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_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
1.关于高中有机化学实验
2.化学问题
3.用水和铁反应从导气管导出的气体 为什么点不燃?
4.求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相对密度(水=1): 0.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20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
燃烧热(kJ/mol): 1349.3
临界温度(℃): 187.2
临界压力(MPa): 5.2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54
闪点(℃): -43(O.C)
引燃温度(℃): 510
爆炸上限%(V/V): 14.8
爆炸下限%(V/V): 3.6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要用作四乙基铅、乙基纤维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用作烟雾剂、冷冻剂、局部剂、杀虫剂、乙基化剂、烯烃聚合溶剂、汽油抗震剂等。还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剂,磷、硫、油脂、树脂、蜡等的溶剂。农药、染料、医药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作用。高浓度损害心、肝、肾。吸入2%~4%浓度时可引起运动失调、轻度痛觉减退,并很快出现知觉消失,但其刺激作用非常轻微;高浓度接触引起,出现中枢抑制,可出现循环和呼吸抑制。皮肤接触后可因局部迅速降温,造成冻伤。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二.氯乙烯
摘要 :氯乙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基本信息
分子式: C2H3Cl
结构式: CHCl=CH2
分子量: 62.50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乙烯 ≥99.99% 75-01-4
主要成分: 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pH:无意义
熔点(℃): -159.8
沸点(℃): -13.4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15
饱和蒸气压(kPa): 346.53(2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142
临界压力(MPa): 5.6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38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15
爆炸上限%(V/V): 31.0
爆炸下限%(V/V): 3.6
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 纯度≥99.99%。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
熔点(℃):-160.0。
沸点(℃):-13.9。
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5。
蒸气压(kPa):346.53(25℃)。
燃烧热(kJ/mol):
闪点(℃):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受热。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并能与醋酸乙烯酯、丙烯腈、丙烯酸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等共聚,制得各种性能的树脂。此外,还可用于合成1,1,2-三氯乙烷及1,1-二氯乙烯等。
氯乙烯-的危害
急性毒性: 短时间吸入大量氯乙烯,因其作用而产生中枢神经抑制,可导致急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代谢: 在生产条件下,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空气的人员,在他们的血液中蓄积了相当可观的氯乙烯并形成代谢物,从而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这种在血液中的蓄积和代谢,时间长,后果严重。
刺激性:刺激物,短时间接触低浓度,能刺激眼和皮肤,与其液体接触后由于快速蒸发能引起冻伤。
致癌性:IARC:人类致癌物质。
致畸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 ppm(7 h),孕6~15 d,引起胚胎毒性。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 ppm(7 h),孕6~15 d,引起胚胎毒性和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00 ppm(48 h)。细胞遗传学分析:人Hela细胞10 mmol/L。
危害分级(GB 5044—85):I级(极度危害)
环境危害: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
迁移转化和降解:工业企业制取,生产和加工聚氯乙烯以及生产聚氯乙烯为基质的各种聚合物的过程中,是氯乙烯析出并进入环境的主要来源,由于以聚氯乙烯为基质的各种聚合材料中,含有未参加聚合反应的氯乙烯单体,它在暴露过程中可逸出而进入环境。作为一种烃类,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与类似的烃分子比较,氯乙烯的反应性属中等。氯乙烯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包括甲醛、甲酸和氯化氢。
其他有害作用: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
三.聚氯乙烯
摘要
