但西方的援助是虚多实少,并不可靠。在政治上不把俄罗斯视为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而乘机蚕食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削弱和限制俄罗斯的国际作用。1993年大选后,俄罗斯决心从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调整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被称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总的目标是,复兴俄罗斯,重新确立俄的大国地位,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为本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具体政策是:加快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巩固俄在这一地区的盟主地位。与西方国家关系强调“利益均衡”,既合作又抗争。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取软、硬两手的方针,一面在政治上强硬反对北约东扩,另一面在实践上又进行有条件的妥协,允许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但反对北约军事向东扩展。外交上力争在亚太地区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发挥欧亚大国的作用。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着手建立和完善面向21世纪的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同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带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有重点的恢复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南亚和中东国家的关系。经过几年的调整,俄罗斯在国际上争得较大的迂旋空间。1998年,俄国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二战后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善。俄国同中国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年俄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普京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2000年3月26日,普京顺利当选俄罗斯总统,这标志俄罗斯社会进入一个“以稳定经济为头等任务”的新阶段和俄罗斯“民主改革尝试阶段”的结束。几年来,俄罗斯在经济上由降转升,国家财政状况不断好转,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虽然世界油价高涨使俄外汇收入大增,但俄罗斯把经济工作置于首位功不可没。
政治上,几年来俄罗斯进行了系统的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调控能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对外关系上,普京上台以后更多地体现了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他强调“务实外交”,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在做法上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取决于俄罗斯能否成功地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把经济领域里的国家利益看做是最重要的利益。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强调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力量”捍卫主权与安全、维护国家利益。调整与大国的关系,特别是“9·11”后,与美国关系大为改善,并加入北约20国委员会,积极融入国际社会。视独联体为“战略利益范围”,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绝对优先方面”。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关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大国地位有所恢复,俄罗斯将是构筑未来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不过,俄罗斯目前虽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全面振兴俄罗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本章是2003年新增的一章,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俄罗斯的认识与了解。俄罗斯是当前“一超多强”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经过十余年艰难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过程,目前终于走出混乱、动荡、冲突的时期,基本完成了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俄罗斯潜在的巨大能力正在逐步的得到恢复与实现,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将充分显露出来。我们对这一变化应有大致的认识与了解,应认识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在国际舞台的新面貌。
本章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1)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转折及其原因。(2)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色。不过,正因为本章内容较新,还不很成熟,单独出分析题的可能性不大,而与其他章的内容联在一起命题的可能性较大。
课后训练
1. (分析题)下面是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有关材料:
材料1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发生转折,这并非只是常见的态度摇摆,而是对形势加以认真考虑的结果,也是出于自卫。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俄罗斯外交部门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变,用对抗代替昔日同西方合作的方针。政策依旧,只是做了必要的修改,俄罗斯再也不想替人受过,毫无所获地做单方面让步了。
摘自俄国《俄罗斯报》文章《俄美关系蜜月已经结束,今后如何发展?》(1996年4月28日)
材料2 俄罗斯国徽中的“双头鹰”仿佛正在密切地注视着俄罗斯的东西两侧。叶利钦总统之所以强调“国徽象征着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生存的道路”,是因为作为连接欧美与亚洲之桥梁的欧亚大陆国家,俄罗斯要扩大在外交上的决定权,防止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政治地位的下降。
由于北约东扩,被欧美国家疏远并处于孤立之中的俄罗斯开始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东方,首先与中国接近。两国提出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并多次牵制了美国的一极控制。
摘自日本《东京新闻》文章(1998年1月3日)
材料3 华盛顿对俄罗斯的过渡情况的幻灭正在促成一个相互失望且不耐烦的恶性循环。
在俄罗斯,有下述看法的人不仅仅是日里诺夫斯基。他们说苏联的垮台是西方策划的,西方希望俄罗斯虚弱无力、不稳定,经济上依靠西方的投资,并要靠廉价出售人才、科学、石油、木材和天然气过日子。因为在莫斯科的西方人和西方产品剧增,所以他们认为迄今西方市场给俄罗斯带来的主要是投机、犯罪和公开的腐败现象。而感到不满的俄罗斯人不仅仅是***人,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中间派人士、工业家,甚至还有感到失望的民主派人士发表上述批评性意见。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文章《俄罗斯的反西方之风日趋强劲》(1994年5月17日)
