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价格95号汽油价格_中石油价格95号
1.15升95号油多少钱
2.油价迎来“连降”,95号重回7时代,是时候抄底燃油车了?
3.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今年以来,大部分的成品油调价都是上调的,所以能够下调价格都有点让人喜出望外。从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机制来看,相关部门会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的价格,调价周期是10个工作日,而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该涨就涨,该降就降。就现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而言,处在2014年左右的价格位置,并处于上升通道趋势,所以猜测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会下降。
1、成品油的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而原油价格受国际各国供需方的影响。
只要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下降,所以成品油价格也不会下降,而国际原油价格还得看几个产油国和消费国的行情。
从几个产油国来看,分别是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大等。而美国自产自销还需要进口,俄罗斯处在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所以提高产量看得看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产油国的生产,也只有石油产量上升,才会有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
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随着疫情的复苏,经济的发展和需求,对原油的需求和依赖是离不开的,而且还会有不断提升的趋势,随意原油价格一定程度很难下降,从而成品油也很难下降。
2、国内的原油进口量来看,对原油的需求旺盛促使对成品油价格的很难明显下降。
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从2001年的0.6亿吨左右到现在的5亿吨左右,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7亿吨左右。这么庞大的进口量和需求量,很难使得原油价格的下降,也很难使得成品价格下降。
如果随着新能源的代替和大规模使用,促使对原油的依赖大幅下降,相信也有可能使得成品油价格的下降。
3、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来看,油价也不会再大幅上升。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接触到40—130美元的上下天花板时,成品油价格不会再调整。对比现在国际原油价格110美元左右,往上涨的空间还有一定,但是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而言,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所以价格很难再大幅提升。
作为拥有油车的消费者而言,还是希望油价下降的。毕竟当年300元就可以加满一箱油,就现在而言,加满一箱油需要接近500元左右,还是有点心痛的。
15升95号油多少钱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也会随着上涨,目前不少省的95号汽油价格已突破10元。比如吉林省,95号汽油价格为10.02元,其中最贵的95号汽油价格为海南省,价格为11.1元,包含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省份的95号汽油价格都已超过10元。除了减少对车辆的使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外。加油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式也是可以省钱加油的。
1、每次油价调整的前后加油,如果是价格变涨,则涨之前赶紧去加油。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会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对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调整规则如下:
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当本次调价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原油价格与上一次调价的10个工作日平均原油价格相比,当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时,会根据相关规定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或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时,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不受调整。
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国际原油价格,当相关部门在公布油价调整发布时,可以选择当日的24时前去加油,选择享受没有涨价前的汽油价格。
2、留意附近油站的活动,选择优惠的时候加油。
加油的时候很低会选择离家很近的油站去加油,一来方便,距离近;二来如果跑远了,来去的油耗也是一种浪费。
而在附近的油站中,总有一些油站会在某些时候做活动。比如特定的星期四、或是星期天。比如通过办理油卡的方式,也可以享受会员的价格。
3、对各种第三方加油途径的利用,尽量能优惠就使用优惠。
现在各种第三方加油途径还是挺方便的,一来油站需要引流,二来第三方加油也需要推广,所以好好利用可以优惠不少。
?
比如一些油站的APP,还有是油站和一些银行之间有合作的,可以通过银行APP查到。还有一些是导航APP中的油站推荐和介绍。或是一些易加油或是滴滴加油等等。
油价也不可能一直上涨,所以也是辩证地看待每次油价的调整,也许这次是上涨了不少,可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一样,国际原油价格的调整,相信下一次95号汽油价格也会降下来。
油价迎来“连降”,95号重回7时代,是时候抄底燃油车了?