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聚氯乙稀树脂为白色或浅**粉末。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聚氯乙稀塑料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在聚氯乙稀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可制成多种硬质、软质和透明制品。聚氯乙烯通过塑料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和制品。①一般软制品。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等。②薄膜。利用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薄膜用途很广,可以通过剪裁,热合加工成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 ③涂层制品。如人造革。人造革可以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沙发及汽车的座垫等。④泡沫制品。如泡沫塑料,可作泡沫拖鞋、凉鞋、鞋垫、坐垫、及防震缓冲包装材料。 ⑤透明片材。利用热成型可以作成薄壁透明容器或用于真空吸塑包装,是优良的包装材料和装饰材料。⑥糊制品。⑦硬管和板材。⑨中空容器
物理和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腐蚀;对热比较耐受
聚氯乙烯具有阻燃(阻燃值为40以上)、耐化学药品性高(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但其耐热性较差,软化点为80℃,于130℃开始分解变色,并析出HCI。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溶于水、酒精、汽油,气体、水汽渗漏性低;在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和20%以下的烧碱溶液,具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对盐类相当稳定,但能够溶解于醚、酮、氯化脂肪烃和芳香烃等有机溶剂。此外,POVC的光、热稳定性较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暴晒,就会分解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变色,物理机械性能迅速下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聚氯乙烯-应用范围
正是由于其防火耐热作用,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电线外皮和光纤外皮。此外也常被制成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
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制成。
回收及循还再用
回收再利用: 国际塑料回收代码: PVC的是3 (3字在三个循还再用箭号中心)
聚氯乙烯-危害
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剂组成的树脂,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含铅盐防老剂的聚氯乙烯(PVC)制品和乙醇、及其他溶剂接触会析出铅。含铅盐的聚氯乙烯用作食品包装与油条、炸糕、炸鱼、熟肉类制品、蛋糕点心类食品相遇,就会使铅分子扩散到油脂中去,所以不能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尤其不能盛装含油类的食品。
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较高温度下,如50℃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不宜作为食品的包装物。电木(酚醛塑料)含有游离苯酚和甲醛,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不适合存放食品和作食品包装。电玉(尿醛塑料)虽然无嗅无味,但在100℃沸水中或用作盛放醋类食品时,会有游离甲醛析出,对人体有害,所以也不适于作为食具或食品包装。 废旧塑料(有的可能添加少许新料)的更新品,因其成分复杂,很难保证不带有毒性,故一般也不可用来作为食品盛具和包装物。 [1]
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为氯仿的学名,又称“哥罗芳”、“三氯甲烷”和“三氯化碳”。氯仿一名为英语Chloroform的半意半音译;哥罗芳为音译。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重质液体,极易挥发,味辛甜而有特殊芳香气味。
性质
熔沸点(℃)熔点: -63.7 ,沸点: 61.2
密度
相对密度(水=1): 1.48g/cm3; (液)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12
溶解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0.8 g/100 ml, 20 °C
其它
饱和蒸气压(kPa): 13.33(10.4℃)
临界温度(℃): 263.4
临界压力(MPa): 5.4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
三氯甲烷又称氯仿。为甲烷分子中三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Cl3。无色易挥发液体;稍有甜味;熔点-63.5℃,沸点61.7℃,相对密度1.4832(20/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难燃烧。
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主要用途
氯仿为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氟里昂(F-21、F-22、F-23)。此外,还用于有机合成及剂;脂肪、橡胶、树脂、油类、蜡、磷、碘和粘合压克力的溶剂;青霉素、精油、生物碱等的萃取剂;测定血清中无机磷;清洗剂;肝功能试验的防腐剂等。是手机维修人员必备的清洗剂。
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冻的防火液体。还用于烟雾剂的发射药、谷物的熏蒸剂和校准温度的标准液。工业产品通常加有少量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生成无毒的碳酸二乙酯
危害
三氯甲烷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难燃烧。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四.氟氯烃
