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石油价格_2014年石油价格下跌
1.委内瑞拉
2.美国油气政策发展历史
3.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4.石油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系
5.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6.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7.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是什么原因呢?
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自然,又都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必然伴随着一定的人均自然拥有量。国家之间,各类自然的人均拥有量差别很大,可以相差几倍,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既然是,应该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好处的东西,人均多了,好处应该大一些,这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以下谈谈,人均自然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
先谈自然的分布。对于人类来说,有价值的自然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是分布非常集中。集中很有好处,有利于自然大规模、高效益的开发。对大部分自然来说,就是由于这些自然的集中,才成为对人类有用的,可开发的自然。如果这些自然均匀的分布于世界各地,这些自然也许就根本不可能被开发了,原因是,高度分散的自然,开发太困难了。因此,对于局部来说,是集中分布的,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如此。
从概率分布的角度上看,自然分布基本还是有规律的。一个地方一般情况是,没有这个自然,就会有另一种自然。因为类型有数百种,总会在某个地方分布一些某类自然。从自然可能分布概率上看,一个地方各种自然可能拥有量的多少,与这个地方的面积大小有关。一般是面积大了,分布的自然就多,面积大小与多少成正向关系。比如,世界最大的三个综合自然大国是俄罗斯、美国、中国。这三个国家都是世界面积大国。
拥有自然的好处是,一般可以获得自然租金。比如耕地是一种土地,耕地的地租,就是耕地租金。比如铁矿石,铁矿石的开发,也可以获得矿山开发的租金。租金不是正常利润,租金就是租金,是稀缺所特有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拥有一座矿山,这个人就可以把矿山租给别人,自己获得租金。别人开矿山,需要各种投资,这个投资者一般也可以获得正常利润。矿山所在地的,也可以向矿山征收适当的税收。
在中国大陆,自然租金一般并不能明显的被显示出来。一般的情况是,自然租金被国有开发公司浪费掉,有时会变成国有企业的名义利润。比如最典范的是,大陆的石油,这是可以拥有高额租金的自然,但是,国家一般没有征收石油租金,一般变成了石油企业的名义利润。如果国家把自己的,应该征收的自然租金征收回来,这些石油企业也许就不存在利润了。你可以看看大陆的非垄断型国有企业,非型国有企业,很少存在每年拥有大量利润的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非常低,一般很难产生利润,能不破产就是好的了。大陆的垄断型国有企业与型国有企业,获得的名义利润构成,一般主要是租金与垄断掠夺收入。
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人均自然,一般可以获得较多的人均租金。一般来说,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多的人均,一般来说,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可能就要小一些。人口密度小了,人均在交通等方面需要的公共设施就多,人均需要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就多,也许人均多得到的那一些租金,完全被,由于自己人口密度相对稀少,而导致的人均交通等公共投资过大,而抵消,抵消后获得的总收益甚至为负。人均自然因素与人口密度因素对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是相互矛盾。因为人均较多,一般伴随着人口密度较小。或者说,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伴随着人均较少。如果一个国家,人均既多,人口密度也大,这当然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有得就有失,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club2.cat898/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1293023)
世界各国之间,最大规模的暴利是石油。首先,租金占其价格的比例较大,石油租金比例,可以占其价格的一半以上。其次,世界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额,实在太大。是世界贸易额最大的一种自然,甚至是贸易额最大的商品。每年各国之间的贸易量可以达到20亿吨石油以上。(各国内部的贸易量也有20亿吨.)