请回答:
(1)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对外政策做了哪些重大调整?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说明俄罗斯为什么要调整其对外政策。
2. (分析题)现在俄罗斯的主要问题不是民主将是什么样的,而是新资本主义将是什么样的。确切地说,是国家将在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使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经济基本上仍在私人手中,但国家将加强监督。在对外政策中,俄罗斯会尽量利用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关系,把它看做是现代化的,同时在原苏联地区开始经济扩张,将来有可能提高莫斯科对新独立国家的影响。俄罗斯仍将留在北约和欧盟这样的一体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之外,它将努力保持自己在其他方向上(中国、印度、中东)的自由。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仍将留在西方社会之外,这一趋势是早就形成的,俄罗斯没能突然变成“另一种国家”。
摘自俄罗斯《莫斯科时报》
试评析以上材料,说明200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及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
参考答案
1. 答案要点(1)俄罗斯改变曾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在对西方政策上趋向强硬,并重视发展同伊斯兰世界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努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争取恢复它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2)调整后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以西方为重点、东西兼顾,简称为“双头鹰”战略。
(3)促使俄罗斯调整其对外政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俄罗斯一度实行的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使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显得无所作为,国际地位日趋下降。第二,俄罗斯希望通过外交战略支持西方国家,来获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但结果却令俄罗斯人感到失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往往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西方国家仍害怕俄罗斯的强大,希望俄罗斯继续保持虚弱无力、不稳定的状态。这引起了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人的反对,对西方不满的情绪日益加强,他们强烈要求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第三,俄罗斯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迫使俄罗斯修改其对外政策。
2. 答案要点(1)自从2000年3月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国内外的形势和景况大为改观,它标志延续10年的动荡与贫困时期的结束,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几年来,普京对内力求稳定,高举秩序法治、社会公正的旗帜;对外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力争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2004年3月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再次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当选为总统。正是苏联解体后的10年震荡使俄罗斯人民分外珍惜普京执政所带来的稳定、增长与希望,真诚支持普京的连任。
(2)在对外政策上,普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具体政策上,视独联体为俄罗斯“战略利益范围”,把俄同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作为其对外关系的“绝对优先方面”;重视内部目标高于外部目标,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调整、发展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关系,保持密切合作,以争取有利于俄现代化进程的外部条件;加强同中国、印度、中东等国家的合作关系。总之,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俄罗斯将继续奉行东西方兼顾的全方位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使俄罗斯作为大国,成为构筑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
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不是饥饿疗法,是休克疗法。
是指当时的俄罗斯总理盖达尔推进的一套从经济快速转入是市场经济的激进的经济改革。
其主要特点就是:推行私有化,放开价格管制,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以期控制并降低通货膨胀,严格削减公共开支以降低赤字。
这套改革在当时不仅获得了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对之前苏联毫无成效的所谓渐进式改革彻底丧失了耐心的俄罗斯民众一边倒地支持。
最终,这套改革由于过于操之过急,特别是赶上了当时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最终这套改革中途被放弃。
目前对休克疗法的褒贬依然在争论,应该说还没有定论。甚至有人说,恰恰是无法坚持到底,半途而废,才失败的。
相比较而言,经济规模远比俄罗斯小得多的波兰和匈牙利及捷克也推行了休克疗法,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成为东欧经济转型最为成功的例子。
实际上是休克疗法生不逢时,如果是在1999年,趁着国际能源价格高企的良好时机,坚决改革,完成经济结构优化,俄罗斯也许可以成功蜕变。
可是普京上台后,白白浪费了10年高油价的良机,俄罗斯的能源比重反倒从前苏联时期的36%变成了2013年64%。历史将证明,俄罗斯的历史罪人就是普京。
倪频的人物简介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
1、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做如下点评: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就崩溃或者怎么样了?但是肯定地说,如果不调控,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钢铁产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发展过多,铁矿石就可能短缺。据我所知,我们的铁矿全国目前的存量90亿吨,其中辽宁地区就占50%。那么他钢厂怎么办呢?就要依靠进口,依靠进口运费是昂贵的,同时出口国要抬高价格,那么你炼出一吨钢需要多大成本,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你的钢铁价格是高的,会不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价格,物价上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数的企业、多数的地区感觉是比较好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就是说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