是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的是以氯原子取代甲烷中的氢,再通入氢氟酸中。
氟氯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较早的制冷剂中作为热交换介质。氟氯烃被压缩时会放热,而压强变小时会大量吸热。
氟氯烃可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氯原子,作为臭氧分解的催化剂。因此对臭氧层危害极大。有研究指责氟氯烃的滥用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已经全面禁止氟氯烃在家用制冷电器中的使用。
二氟二氯甲烷是一种经典的氟氯烃,化学式 CF2Cl2,是二氯甲烷与氟化氢气体取代得到的。
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低毒,部分略有香味
五.四氟乙烯
四氟乙烯主要由氯仿制得,也可由四氟二氯乙烷在三氟化铝存在下催化脱氯而制得。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76.3℃;可加压液化,临界温度33.3℃,临界压力3.92MPa。与其他多种氟代烃不同,四氟乙烯有毒。主要用于生产使用温度范围广、化学稳定性高的聚四氟乙烯;也可与乙烯或六氟丙烯共聚制备含氟绝缘材料,或与偏氟乙烯共聚生产含氟纤维。
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42.5℃,沸点-76.3℃,不溶于水。比空气重。相对密度1.519,临界温度33.3℃,临界压力3.92MPa,燃点620℃。溶于丙酮、乙醇。自燃极限为11%-60%(体积),引燃温度只有180℃。有氧存在时,易形成不稳定易爆炸的过氧化物。 制备方法:二氟一氯甲烷经气化、预热、通入裂解炉,热裂解产含四氟乙烯单体的裂化气,经水洗、碱洗、压缩、冷冻脱水、干燥,分馏等工序,最后精馏得成品。
用途:制造聚四氟乙烯及其他氟塑料、氟橡胶和全氟丙烯的单体。可用作制造新型的热塑料、工程塑料、耐油耐低温橡胶、新型灭火剂和抑雾剂的原料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局部过热引发歧化反应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轻者有咳嗽、胸闷、头晕、乏力、恶心等。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六.四氯乙烯
简述:又称全氯乙烯。为乙烯中全部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l2C匉CCl2。无色液体;熔点-19℃,沸点121℃,相对密度1.6227(20/4℃);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苯等;气味像;不能燃烧。
性质:四氯乙烯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它与乙醇钠作用时,氯原子可被乙氧基取代,生成二氯乙烯酮乙缩酮,再与乙醇加成,水解后可得二氯乙酸乙酯:
作用:四氯乙烯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干洗剂和金属去脂剂;曾用于驱除人体内的钩虫和姜片虫;高浓度时有作用,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并能引起皮炎。
危害: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妇女怀孕期间如果接触过多的四氯乙烯,会增加新生儿患唇腭裂和神经系统先天缺陷的风险。
七.七氟丙烷
-七氟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态氟代烃,是灭火剂的一种常见材料。以七氟丙烷为原材料的灭火剂计有:HFC-227 HFC-227ea MH-227 (Shanghai Waysmos) FE-227,和 FM-200
七氟丙烷-化学特性
七氟丙烷的化学式是 CF3-CHF-CF3,或C3HF7,熔点是?131 °C、沸点是?16.4 °C。微溶于水(260 mg/L)。
七氟丙烷参数:
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
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
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
灭火剂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9.0%
灭火剂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10.5%
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
低于NOAEL和LOAEL,相对安全。
七氟丙烷-七氟丙烷的应用
由于七氟丙烷不含有氯或溴,不会对大气臭氧层发生破坏作用,所以被用来替换对环境危害的海龙1301和海龙1211来作为灭火剂的原料。七氟丙烷在大气中的生命周期约为31年到42年间,而且在释出后不会留下残余物或油渍,亦可透过正常排气通道排走,所以很适合作为数据中心或服务器存放中心的灭火剂。通常这些地方都会把一罐含有压缩了的七氟丙烷的罐安装在楼层顶部,当火警发生时,七氟丙烷从罐的出气口排出,迅速把火警发生场所的氧气排走、并冷却火警发生处,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七氟丙烷虽然在室温下比较稳定,但在高温下仍然会分解,并产生氟化氢,产生刺鼻的味道。其他燃烧产物还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接触液态七氟丙烷可以导致冻伤。
七氟丙烷亦可作为发射火箭的湿剂(propellant)。
七氟丙烷被使用在配药测量的药量吸入器,例如在哮喘疗程中使用的吸入器。
八.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化学式CCl4。CAS号:56-23-5,又称四氯甲烷 (tetrachloromethane),为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并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气味。分子量153.84,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8℃,蒸气压15.26kPa(25℃),蒸气密度5.3g/L。微溶于水,可与乙醇、、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
主要性质