15升95号油126.45元。
2022年03月05日,全国中国石油95号汽油最新平均价格为:8.43元每升,全国中国石油95号汽油最低为新疆,价格为7.18元/升,中国石油95号汽油最高为海南,价格为9.73元/升。
国内成品油的售价以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税金、加工费、利润以及流通费用决定。当国际上的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波动超过4%时,油企可以进行调整国内柴、汽油价格。而油企的油站的油价,会依据指导价进行调整。
95号汽油是由95%的异辛烷、3%的正庚烷组成的一种汽油。在引擎压缩比高时应用高辛烷值汽油,若压缩比高用低辛烷值汽油,会引起不正常燃烧,造成爆震、耗油及行驶无力等现象。高压缩比的发动机也能使用低标号汽油,不能盲目的以压缩比选择汽油标号,而是按厂家的要求加油即可。
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随着近期国际油价震荡下行的影响,国内新一轮的成品油调价窗口于3月31日24时正式开启,根据最新的全国平均价来看,92号汽油下调0.26元,95号汽油下调0.28元,0号柴油下调0.27元,95号汽油再度进入“7时代”。伴随着油价降低,许多朋友又很好奇当前是否又进入了新一轮超低燃油车的时间点呢?今天我们就综合多个维度一起来探讨一下,当前是否值得选购燃油车。
新标准下油价升级不涨价
从2023年1月1日起,国六B标准的汽油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标志着国内已经进入了汽油国六B时代。由于新标准下油品具有更高的清洁性和环保性,也引发了消费者对油价上涨的担忧,毕竟升级涨价是一般商品的固有规律,但实际的情况确是石化企业将承担质量升级带来的成本上涨,因此终端价格不会因品质上升而涨价,实际价格依然会跟随国际油价进行波动。
其实早在2月6日院常委会议便确定好了油品质量提升的具体时间表,并强调要按照合理的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确定油价,根据经验来看,此前国内升级到国四和国五标准时,汽油价格的确出现了提高,这也让很多消费者认为此轮升级也将导致油价上调。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而,在此前升级到国六阶段时,油品的主要指标的改进并没有大幅增加炼油企业的加工成本,因此不会带来油品质量升级后的价格上调。
既然油价并不会因为油品质量提升而出现提高,因此大家也不用担心用车成本会出现提升。另外还有部分朋友担心油品质量升级会带来爱车的损坏,根据相关专家的讲解,国六B和国六A的油门在短期混用后不会对车辆造成影响,反而由于国六B油品烯烃含量进一步降低,长期使用还不容易产生积碳和胶质沉淀,反而有利于发动机长期正常运作。
综合来看,虽然当前国内油品质量逐步升级,但油价并不会在相应提高,同时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抬升,对于传统石油的需求也会进入长期下降的趋势中,在此影响下,未来油价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会出现大幅走高,因此用车成本也会相应维持区间震荡,由此来看,在油价偏低位置抄底燃油车是个不错的打算。
燃油车降价潮开启
同样是受到国六B标准升级的影响,当前燃油车也开启了降价周期,车企将在7月1日起正式执行国六B的标准,但由于此前三年疫情的冲击而积累了大量的国六A车型的库存,为了赶在7月1日新规推出前完成降库,以东风系品牌为首的车企开启了大幅降价的序幕,随后更是多达56款车型跟随降价,部分车型的降幅甚至超过10万,无论是力度还是规模都是国内极为罕见的场景。
除了车企自身的库存压力之外,为了在疫情过后实现经济的恢复,促进居民消费并推动经济循环成为了管理层最为关切的事情,因此部分地区也配合车企开启了大额补贴,这也是带来燃油车价格崩塌的主要原因,此时选择购买燃油车,不仅会遇上油价的阶段低点,还能享受到更大的优惠力度,可谓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抄底时点。
新能源车的发展还需完善
与燃油车相对,当前全球新能源车都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与发展近100年的燃油车相比仍然有一些不足,首先是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虽然当前主流的纯电车型续航里程已经能达到600甚至700km,但是在冬季用车或者夏季空调全开的情况下会碰到明显的里程衰减,在用车便利度上不及传统燃油车型。
另一方面,当前“充电自由”也并非容易的事,随着最近几年国家加快了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但家用充电桩数量依然不足,使得许多用户在半夜为了充电都开始出现抢充电桩的情况,同时随着充电桩数量的提升,对于电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老旧小区可能面临安装难的局面,相比之下燃油车的加油更显轻松。
写在最后
对于想要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而言,当前所遇到的局面可谓“千载难逢”,伴随排放新标准的推出和油价阶段低点,都会减少整体的用车成本和保养成本,同时燃油车当前正在经历快速去库带来的价格跳水期,当前购买燃油车的性价比可谓历史罕见,如果你也对新能源车还心存顾虑的话,当前正是抄底燃油车的最佳时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火星说车新媒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我不是内行人,对国内石油企业生产销售的油品没有话语权,但既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我就说说个人的浅见吧。
在原油的来源方面,中石化油田较少,主要依靠进口原油,原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55%以上,近年来这种比例还要有所上升;中石油油田较多,生产开的原油基本上能自给自足,进口原油较少。由于国外原油硫含量相对国产原油硫含量要大,因而在炼制加工技术手段、工艺流程及方式方法上会有所区别。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原油炼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催化裂化和加氢技术。由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炼制加工的原油来源不同,两家企业炼制加工方法就不尽相同,中石油用的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催化裂化技术手段,而中石化除了用催化裂化技术外,目前已逐步纳国外更加先进的加氢催化技术,使生产出的油品在质量性能、抗爆性能、燃烧性能等方面更加符合国V标准的轻重油,更加有利于环保生态的改善,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在国内规模以上的54家炼油厂中,中石化就占据了其中的37家,由此可见,在国内炼油板块中石化的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实力代表一切,实力代表未来和希望。正是由于炼制加工技术方法以及炼制添加剂的差别,中石化炼制加工的油品在燃烧值效(耐烧)、抗爆性能(舒适度)、质量性能(品质)、公里油耗方面似乎更具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不太容易感觉出来而已。