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总要在万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时候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讲常态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提出来,一直就要得很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的路走熟了,还要想办法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终不至于大起大落。
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做如下点评:
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新增加的可开的储量也都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一出现煤炭供应的吃紧,就造成了煤炭生产比较被动,不太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让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产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但这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从煤炭方面说,它会提高煤价。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价值规律,这个价位应该反映这样一种变化,但是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承担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由来控制的。
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从局部的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层面说,这种煤电的矛盾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煤电的矛盾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是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现在正在探讨比较多的,或者说已经进入政策视野的煤电的价格连动提的比较多。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应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应。这是从长期来说,从根本上说的,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泼点水,降降温,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
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做如下点评:
先说说年初的攀升,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里边,对钢铁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两个产业起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还有一个产业就是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因为我们国家过去一个建筑业,一个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的态势。这些年通过改革,特别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贷这样一些措施把住房产业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钢铁产业展。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中间掉下来了,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大家要赚钱,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有人测算了一下,炼钢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亿吨。我们原来的能力是3.1亿吨,3.1亿吨加上1.5亿吨就是4.6亿吨,这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实际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种投资过热,如果都把它变成项目,都把它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许多投资项目并不是高科技的,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要求等等。这样的话,钢铁产业的量上去了水平就会下来,特别是还要占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在银行身上,所以国家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的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的生产形势同样让人感到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亿斤。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结束1998年以来出现的连续下滑的局面。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给他们的实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上涨势头,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做如下点评: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增产,一个是涨价,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粮食方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觉得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从粮价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就是粮价很高了,因为粮价增长了以后,影响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的生产者,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镇居民来说,粮价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个影响对他们的生存、生活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说粮价现在上涨的水平不是那么高呢?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前来看,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个价格。从大家最熟悉的标准粉来说,当时北京的价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大约是8倍,可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8年算起到2003年,大约是增长了19倍。那么相对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粮价也没有超过整个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水平。