近几年(本文章是2007年),石油每桶在50美圆左右。石油开发成本在15美圆左右,正常利润5美圆左右,合计20美圆,剩余的30美圆就是石油租金。每吨石油价格为375美圆(7桶半为一吨)。世界各国之间每年石油贸易量为20多亿吨,价值8000亿美圆,其中的60%是石油租金,为4800亿美圆左右。(2004年世界石油贸易量为23亿吨。世界石油总产量为49亿吨。这个量是很大的,三峡水库可以蓄水300多亿吨。黄河每年的平均流量为380亿吨。世界的石油产量大概比海河的流量还要大。)
这么多的石油贸易租金,只分布在少数几个国家,主要有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等十几个出口石油的国家。这些国家出口石油,可以获得外来的石油租金。人均出口石油较多的国家在海湾地区.因此,海湾地区有一批因石油出口而富裕的国家。石油制造了一批富裕的国家。石油大概也是,世界唯一一种可以制造富裕国家的自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没有听说过,因其它自然而特别富裕的国家。因为某些而适度富裕的国家,还是有的,比如瑙鲁因为拥有大量鸟粪而适度富裕,人均GDP大概在几千美圆。摩洛哥因为拥有大量磷肥而适度富裕。(摩洛哥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2660万。人口密度为58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1320美圆。人均GDP世界排名104。)
石油之所以拥有高额的租金,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相对非常稀缺。其二,部分垄断供应。石油稀缺与垄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石油分布太集中导致的。可以说,世界20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有100个国家基本不生产石油。比如东亚五国,只有中国大量生产石油。其它四国少量生产或不生产。世界能出口石油的国家,大概整个世界就20多个。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也就是不到10个。150个左右的国家需要进口石油,中国是其中之一。如果从人均石油产量上看,中国人均石油产量,大概能排世界前60名。如果中国因为人均石油少,而需要生育政策的话,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控制自己的人口数量。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石油产量都比中国少。
进口石油,需要付出租金,这与出口石油的国家刚好有相反的作用。由于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一般是富裕国家。因此,基本没有听说过,因进口石油而贫穷的国家。那些人均进口石油量大的国家,都是富裕的国家。看来,石油似乎是一种奢侈品。
煤炭对经济发展也很有影响,煤炭是一种普通利润的自然。相对拥有的自然暴利较少,既租金少。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足够的煤炭,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如果拥有足够的煤炭,一般就不需要进口煤炭。可以至少节省一段进口煤炭需要的路费。比如韩国消耗的煤炭,一部分从澳大利亚进口,这需要花费大量海运费。煤炭海运费使自己使用的煤炭价格相对提高一些。另一方面,拥有自然,一般都能得到一部分自然租金。因此,煤炭一般可以获得一些租金。一个国家拥有煤炭,还拥有可以获得租金这个优势,或者说,不在需要进口煤炭,而把租金付给外国了。
煤炭的租金大概应该是每吨100元人民币,近几年,世界各国煤炭每年的总贸易量为6亿吨左右。共产生600亿人民币的租金,合美圆75亿。相对于世界4800亿美圆以上的石油租金,微不足道,二者相差了63倍。因此,世界没有因煤炭出口而富裕的国家。就是这6亿吨煤炭,全部是一个国家出口的,也不见得能让这个国家会有多富裕。这6亿吨煤炭的租金只相当于,4000万吨石油的租金。而世界出口4000万吨以上石油的国家,达到10个以上。出口6亿吨煤炭的国家没有一个。(有时出口煤炭得不到租金,比如10年前,我国的煤炭产业,煤炭的租金几乎为零。就是出口的煤炭,几乎也获得不了应该拥有的租金。甚至租金为负。我国以前出口煤炭,还有出口退税,基本等效于这些出口煤炭,没有交增殖税。为生产这些煤炭需要的公共开支,比如国防、机构、救助、等的开支,就需要由国内的消费者负担。这很不公平,也很愚蠢。)
煤炭之所以便宜,原因是煤炭数量比石油要多许多,更主要的是,煤炭比石油分布要广泛。煤炭分布相对石油分布不那么集中,大部分国家都有煤炭,许多国家煤炭能自给。只有少数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煤炭。因此,各国的煤炭贸易量虽然不大,但是世界煤炭的总产量却很大。现在已经达到每年100亿吨煤炭产量,比石油产量大一倍。世界各国的煤炭生产,共可产生10000亿人民币的租金,合1250美圆。只是各国把煤炭的租金,绝大部分都是自己给自己国家。总体上看,煤炭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重要。中国人均煤炭相对不少。虽然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人均煤炭,在世界前100名。后面还有100多个国家,人均煤炭拥有量不如中国。如果中国因为人均煤炭少,而需要生育政策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生育政策。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煤炭产量都比中国少。