内行人如果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质量高,持这种观点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事实是否如此?看来只能由广大的消费者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了。
你好!我在中石化的加油站工作了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要看内行人和谁说了,如果和外行人说,那肯定要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好,包括我在顾客面前也会这样说,当然要为自己所在的公司说话了。
但内行人和内行人对话,就不会这么说了,油的好坏最主要还是看炼油厂的好坏,同样的原油,杭州的炼油厂就比不过上海的,这就是技术差距,那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也一样,你要看你所在的地区所用的油是哪个炼油厂出厂的,才能说谁好谁差。
我们很多人在油品问题上人云亦云,甚至一些外行人都敢复制网上的一段文章来做回答,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大家也不用太在意两家国企的油谁好谁差,现在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出厂标准,我们基本不用担心这两家企业的油品质量。
我是行内人,曾在中石化市级分公司安全质量处工作,客观讲,正规中石化中石油油品都没有问题,而差别在于管理。
中石化极少有加盟站,而中石油在抢加油站的那几年,就是刚分家的那几年疯狂扩充终端,只要买油就可以挂中石油品牌标识,同时自营站管理极其松散,早起站长都有购权,部分加油站购一车中石油油品,搭配三车地炼油,甚至整月不购正规油,导致中石油品牌被彻底玩坏,同时由于管理不尽责,知识产权意识差,出现大批冒加油站。
自进入2010年左右,中石油也开始逐渐加强管理,逐步改变以上情况,目前也有所改观。
所以,如果你看到挂中石油牌子,却不能使用中石油加油卡的,都是中油站,也是最靠谱的识别方法。
这个问题各有各说法,有人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我在广东,我谈谈自己在用车过程中用油的一些主观感受。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不同公司的油品是有差别的,至于差别有多大可能需要专业仪器才能分辨的仔细,我只是从个人感受上去谈。第一辆车是国产轿车,开始一直都是加中石化的,有一次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有有一家私人开的加油站,不仅有优惠还可以免费洗车,于是加95号汽油,第一次加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然后加第二次,这次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 汽车 在60速的时候,感觉车是一瞬间吃不上油,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开车的我是明显感觉到的,而且是经常出现,当时我认为是油品问题,也没有去维修,之后加回中石化后,这个问题再没有出现过。
后来因为需要送儿子去比较远的地方读初中,在这途经的路当中,发现有很多中石油加油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去中石油加油站,中石油加油站见到我没有他们的加油卡,就推荐我办理一张加油卡,首次充值一千,送20元加油券,以后每次加油每升再优惠0.2元,看上去的确不错,中石油也是国营的,质量应该也是不错的,于是我办理中石油的加油卡,为了得到每次加油优惠0.2元,几乎在后面都是加中石油的油,也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
在去年年末换了一辆国产SUV,也是一直加中石油的油,因为这辆SUV达1.7吨重,感觉挺费油的,官方是7.5升每百公里,实际测试耗油是每百公里10升左右,车是油表显示是9升左右,所以每次跑400公里或没有到400公里就去加油了,每次加都要230元左右(加95号),自己也觉得是新车油耗高点实属正常,但感觉还是偏高,因为平均时速超过50,平时都是走国道或高速,很少在市区走。
今年与朋友自驾游去广西,上高速前在中石化加油站加95号加满,用了182元,然后在游黄姚古镇、姑婆山后,又在广西加了185元加满中石化95号汽油,之后跑梧州看骑楼,然后打道回府,回到家乡这边加了240元中石化95号汽油加满,来回一共跑了差不多1千公里,这样算下去,每公里不到0.5元。
自从广西 旅游 回来后,就一直加中石化的,走的路跟以前是一样的,明显感觉就是油表显示,油表显示低于8升,实际油耗8.5升,我想这才是这辆车的真实油耗表现,这个油耗的变化可能与油品或车磨合期有相关。
老妈是中石化的,她说油品没啥区别,都一样。
前两天还聊这事,油品啥的她没啥建议,就是建议别买推销给你的燃油宝,加油员都有提成,一瓶下来,加油站有提成,加油员有提成,数额还不小,所以那玩意本来就没几个钱。
还有好多中石化加油站是私人承包了,不过油品还是正规渠道来的。以前比较乱,各种乱七八糟的油品都可能出现,现在管的严了,私人也不敢太作,毕竟是油站还是摇钱树。
辨别真伪李鬼中石化还是中石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油卡,油卡是官方发行的,私人收油卡是彻底的亏本,所以他们不会收这玩意。
这个有人做过实验:"同样车型的新车子,分别加同样数值的95号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汽油,然后由同一个人在距离相同的同一段路上驾驶,而且路上的驾驶情况是差不多的(虽然有些差距,但是差距不大),最终的结果是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的要多开30公里左右。"
结果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首先要说明的是两个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在企业背景上是没有差别的,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源油和源油提炼所添加的添加剂不一样而已。
大家都知道中石油的源油是国产的,中石化的源油是进口的。
而提炼方式,这个大家可以去参考国家的车用汽油的标准。
而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汽油质量问题就是哪家的汽油更加耐烧一些,换句话说在对 汽车 不影响的情况下哪家的汽油走得更远一些?