中央政策对农业扶持,这个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通过今年一年这么多政策下来以后,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毕竟空间是有限的,它不会无限制地靠政策扶持,仅仅靠政策扶持,我们的粮食增产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我先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中国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市场化。那么现代化呢,一般想起来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化肥以及各个方面的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除了现代化这一个因素之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黑龙江有一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合作,发展的很快,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5、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纷纷发问: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做如下点评:
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个判断上来讲,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上涨的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的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说我在家里种地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城市里面今年的物价涨幅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这样民工在城里的成本也会高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差距。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民工的这种不断城市化,或者从农民变成工人的这样一个进程,应该说还是很长的一个进程,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规模、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
虽然我们说这件事情的影响本身现在还不能说是一个全局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非常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就是比较便宜。而且我们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比较优势对国家的对外出口,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个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给了一个问号,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事情。因为从信号的角度来讲,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我们将来可能不能永远地靠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我们除了这个优势以外,看来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提醒。
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
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它一定是整体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简单的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很及时,或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6、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
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做如下点评:
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来,国际油价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个高峰期就是以今年为一个高峰点,但它是从1999年开始缓慢地攀升上来。今年比较突出的反映是连续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关,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关。
在一年之内连续如此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其他的几个因素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个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个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
再具体分析一下,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个基本面的问题,中东局势的不稳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石油炒家的运作,我们认为是一个非理性因素,这个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法国的高级分析师们预测,石油价格将突破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话音刚落,油价应声而涨,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关,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这件事情给我们当时关注整个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一个信号。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对国际油价有发言权的只有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个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中,石油化工行业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8000块钱。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直接反映到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个到0.8个百分点。
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关于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做如下点评:
从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宏观调控,这一轮紧缩调控当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利率当然是考虑之一。到底是不是该使用这样一个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么。大家进行了大量的评判,实际上也在帮助市场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讨才行。