现在天然气也是很有价值的自然,相对没有石油重要。对于部分国家,天然气没有煤炭重要。对于另一部分国家,天然气比煤炭重要。天然气的价格随着石油价格而适当的变化。由于天然气运输不方便,导致其相对价格比石油低。天然气相对石油或煤炭来说,更加清洁,这是天然气最重要的优势。我国也应该大量使用天然气。大陆的天然气产量不小,也进口了一部分。天然气一般用管道运输,这样运输成本较低。在发达国家由于天然气比较清洁,其价格几乎与石油一样贵。在东亚,天然气价格一般是石油价格的一半左右。我国进口的天然气大概在200美圆一吨。天然气也是暴利,只是没有石油严重。并且其产量在世界上也比石油少一些。世界每年生产天然气,近几年在35亿吨左右,是石油产量的70%(世界石油的产量是49亿吨。世界各国石油总贸易量占总产量的45%左右)。天然气贸易量占总产量的20%左右,大概为7亿吨。世界各国之间的总贸易额大概为2100美圆。租金大概为一半,1000多亿美圆。天然气由于运输不方便,大部分都用管道运输。天然气的国际贸易租金,是石油国际贸易租金总额的20%多。从世界总体上看,是第二赚钱的自然,远比煤炭赚钱。天然气国际贸易产生的租金,是国际煤炭贸易产生的,租金的10倍左右。可见天然气对一个国家富裕程度还是很有影响的。(俄罗斯出口乌克兰的为180美圆一吨。乌兹别克卖给乌克兰的价格不到俄罗斯的一半。)
75%的天然气是管道运输,主要在欧洲、北美,价格也较贵,与石油价格类似。25%天然气被液化后,轮船运输,主要在东亚。天然气的价值在世界上相对石油次要一些。天然气与石油一般是伴生。产石油多的地方,一般天然气也多。中国人均拥有的天然气至少处于世界前100名。对于后100多名国家来说,也是中国的一个相对优势。如果中国因为人均天然气少而需要生育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生育。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天然气产量都比中国少。
铁矿石是最重要的金属矿产。因为铁矿石的产值在金属中最大。在几年前,铁矿石的价格是每吨20多美圆,现在翻了一翻,达到45美圆。铁矿石的生产成本大概在15美圆,原来利润在7美圆,属于普通利润。现在利润在30美圆,典型暴利。这些暴利其实就是租金。近几年,世界各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额,每年大概在6亿吨。2005年贸易量已经达到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世界各国铁矿石交易额在315亿美圆左右,租金为210美圆。这个租金数额已经不小了,与石油比起来,就小多了。石油每桶价格在50美圆左右。石油租金在30美圆以上,其暴利程度高于现在的铁矿石。每吨石油价格为375美圆(因为7桶多为一吨)。国际每年石油贸易量为20多亿吨,价值8000多亿美圆,是铁矿石贸易额的25倍左右,是铁矿石租金的23倍。我们可以经常听说,某个国家因石油而富裕,很少听说,某个国家因铁矿石出口而富裕,也许就没有这样的国家。中国的人均铁矿石拥有量据世界至少前100名。相对另外的100多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个优势。如果中国因为人均铁矿石少,而需要控制人口数量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0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生育。因为这100个国家,人均铁矿石产量与拥有量都比中国人均少。
铝的价格比铁贵,但是总产量比铁少的多。其产值也要比钢铁少许多。是否拥有这个,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没有铁矿石重要。
铝贵的原因可能是生产铝,成本比较高导致的,因为电解铝需要用大量的电。世界铝土矿最多的国家是非洲的几内亚,也是世界主要的铝土矿出口国(几内亚面积24.59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660万。人口密度为21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430美圆。世界排名144。"铝土矿之国"——几内亚。因该国铝土矿的储量约法1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3,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中高品位的铝土矿更占世界的2/3。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产量最多:澳大利亚,几内亚,牙买加;出口最多:几内亚,澳大利亚))。括号里的内容,你会感觉到很有意思,可见,铝土的多少,对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几内亚的人口数量够少了,铝土够多了,但是,自己还是富裕不起来。