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工业上有时因含杂质呈微**,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点-22.8℃,沸点76~77℃。 四氯化碳的蒸气较空气重约5倍,且不会燃烧。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吸入人体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 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
四氯化碳用作灭火剂时,不能灭活泼金属的火,因为活泼金属可以与之反应
毒性危害
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高浓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则主要表现肝、肾受累。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在1~2g/m3浓度下接触3Omin方出现轻度中毒。目前认为四氯化碳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根据IARCl2及19年资料,四氯化碳长期作用可以引起啮齿动物的肝癌,被列为"对人类有致癌可能"一类的化学物。
研究表明,CCl4在高温下与水反应会有有毒物质光气产生
用途:四氯化碳主要用作溶剂和灭火剂,也可用于生产氟利昂,在医药上可作剂。
九.DDT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6H4)2CH(CCl3)。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物质的理化常数
分子式 C14H9Cl5 外观与性状 DDT化合物所有异构体都是白色结晶状固体或淡**粉末,无味,几乎无嗅
分子量 354.5 蒸汽压 2.53×10-8kPa/20℃ 闪点:72-77℃
熔 点 108~109℃ 沸点:260℃ 溶解性 DDT在水中极不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如下(g/100ml):苯为106,环已酮为100,氯仿为96,石油溶剂为4-10,乙醇为1.5
密 度 1.55(25℃ ) 稳定性 DDT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分解。对酸稳定,强碱及含铁溶液易促进其分解。当温度高于熔点时,特别是有催化剂或光的情况下,p,p'-DDT经脱氯化氢可形成DDE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杀虫剂
对健康的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无力、出汗、失眠、恶心、呕吐,偶有手及手指肌肉抽动震颤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发高烧、多汗、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兴奋,上、下肢和面部肌肉呈强直性抽搐,并有癫痫样抽搐、惊厥发作,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
关于高中有机化学实验
四乙基铅可由氯乙烷与钠铅合金反应制取,方程式如下
4 NaPb + 4 CH3CH2Cl ==== (CH3CH2)4Pb + 4 NaCl + 3 Pb
产物为无色,具黏性的液体,因为该化合物不带电荷,且由四个烷基包围,使其具有亲脂性和可溶于汽油。
值得注意的是,四乙基铅结构中的四个C-Pb键的引力相当弱,内燃机燃烧的温度可使其分解。分解时,会先转变为三乙基铅(CH3CH2)3Pb和乙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清除其他自由基。通过自由基反应,从而不致过早开始燃烧,使点燃适当地延迟,预防震爆。
四乙基铅一度广泛使用作为添加剂在汽油,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以防止发动机内发生震爆,从而能够使用更高的压缩比率,藉以提高汽车发动机效率和功率。最初使用四乙基铅添加剂的美国,与最初使用酒精作添加剂的欧洲比较。含铅汽油的优点从它的高能量含量和贮藏品质较高表现出来,最终成为了普遍使用的燃料添加剂。其中一个最大的优点,四乙基铅比其他抗爆震剂或使用高辛烷值的汽油混合剂比例比较,仅需要非常低的浓度,就达到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典型的制备方法,是以一份的乙基液(内含四乙基铅)加到1260分未经处理的汽油。其他抗爆震剂必须在用较大量的份量和/或比天然汽油的能源值更低。高能源值的含铅汽油会有更大的燃油效率。
当酒精用来作为抗爆剂,会造成燃料吸收水分和空气,高湿度燃油可导致燃料喉管生锈和腐蚀。而四乙基铅是较易溶于汽油,而乙醇则难溶于汽油,且溶解度随燃料湿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滴和积水的水分可以形成在燃油系统的燃料喉管结冰。此外燃料的高湿度也可以出现生物污染问题,由于某些细菌能够在水面和汽油的表面繁殖,从而在燃料系统内造成细菌滋生。四乙基铅的毒性,使其具杀菌特性,有助防止燃油污染和细菌生长而造成燃油降解。
此化合物常用于汽车汽油的添加剂,提高辛烷值,作为抗震爆之用,从而延长各零件的寿命。其燃烧会产生固体一氧化铅和铅 固体铅金属与氧化铅会在发动机内迅速积聚,损害发动机内各个零件。
(CH3CH2)4Pb + 13 O2 → 8 CO2 + 10 H2O + Pb
2Pb + O2 → 2PbO
因此会加入1,2-二溴乙烷或1,2-二氯乙烷,令铅反应为可蒸发的溴化铅和氯化铅,但这些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儿童脑部构成损害,因此油公司开始推出无铅汽油。此外,这种添加剂也会造成催化转换器内的催化剂受污染,催化剂失效会使汽车的催化转换器失去其功能。 四乙基铅为剧毒性物质,其毒性为金属铅的100倍,且常用的解救铅中毒的金属螯合剂,如依地酸钙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EDTA 2Na-Ca)对该化合物中毒无效。皮肤接触,吸入挥发物皆可中毒。进入人体后,部分会转变为三乙基铅,三乙基铅可穿透血脑屏障,伤害中枢神经系统。
四乙基铅的轻度中毒症状为易兴奋、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和病症型类神经症,重度中毒症状为躁动不安、精神错乱、幻觉、妄想、谵妄、人格改变、甚至暴力行为等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
化学问题
有机化学实验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特点