耐烧这个问题其实是跟汽油的密度有关系的,我们国家的规定是汽油密度的质量指标是必须在720-775之间的,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两者的最大密度差不会超过50,所以其实差别不大的。
而根据专业人士透露其实不管是中石化还是中石油的汽油,真正的质量差距是和当地原油的提炼方式以及加油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以具体的质量高低还是要根据每一批油来定的,跟什么南北之分,和什么温度只差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的。
但是我这两天分别加了中石化的95和中石油的95,前者是5.8左右的价格,后者是6.0左右的价格。
我建议南方加中石化没毛病,北方我没去过。
这个问题提的不科学。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油品质量都是由国家质检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实施。
中国大部分油田都属于中石油,所以国内原油开中石油是主力,也有小部分炼油厂,也会将开出来的原油炼制出成品油。
国内大型炼油厂很多都属于中石化,所以成品油炼制生产,中石化是主力。但中石化油田少,中石油每年也会调拔很多原油去中石化。
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都会进口国外原油来进行炼制生产成品油,油品质量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原油的炼制加工工艺是决定油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两个部门加工成品油,每一种标号都是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这都有严格的质量和数量的检查程序,所以成品油质量应没区别。
作为个人加油,首先要认准是不是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加油站。因为有的个体加油站也包装成和他们差不多,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有些个体加油站,为提高利润,会进小炼厂的成品油,质量肯定和大炼厂的有区别。
国有加油站要经常接受上级质量和计量监管部门的检查,油品质量和数量都是有保证的,可以放心加。
感觉这个说法,更多是误导,猜测这个说法的原因是出自原油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我国已经是原油第一进口大国,除了国产不足两亿吨原油,超过一半都是进口的,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从各种数据来看,进口原油质量比较好,国产原油含硫等杂质稍微多点,这是差别。而我国两桶油,初期主要用国产原油提炼的就是中国石油,相反,中国石化更倾向于用进口原油。(其实还有一个中国海油,主要去国外开石油的,初期炼油不多)市面说法,应该源于此吧!
但我们发现,这说法谬论有二:
一、两桶油甚至包括中海油,成立之初确实分工明确,但随着 社会 发展,国家也逐步放开各种业务,现在,三桶油都可以发展炼油业务,除了用国产原油,也都可以进口原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发现,哪里用进口原油还真要看地域了。中国原油生产,主要在北方和西北地区,长江以南基本没有什么油田,换句话说,如果在广东,不管那个公司,炼油厂都会倾向于用进口原油,毕竟,海运成本比从西北东北运输过来,更便宜,何况北方,西北原油,或许还没够当地用,何苦运输?
二、提炼汽油,原料往往不是关键的,更关键是工艺和质量控制。所以,两桶油的质量,都是符合标准的,差别不会太明显。但不同地方炼油厂,可能存在一定差别,这点才是影响汽油质量的关键,虽然说影响不大。工厂的工艺,检测水平等等,你作为消费者怎么检测,差别又有多大?都符合国家标准就好。
总的来说,两桶油都是国有大型企业,油品质量都是可以保障的,值得信赖的,应该差别也不会很大,这个可以放心,国家每年也都会年检,关心油耗,更多点目光盯上自己的 汽车 保养吧!
中石油的油透明,基本无色,中石化的油偏黄。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汽油基本无色透明,所以我一直在中石油加油,且他们可以用,充值还有优惠。06年的老爷车加了5年多中石油了,年检尾气还是一次性过,所以信任中石油。。
我是中石油的一名基层员工,在中石油工作了20年。中石油、中石化是市场上最大的两家成品油销售企业,虽是市场竞争关系,但各自的油品质量绝对是信得过的,都是从国企炼厂购进的油品,质量绝对是有保证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