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就不会太在乎。为什么?你不过就是资金成本多了一两个点而已,你说你加多少管用?你加两个点、三个点对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为它还会去追求政绩。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一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个点,还是三个点、五个点?这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加一两个点的话,作用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因此在这两点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作用不会太大。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了,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其实在这个公告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没有说进一步的紧缩。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一看长期增加得多,涨得多,短期涨得少,长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少,实际上有一个结构调整问题。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储蓄分流,储蓄增长速度在下降,存期限错配的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在这一轮加息的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第二层就是,我们看到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
8、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
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4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5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做如下点评:
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应该讲是高层对证券市场的最大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是要决定股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
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说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第三点,跟市场的扩容有关。这在根本上影响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行情的起伏。
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经历前几年的下滑之后,最近两年是连续的、每季度都在增长,可股价确在下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个挤干的过程。另一方面,跟我们对中国市场股价的估值论这种观念也有关系,就是把内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对比,会得出内地偏高的结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做类比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一个本土市场,香港市场基本是国际市场、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不一样,盲目地照搬照套就会发觉,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出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本质上的差异,不在于差距,说它早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晚发展了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是不一样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一个市场,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现在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这个市场一定要把投资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资者为本,如果这样来认识这个市场的话,圈钱这种恶习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唾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
最近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实际上是从2001年之前过度投机,到2001年之后由于挤泡沫所形成的过度融资,处在这么一个变化中间。现在又是从过度融资向一个有序融资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中间,最终会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状态,就是从无效融资向有效融资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投资才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向有效投资转变,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回报。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实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比较乐观。
9、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做如下点评:
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说,宪法现在进一步对私人财产权的问题给予关注,中央对于推进这种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些年为大家普遍关注,而农民的土地问题恰好是这个财产权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民问题集于一身的问题。
具体来讲,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是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
应该说,如果限制土地的供应,肯定会对那些以土地为主要赢利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制约,这非常正常。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抑制这种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盲目的,以牺牲不可再生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经通过了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院出台了一个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专
而在受邀出任万向集团的高级经济顾问中,便有现任布什的伯父,即老布什的兄长。鲁冠球曾赞赏倪频说“我的智慧不如他”,可见其在鲁冠球心目中的地位。
汽车在美国芝加哥市西北郊蜘蛛网似的公路上奔驰。猛然间,路边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映入眼帘。在美国的土地上,她是那样的鲜艳、夺目。通常情况下,五星红旗是中国使领馆的标志,可是,这面国旗下的土地和建筑物却不是,她的下面是一座别致的中国企业办公大楼。镶嵌在办公大楼上的“万向集团”标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进大楼,前台**是美国人,楼道里,碰见的基本都是高鼻子蓝眼睛的人,贵宾室隐隐听到的声音仍是美式英语。所有这一切告诉我:这是一家五星红旗下的100%的美国公司。
在公司贵宾室,一位个子不高、看上去很年轻的中国人走了进来。这就是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先生。倪频十分热情,但没有任何客套,而是直截了当:“咱们还是先吃午饭再说。”我们的谈话是在一个很小但较为幽静的西餐馆开始的。