1.加热方法的变化
水浴加热的特点:
2.产物一般需分离提纯
3.温度计的使用
注意温度计的位置
4.常用到冷凝、回流装置*
二、有机制备反应
1.乙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
可能的副反应
(3)气体收集
(4)实验现象及解释
2.乙炔的制备
(1)装置
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
(2)反应原理
3.乙酸乙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除去乙酸等杂质、增大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密度差,有利于液体分层。
4.溴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
(3)溴苯的提取
5.硝基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
(3)浓硝酸与浓硫酸应这样混合?
三、有机分离、提纯实验
1.分液
用于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2.蒸馏
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
用于气体的吸收。一般用液体吸收(即洗气)、也可用固体吸收。
其他不常用的还有如:盐析、渗析、过滤等
四、有机性质实验
1.卤代烃水解及卤原子的检验
注意水解后溶液的酸化
2.银镜反应
注意银氨溶液的制备、水浴加热、银镜的洗去
3.糖类水解及产物的检验
注意产物检验前用碱溶液中和酸
五、有机定量实验
乙醇分子结构的确定
[练习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之一:
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反应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得到一组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__________(用Ⅰ、Ⅱ表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分别称量4.60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已排到量筒内的水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学生乙认为是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答: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必须充满水;⑤氢气的体积的测算方法、数值准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学生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四名学生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分析入手对乙醇与钠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对钠的物质的量取值要求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
[练习3]如图是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中应装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上接有球形水冷凝器。小心加热,使烧瓶内的液体沸腾,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烧瓶内液体倒入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锥形瓶中,瓶中的无色液体分成两层。
(1) 球形水冷凝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球形水冷凝器与普通的直形水冷凝器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器a口是冷却水的_________(进口或出口)
(2)分离锥形瓶中的液体应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若从锥形瓶中取试样,在其中加入少量碘片,将在_________层液体中显红棕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从锥形瓶中取试样,在其中滴加几滴高锰酸钾的酸性溶液,发现水层中的紫红色逐渐褪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现有苯酚的乙醇溶液。若用该溶液回收苯酚,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⑴加适量盐酸 ⑵蒸馏 ⑶过滤 ⑷分液 ⑸加足量NaOH溶液 ⑹加足量FeCl3溶液 ⑺加适量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液 ⑻加足量浓溴水⑼加热⑽通入过量CO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⑺⑼⑵ B.⑻⑶⑴⑵ C.⑹⑵⑴⑷ D.⑸⑵⑽⑷
[练习5]为了证明甲酸溶液中含有甲醛,正确的操作是 ( )
A.滴入石蕊试液 B.加入金属钠 C.加入银氨溶液(微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蒸馏,在馏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
[练习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在相对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以配制氢氧化铜
B.在稀氨水中逐渐加入稀的硝酸银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
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D.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的存在下进行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的存在
用水和铁反应从导气管导出的气体 为什么点不燃?