几内亚铝土产量为1 700多万吨,出口1 70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40%。铝土每吨9美圆,租金一美圆。出口1 700万吨,获得租金1 700万美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微不足道。几内亚铝土产量占世界的12%,几内亚产量1 700多万吨,可以算出世界每年共生产15000万吨铝土,价值135000万美圆。相对于315亿美圆的铁矿石微不足道。更主要的是,铝土矿的租金太少了,约占价格的10%,每吨不到一美圆,世界铝土矿可产生15000万美圆的租金。把这些钱全部给一个小国,也是数额相对很小的一笔收入。看来几内亚难以靠铝发家。几内亚80%的出口产值是铝土。中国大陆的铝土丰富,人均拥有量据世界前50名。铝土的价格之所以那么低,原因是电解铝的成本太高。导致铝的相对价格较高,导致铝的使用量相对不高,导致铝土相对过剩,价格自然就便宜。铝土的含铝量,可以达到50%以上。这些金属铝被搞出后,价格可以上升100倍。因此,铝土的价格就是升高10倍,对电解铝的价格影响也不大,铝土价格升高10倍,成品铝价格可能只上升10%。如果中国因为人均铝土拥有量少,而需要生育政策的话,那么世界应该至少有150个国家,需要比中国更严厉的搞生育政策。因为这150个国家,人均铝土产量与拥有量都比中国少。
委内瑞拉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美国油气政策发展历史
尹丽文
委内瑞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Venezuela)位于南美洲大陆北部,东与圭亚那为邻、南同巴西接壤,西与哥伦比亚交界,北濒加勒比海。国土面积91.2万km2,海岸线长2800km,人口2573万人。
民选总统查韦斯推行经济改革,国内经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2002~2003年,委内瑞拉发生政治冲突和大规模罢工,委内瑞拉国民经济出现衰退,失业率上升。2004年受益于世界石油价格飙升,委内瑞拉经济开始恢复,GDP为14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
委内瑞拉境内蕴藏丰富石油,石油工业已经成为委内瑞拉的经济支柱,石油产值约为委内瑞拉GDP的三分之一,石油收入为收入的二分之一,石油出口贸易额占委内瑞拉出口贸易额四分之三。委内瑞拉煤、铁、铝、金和金刚石也比较丰富。
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石油出口量的60%以上流向美国,委内瑞拉对美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委内瑞拉已经意识到石油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委内瑞拉开始实施石油出口多元化战略。
一、储量和
截至2005年底,委内瑞拉石油剩余可储量115亿t(7.29亿桶),居世界第七位,占世界剩余可储量的6.69%,储比为72.6。天然气剩余可储量4.32万亿m3,居世界第八位,占世界剩余可储量的2.4%。委内瑞拉石油分布于马来开波湖,马来开波盆地,委内瑞拉所属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大陆架,超重油分布在奥里诺科盆地。奥里诺科盆地远景石油达万亿桶,以新技术可实现的回率估计石油达4000亿桶。天然气分布于委内瑞拉东海。
委内瑞拉已发现煤主要分布在苏利亚州瓜萨雷盆地。瓜萨雷盆地是委内瑞拉最大最好的煤田,储量估计67.92亿t,其中28.7%是证实储量。在塔奇拉州的煤矿床储量约107万t,大部分是含沥青的高热电力煤。在法尔孔州的Pedregal矿床估计煤储量1亿t,其中,证实储量400万t。Paso Diablo 矿可储量2亿t。Socuy 矿可储量2.15亿t。Norte矿和Cachiri矿证实储量分别为7000万t。
委内瑞拉铁矿储量150亿t,其中1.708亿t是富铁矿。委内瑞拉铁矿主要分布在圭亚那,号称Imataca铁矿带,该地区以玻利瓦尔四角地带Cerro Bolivar矿床而著名,San Isidro,Las Barrancos和Los Barrancos是露天矿。ALTAMIRA矿铁矿石不是富铁矿,需选矿。
委内瑞拉已发现铝土矿为风化红土型矿床,主要矿物是三水铝土矿。已开发的铝土矿位于玻利瓦尔州的拉斯皮伊瓜奥斯(Los Pijiguaos)。
委内瑞拉已发现镍矿为红土型镍矿床。最大的镍矿是Loma de Niquel,距首都加拉加斯西南80km,矿石储量4100万t,镍品位1.6%。