万向美国公司凭着“诚信”两字敲开了美国主流市场的大门,与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这些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话题还是从这面五星红旗是怎么插在美国这块土地上说起。“10年了,我们终于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打下了一片天地。”
“从生我养我的祖国,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从一介书生,到办企业,再到收购管理几十家美国公司,我认为,我们生意上的成功秘诀就两个字:诚信。”
他像讲故事一样:“我1992年来美国求学,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一边创办万向美国分公司,当时公司的开办费不足2万美元,为了节省费用,我是总经理兼推销员,雇了几名员工,勤杂工是我太太。创业是艰难的,为了省钱,我出差全住19美元1晚的 DOLLARINN,这是专为美国大卡车司机服务的小旅馆,床单上一层厚厚的油渍,房间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烟味、汽油等让人难受的味道。由于没有买主,我将所有潜在客户的名单打印出来,一个个打电话给他们。为了节省时间,节省电话费用,我给自己定了个推销标准———30秒钟3句话。即在30秒内用3句话打动客户,速战速决。对那些在30秒内用3句话不能打动的客户,先放下,再寻找下一个。”
“有时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于没有经验,第一笔生意就做亏了。记得当时对方要的是湿油,而我供的是干油,我一介书生,哪里记得那么多型号的货。但事实是残酷的,你不识水性就想游泳,肯定要呛水。为了不再出错,我拿出考托福、GRE的背功,死背货号及型号、各种产品的用途与特点。”
本想着天道酬勤,哪知第二笔生意还是做砸了。
“第二笔生意本来是成功的,我第一次收到了3万美元的支票,3万美元!比公司开创时资本都多,本来是值得庆贺的事,没想到高兴劲还没过,支票也还未来得及存银行,客户的电话先到:他们收到的货油脂太稀,要求退货。等我从惊诧中反应过来后,二话没说,连夜开了7个小时的车,赶到客户的公司,将那张带着我体温的3万美元支票退给了客户,表明在货没有处理好以前,我不能拿他们的一分钱。”
“千里夜奔退支票,这对客户来说是十分鲜见的事。我的行为让客户十分感激。我虽然没有做成第二笔生意,但我的诚实赢得了客户的心。这个客户近10年来,一直是我们万向美国公司的忠实客户,而且事隔5年后,这家公司将自己51%的股份无偿转给了我们,成了我们公司的一分子。”
“为了让诚信成为我们公司的忠实信条,我要求我的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一定要实话实说。我们的产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点,特别是有什么不足之处,一定要给客户讲清楚。决不让有误导客户的行为发生。”
“有一次,我发现有一经销商大量地购了我们的产品,当我了解情况后,觉得这个经销商订货时有点盲目,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我亲自给这位经销商打电话,让他根据市场情况有节奏地预订我们的货,不要一次订得太多,以免造成库存。没想到这位年近70 的经销商接到电话后大怒,他认为我这个年龄不及他一半的人这样劝他是对他能力的怀疑、对他的侮辱。他认为他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
“在这位老头子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国人的固执与傲慢。”倪频笑了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不过,我并没有因为他大骂我一顿而放弃我的想法,只要能对客户负责,我受点委屈也没有什么。由于电话沟通没有效果,我又将我的意见写了封信,传真给他,希望他考虑我的意见,少订一些货。”
“哪里有到手的钱不要的道理?同事都觉得我不可理解。但我的良心告诉我,一定要对客户负责。明知传真机那头不会有反应,仍固执地将传真发了过去,我只想做到问心无愧。”
“一年半过去,这位客户来电话找我,说他错了,由于没有听我的劝说,现造成了大量库存,问我能否帮他。我二话没说,收回了他库存的货,换了新货给他。”
“又过了一年多,这位客户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一位来自中国的万向竞争对手,去他那里推销与我们货一样但价格便宜30%的产品,就在那位竞争对手从中国赶到他公司的时候,他躲了出去,并约我到另一个城市谈生意,说要将那个城市与他合作几十年的客户让给我。当时,他握着我的手说:‘小兄弟,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你,你在我心中是多么重要,我有多么感激你。’”
“没有比这位70多岁老人的话更让我欣慰的了,这是客户对我的最好回报。”
万向美国公司凭借整合国际取胜,并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近10年来,万向美国公司就是凭着“诚信”两字敲开了美国主流市场的大门,与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这些老牌的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经过近10年在美国市场风雨中的摸爬滚打,在风风雨雨的实践中,倪频进一步认识到:不仅要将产品卖出国,更重要的还要利用国外的———市场、原材料、人力、信息以及技术、资金等多种。
倪频毫不掩饰地说,“从单一角度,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万向并没有优势。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产品进入通用、福特等国际主流汽车厂配套,并不是做到了世界最好。在国外,我们的技术、质量比不过优秀的同行;在国内,我们的成本、价格比不过很多小厂。我们有今天,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打通了国内外,使在嫁接、转移、互换中,得到了有效的放大和提升。这种在全球范围进行有效组合与配置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万向在单一上的不足,甚至在某些领域内形成了中国公司无法竞争的优势。”
万向从产品“走出去”,实现“点”的突破,到人员“走出去”把这些“点”连接成“线”,再到企业“走出去”,把“线”拓展成“面”,就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与国际对接。
“为了赢得更大的海外市场,我们想方设法,用股权换市场,用设备换市场,甚至让利换市场。”
1999年万向美国公司收购了QA1公司的股份;2000年由于舍勒公司经营不善,万向以 42万美元整体收购了这家当年第一次将万向领向国际市场的公司。2001年8月28日,又再次收购美国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公司,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之后,万向“以股权换市场”,收购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轴承生产企业GBC公司,获得其完整的市场网络;又以“市场换市场”,收购了洛克福特公司,这是一个以低成本整合国际品牌的成功案例。
整合国际的另一目的就是利用国外的资金优势。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万向美国公司与花旗、美林等世界著名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融资方式包括、债权抵押等。2003年,万向美国公司创建了“万向制造基金”,邀请当地一批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成为股东,首次融资达3000万美元。
人才的本土化也是万向整合国际的重要举措。美国公司的近千名员工中,由国内派去的仅6人,所有员工的薪酬按当地标准支付。
产品的国际化,万向一向靠质量取胜。当产品走出国门的时候更意识到要动真格儿的,产品标准则完全按照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确立的QS9000国际最高质量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并随时根据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正是由于对自己几近苛刻的要求,万向实现了进入美国主流市场,进入美国通用、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与国际一流主机厂家生产配套产品的梦想。
近年来,万向收购了10余家企业。有上市公司、家族公司,也有年销售利润近30%的高回报公司,也有破产公司
在访过程中,我一直佩服倪频的反应速度。他的语速很快,就像流水滔滔不绝:
“我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但开拓国际市场,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许多走出国门的企业站不起来,不是被洋人打倒,而是被自己打倒,被自己赖以取胜的价格‘打死’。太多的中国企业太注重产品的价格,不注重价值,更不注重产品的增值能力,将价格战从国内打到国外,誓将价格战进行到底。其结果是价格这把双刃剑没有伤到别人,伤害的往往是自己。贱卖的结果是利润越来越小,企业没有经费做新品开发,没有时间做质量控制,没有能力做售后服务,最终失掉市场。”
“我们知道,市场的广度,来自于分工的深度,也就是说,分工越细,市场的容量也就越大;市场深度,来自于服务的程度,也就是说,服务质量越高,市场的层次也就越高。否则,按照出口产品利润份额比例,流通领域60%、品牌30%、制造10%,我们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下端,只能靠挤压劳动力成本来获得10%的份额。”
“万向海外投资的重点是建立一流的技术支持体系及高效的全球物流管理体系。我们的技术开发能力不仅与主要竞争对手拉平,还能有效对中国的生产制造基地进行技术支持。在物流管理方面,我们的很多产品,可以用欧洲的设备、美国的专利、日本的零件,在中国加工,北美装配,全球销售。物流管理的速度与效率,都强于主要竞争对手。这样,我们的产品,避免在价值链的终端与同质企业进行极其残酷的竞争,避免与众人同去争夺最后的一碗水,即使你的力气再大,争夺的花样再‘超凡脱俗’,你得到的也仅仅是一碗水。而走出了价值链的下端,在产品的品牌及销售市场拓展一条增值之路,能让产品产生更多的附加值。”
近年来,万向收购了10余家企业。有上市公司、家族公司,也有年销售利润近30%的高回报公司,也有破产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生产性企业,也有的是经销性企业。万向收购企业,核心不是企业本身,而是企业内部或外部所附带的有效。
“万向美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近10年来,我们一共投资了近 30家企业,有油田、高尔夫球场、房地产业、高科技企业,如生物制药、软件开发、通信、能源等行业。最赚钱的是我们投资的100口油井,投资时的油价是 18至22元美元一桶,现在是50美元一桶,价钱翻了一倍多。”
“10年来,我们就是凭借这种整合能力,使万向美国公司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1995年其销售额为300万美元,到2004年销售额已达到4亿美元,在海外投资的平均年净资产回报率超过50%,在海外的工厂的平均年净资产回报率超过80%,远远高于美国同行平均水平。”
“我们的企业不能仅靠出卖和廉价劳动力‘走出去’,而要在从供给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以服务经济的不断细化、专业化,实现从扩充产业结构到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全球化配置,以价值为中心,走增值的路,最终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万向收购了一个亏损企业,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人,通过万向的管理,收购的第一年,企业的效益就达到了400%
倪频风趣地告诉我们,只有两种人是反应迟钝的:一是老朽,眼不明,耳不聪,口齿不清,行动不敏捷。二是过度臃肿,心脏负担过重,脑供血不足,对外界反应迟缓。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不讲究创新,机构过于臃肿,战线拉得很长,很难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结果会丧失许多良机。“我们万向美国公司推崇的管理模式就是简单、简单、再简单,取消各种形式上的会议,取消层层汇报,将任务明确到人,责任明确到人,责权利非常清楚。”
“万向美国公司成立10年来,管理近30多家美国公司近1000员工,只有6个中国员工。如果按常规做法,我们一个公司派一个负责人,一个财务进驻,总公司就需近百人。但我们只有6个人。我们的做法就是对收购公司也好,投资公司也好,充分地信任与放权,我们关心的是他们的财务,关心的是现金流量,其他什么都不管。有的分公司我一次都没有去过,有的分公司的头一年也见不着我一次。但我对他们工作的进展、企业的增值能力十分了解。他们做得好,就让他们大胆地去做,我何苦要去指手画脚?我的工作重点是帮那些效益不理想的公司想办法,找出路,解决问题。”
“我在管理上用的方法就是少管多理。作为分管30多家分公司的头,如事必躬亲,纵有三头六臂,每天不吃不喝也忙不过来。我就是充分放权,尽量少管,多做梳理工作。刚开始,我们的仓库发货时老出错,我们首先分析出错原因,并制定好管理措施,不仅杜绝了发错货,还带出了一支任劳任怨的队伍。我们收购了一个亏损企业,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人,通过我们的管理,收购的第一年,企业的效益就达到了 400%。这就是管理出效益的最好佐证。”
“我们美国总公司共6个中国人,一年4亿美元的销售额,没有出色的管理,是出不了如此业绩的。”
听完倪频的故事,我突然明白:面前这个个子不如美国人高、块头不如美国人大的同胞,之所以能成为他们的老板,靠的全是智慧。
系统产品。
成长目标:成就为一家拥有思想的现代化公司。
主要举措:实施“三接轨”,即接轨跨国公司运作;接轨先进技术;接轨国际主流市场。已在全球市场建立了服务网格,为全球主机及大众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
1969年创业之初:7个人,4000元资金,84平方米的一个小铁匠铺。
20世纪70年代企业初创:工厂作坊式,生产多样化,拾遗补缺,生产犁刀、铁耙、失蜡铸钢等多角产品。按“求实、图新”的战略方针,在动荡年代求得了生存。
19年:进行战略调整,集中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
20世纪80年代企业成长: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立足国内创业,面向世界创汇,扎根企业内部,脚踏实地工作,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万向节,实现规模效益,日创利润10万元。
20世纪90年代二次创业:企业集团化,经营国际化,坚持“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的战略方针,日创利润100万元。
2001年产业升级:突出万向制造核心理念,向拥有核心价值能力的现代化大公司发展,日创利润200万元。
21世纪产业升级: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向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公司发展,力争2009年日创利润1000万元。
万向美国公司
万向美国公司是万向集团的全资海外公司,1994年经中国外经贸部批准正式成立,是集团跨国经营业务的代表公司,负责万向国际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相关品牌的创立和管理。公司现有员工近60名(其中外籍员工50余名),总资产1300多万美元,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西北部工业园区内。
万向美国公司致力于构建涵盖欧美两大洲的万向零部件市场网络,树立“QC”产品的国际品牌地位,先后在美国、英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加拿大等国设立了销售公司。19年8月,万向美国公司与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实现了产品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由此,万向实现了继年中国第一家进入美国维修市场向第一家进入美国主机配套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飞跃。
此外,万向美国公司涉足地产和房产投资。现拥有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并在洛杉机和芝加哥等地投资房产事业。
“做洋人的老板,用洋人的资本,收购洋人的企业,赚洋人的钱”。万向美国公司通过短短几年的运作,实施“市场营销本土化、管理体系本土化、资本本土化”战略,成功打入美国主流社会,成长为美国中西部最大的中资企业。公司于1994年底成立, 1995年即实现销售360万美元,1996年达1100万美元,19年突破2000万美元,1998年达3500万美元,1999年达到4500万美元。
万向美国公司因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贡献,与美国花旗银行和美林公司建立了信贷关系。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接见和宴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