必修(2)过关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22286Rn),这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原子,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家庭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天然产的花岗岩材料。已知氡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原子与同周期ⅠA、ⅡA族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B.该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C.该原子中子数是86
D.1mol气体氡的质量大约是444g
2、(CN)2、(SCN)2、(OCN)2称“类卤素”,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而其阴离子性质也相似,如:2Fe+3(SCN)2=2Fe(SCN)3,2Fe+3Cl2=2FeCl3。以此判断下列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CN)2+H2O = HCN+HCNO B、(SCN)2+2Cu △ 2CuSCN
C、(OCN)2+2NaOH = NaOCN+NaOCNO+H2O D、H2+(SCN)2 △ 2HSCN
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 )。
A、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 15 C、16 D、17
5、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 )
A、 Na+ B、Al C、K+ D、S2-
6、下列物质中,存在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是( )
A、NaOH B、CH4 C、I2 D、Na2O2
7、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H3XO4是,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2X B、HX C、XH3 D、XH4
8、下列关于4220Ca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2 B、电子数为20 C、中子数为18 D、质量数为42
9、某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Z。已知Bn-与Am+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如果A元素的原子序数用Z、n、m来表示,应表示为( )
A、Z+m-n B、Z-n+m C、Z-n-m D、Z+n+m
10、实验室中欲加快制取氢气的速率,应取的措施是 (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含铜、铅等杂质的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D.粗锌与稀硝酸反应
11、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Br B、MgI2 C、CaI2 D、KBr
12.继科学家发现C3O2是金星大气的成分后,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碳(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在氧气中会燃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3O2与CO一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B. C3O2 、CO 与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C.硫化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SO2
D.因为COS有明显的还原性,所以火星大气中不可能有氧气
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 )
A、V(H2)=0.03mol/(L?min) B、V(N2)=0.005mol/(L?min)
C、V(NH3)=0.17mol/(L?min) D、V(NH3)=0.02mol/(L?min)
14、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 + 2OH- - 2e- = ZnO + H2↑,Ag2O + H2O + 2e- = 2Ag+ 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Ca(HCO3)2+2H+ = 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H3COOH+OH- = CH3COO-+H2O
D、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CO32-+2H+ = Mg2++H2O+CO2↑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右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的是("→"表示一步完成)( )
17.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则这种烃可能是( )
①分子中具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具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具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具有6个碳原子的烷烃 ⑤分子中具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8.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已知I2和I-无此类反应。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 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B. ClCH2CH2I C. BrCH2CH2I D. BrCH2CH2C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2、B3、C4、A5、A6、D7、C8、D9、D10、C11、B12、B13、B14、B15、C16、C17、B18、B
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2、元素周期律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2)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三、化学键
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B、中和热测定实验。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
(1)_概念:(2)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a. 负极反应:X-ne=Xn-;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
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2)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
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计算
a. 简单计算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2)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三、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 化学平衡的曲线: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3、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
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 反之
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
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反之…
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
有机化合物
[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CH4 正四面体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3、甲烷受热分解:
[烷烃]
烷烃的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1、 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烷烃物理性质:(1)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
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
(2)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3、 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
(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个(n≥1)
CH2原子团。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
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现象。
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
[烯烃]
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1、组成: 分子式: 含碳量比甲烷高。
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
2、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
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2═CH2 →
[苯、芳香烃]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C6H6
2、结构特点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
2C6H6+15O2 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应
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 与液溴反应 与硝酸反应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3、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4、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烃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乙醇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式:
(2)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3、醇的脱水反应
(1)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分子间脱水,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2、酯化反应在常温下反应极慢,一般15年才能达到平衡。怎样能使反应加快呢?
3、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5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
五、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 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 ,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 性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常见金属的冶炼:①加热分解法:②加热还原法:③电解法:
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
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二、海水的开发利用
1、海水的组成:含八十多种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总量占99%以上,其余为微量元素;特点是总储量大而浓度小,以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形式溶解或悬浮在海水中。总矿物储量约5亿亿吨,有“液体矿山”之称。堆积在陆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如: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7吨,而浓度仅为4×10-6g/吨。另有金属结核约3万亿吨,海底石油1350亿吨,天然气140万亿米3。
2、海水的利用:
(1)海水淡化: 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 ③离子交换法; 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环境: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3.绿色化学理念(预防优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求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固体反应物(加热)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固液反应物(加热)
装置
示意图
主要仪器
典型气体 O2、NH3、CH4等 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
操作要点 (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2H2O+O2↑
2、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7、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8、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9、C2H2 CaC2+2H2O→Ca(OH)2+CH≡CH↑
10、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1、C2H4 C2H5OH CH2=CH2↑+H2O
12、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2、收集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装置类型 排水(液)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装 置
示意图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液)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典型气体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2)装置基本类型:
3、净化与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
(2)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类型 液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不加热) 固体除杂剂(加热)
适用范围
装 置
示意图
(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H2S、HBr、HI等。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4、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②甲烷热分解③电解稀硫酸④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实验室里制备气体要操作简单,容易分离,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甲烷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成 H2和 C,实验室里难办到。赤热的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 CO和 H2,既难反应,又难分离,难以在实验里实现。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电解稀硫酸的方法制取氢气。本题答案为C
[例2] 今有下列气体:H2、Cl2、CH4、HCl、NH3、NO、H2S、SO2,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①当烧瓶干燥时,从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 _ _,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
是 。
②当烧瓶中充满水时.可用来测量 等气体的体积。
③当烧瓶中装入洗液,用于洗气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烧瓶。
分析与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要注意气体的密度。由于H2、CH4、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来收集,结合本题干燥烧瓶的位置特征,H2、CH4、NH3应从A口进气,把空气从B口赶出。Cl2、HCl、H2S、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不发生反应,应从 B口进气,将空气从A口赶出。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可以用来收集、测量的气体有H2、CH4、NO。
(3)当烧瓶中装有洗液时,被净化、干燥的气体应从B口进入。
[例3] (1)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 。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
(1992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本题要求组装一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发生装置。即利用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来制备CO2气体。细心观察所给仪器,可用球形干燥管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烧杯代替反应容器,应选用的仪器是a、c、d、e。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CaSO4,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因而不能同时选用这两种药品。又因为块状 Na2CO3晶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备 CO2。只能将浓硝酸加水稀释为稀硝酸,再与CaCO3反应制备CO2。应选用的药品是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例4]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 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
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分析与解答:
本题是是一道综合性的的实验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解题时依据试题信息,细心观察实验装置图,善于联系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发散思维,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解答实际问题。
本题的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为:
(1)
CH2=CH2+Br2→CH2BrCH2Br (每式1分,共2分)
(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2分)
(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SO2. (2分)
(4)原因:
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
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两点各2分,共4分.答其它原因不给分也不扣分)
年上海用的是全国卷吧?我有.你要要的话给我发邮件.或到我的空间下载.我给你传上去.
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8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I 35.5 Fe 56 Cu 64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K+和Na+ (B)CO2和NO2
(C)CO和CO2 (D)N2和CO
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2 mol?L-1H2SO4溶液 (B)2 mol?L-1NaOH溶液
(C)2 mol?L-1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 =H2 (B)Fe2++2e- =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CH3)2C=O+HCN—→(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
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 CH2=C(CH3)COOCH3
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较小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8.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I- AlO2- Cl- S2-
(B) Na+ K+ NH4+ Ba2+
(C) Br- S2- Cl- CO32-
(D) SO32- NO3- SO42- HCO3-
10.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11.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OH-=H2O
(C)碳酸钡溶于醋酸 BaCO3+2H+=Ba2++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
13.向50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14.0.1 mol?L-1NaOH和0.1 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正确的次序是
(A)[Na+]>[Cl-]>[OH-]>[H+] (B)[Na+]=[Cl-]>[OH-]>[H+]
(C)[Na+]=[Cl-]>[H+]>[OH-] (D)[Cl-]>[Na+]>[OH-]>[H+]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0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0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0
(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0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6.CaC2和MgC2都是离子化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MgC2和CaC2都能跟水反应生成乙炔
(B) C22-的电子式为
(C) CaC2在水中以Ca2+和C22-形式存在
(D) MgC2的熔点低,可能在100℃以下
1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值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硝酸跟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9.反应2X(气)+Y(气) 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 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20.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三.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
21. 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
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22.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23.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24.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
2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26.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
(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6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4分)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_______.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8.(10分)1,2 — 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 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 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
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29.(5分)(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用m表示)
31.(7分)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 (B)硫化钠
(C)亚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 (E)硫酸钠 (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中不含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
第一种情况是____________,第二种情况是____________,
第三种情况是____________,第四种情况是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2.(4分)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分)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
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
(1)化合物①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7分)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
(1)A、B分子量之差为_______________.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35.(6分)将8.8 g FeS固体置于2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H2S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浓度为0.10 mol?L-1,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
(1)收集到的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
36.(12分)1996年诺贝化学奖授予对发现C60有重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C60分子是形如球状的多面体(如图),该结构的建立基于以下考虑:
①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化学键;
②C60分子只含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③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的关系,遵循欧拉定理:
据上所述,可推知C60分子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C60分子所含的双键数为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C60与金刚石相比较,熔点较高者应是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估计C60跟F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生成C60F60(填“可能”或“不可能”)_________,并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C60分子所含单键数.
C60分子所含单键数为_______________.
(4)C70分子也已制得,它的分子结构模型可以与C60同样考虑而推知.通过计算确定C70分子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
C70分子中所含五边形数为____________,六边形数为_________.
19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一.(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D 3.A 4.C 5.C
二.(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6.C、D 7.A、D 8.B 9.A、C 10.A、C
11.D 12.B、D 13.A 14.B 15.B、C
16.A、B 17.C 18.D 19.C 20.B、D
三.(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1.B 22.C 23.A 24.C 25.D 26.A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7.(4分)
A、B、C (对1个1分,对2个3分,全对4分,错1个扣1分)
28.(10分)
(1)
CH2=CH2+Br2→CH2BrCH2Br (每式1分,共2分)
(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2分)
(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SO2. (2分)
(4)原因:
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
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两点各2分,共4分.答其它原因不给分也不扣分)
五.(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0.(5分)
(1) Cu2++Fe====Cu+Fe2+ 2H++Fe=Fe2++H2↑(每式1分,共2分)
31.(7分)
(1) SO2 (2分)
(2) B、C、F B、D、F
(对1空给2分,对两空给5分.每错1空,倒扣3分,不出现负分)
六.(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32.(4分)A、C、E、F (4分)
(每对一个给1分,每错1个倒扣2分,不出现负分)
33.(6分)
34.(7分)
(1)42 (1分) (2)3 (2分) (3)C9H8O4 (1分)
过200-42=158.A有羧基,所以,B也有羧基,且有从A(醋酸酯)水解释出的羟基,初步推测可能含3个氧原子.从B分子中氧的百分含量(由题意推出),可求B的分子量
由数据可以确认,B分子为羟基苯甲酸.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35.(6分)根据方程式FeS+2H+====Fe2++H2S↑可判断盐酸过量,计算应以FeS的物质的量为基准.
(1)共生成H2S 0.10mol.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的量为:
0.10 mol?L-1×0.20 L=0.020 mol
所以收集到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0.020 mol=0.08 mol
收集到H2S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22.4 L?mol-1×0.08 mol=1.8 L (2分)
消耗掉H+0.20 mol,反应前H+的物质的量为:
2.0 mol?L-1×0.20 L=0.40 mol
36.(12分)
(1) 金刚石
金刚石属原子晶体,而固体C60不是,故金刚石熔点较高. (1分)
(答出“金刚石属原子晶体”即给分)
(2) 可能
因C60分子含30个双键,与极活泼的F2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C60F60 (1分)
(只要指出"C60含30个双键"即给分,但答“因C60含有双键”不给分)
也可由欧拉定理计算键数(即棱边数):60+(12+20)-2=90
C60分子中单键为:90-30=60 (1分)
(答“2×30(双键数)=60”即给2分)
(4)设C70分子中五边形数为x,六边形数为y.依题意可得方程组:
解得:五边形数x=12,六边形数y=25 (各1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