委内瑞拉已发现金主要分布在玻利瓦尔州,有砂金和岩金。在玻利瓦尔州 La Camorra矿,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合计为矿石量74.3万t,金品位19.5g/t。在玻利瓦尔州Choco10号金矿区,确定的量为矿石1370万t,金品位2.5g/t,推测量矿石230万t,金品位1.9g/t,边际品位0.5g/t,根据7个金刚石钻探岩心测试数据结果表明,金品位为2.8 g/t至12.4 g/t。在玻利瓦尔州Isidora矿,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合计为矿石量45.35万t,金品位18.62g/t。位于委内瑞拉东南玻利瓦尔州的Las Cristinas金矿是1996年以后在委内瑞拉境内发现的最大金矿,也是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开发的金矿之一,但是金品位相对比较低,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合计达1360万oz,平均品位1.2g/t,确定的和推定的量为1770万oz(包括储量),平均品位1.1g/t,还有推测450万oz,平均品位1.1g/t。在Tomi矿区,有露天开的矿床和地下开的矿床,露天开的矿床概略储量矿石30万t,金品位4.6g/t,地下开的矿床概略储量矿石14万t,金品位15.2g/t。预计到2005年,露天矿的储量将耗尽。La Victoria矿概略储量矿石121.5万t,金品位5.2g/t。与Las Cristinas矿毗连的Albino矿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合计矿石27万t,金品位12.04g/t。Brisas del Cuyuni金铜矿床位于玻利瓦尔州的KM88矿业区,为世界级的露金矿,与SME报告指南和CIMM标准一致,由PAH完成基础工作,估算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为金1010万oz,铜13亿磅,矿石储量为4.46亿t,金品位0.70g/t,铜品位0.13%;按边际品位0.4g/t金当量估算,确定的和推定的量为金1240万oz,铜16亿磅。
委内瑞拉已开发40多年的金刚石矿位于玻利瓦尔州瓜亚莫(Guaniamo)地区。18年在瓜亚莫地区首次确定金伯砾岩,该金伯砾岩脉长15km,宽5km,是世界上最大的金伯砾岩岩脉。
表1 委内瑞拉主要矿产储量
注:①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6.6;
② WWW:Vheadline;
③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5。
二、矿产勘查与开发
近年来,委内瑞拉境内石油、天然气和金矿矿产的勘查和开发非常活跃。委内瑞拉能源部批准法国道达尔公司和挪威的Statoil公司为合作方勘查开发Plataforma Deltana 的4号区块。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准备与BP公司合作,进行Kapok和Dorado区域剖面储层研究。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邀请15家私营石油公司投标勘查和开发CeutaTomoporo油田,并邀请俄罗斯石油公司参与开发Tomoporo油田。西班牙的Repsol-YPF,挪威的Statoil,道达尔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及雪佛龙得士古都表示有兴趣勘查开发该油田。委内瑞拉宣布为公司提供机会开发马来开波湖的白垩纪碳酸岩储油层。
2005年委内瑞拉石油勘查钻井1280口。委内瑞拉期望发动各国石油公司勘查委内瑞拉陆上和海上石油。PDVSA已开始工作,以确定奥里诺科河盆地超重石油的数量,期待到2008年底,其登记的石油储量达到3150亿桶(429.66亿t)。据专家估计,奥里诺科河盆地蕴藏超重石油量超过万亿桶,以当前新技术回率为20%估算,石油量为4000亿桶,其中Carabobo1区块的石油储量已经核实,为50亿桶。奥里诺科河盆地中,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划出7个区块与国外公司合作勘查,Carabobo1区块是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联合勘查开发,其他6个区块储量评价与其他公司合作,该项工作正在进行,具体是:Ayacucho 7区块是与伊朗国营石油公司合作勘查;Ayacucho 3区块是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合作勘查,Junin Norte区块是与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ONGC)合作勘查,Junin 3是与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合作勘查,Junin 4是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作勘查,Junin 7是与西班牙的Repsol YPF合作勘查。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还独自进行其他17个勘查区块的储量核实工作。估计需要3年的时间才可完成储量核实工作。
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投资10亿美元,开发5个陆上天然气田。在委内瑞拉海域Cardon II有3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委内瑞拉国家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将联合开发该气田。美国雪佛龙得士古公司投标勘查Plataforma Deltana 的2号和3号区块,据报道已发现天然气7万亿立方英尺。
委内瑞拉国家公司C.V.G.Minerven负责所有金矿勘查开发项目。委内瑞拉基础工业部门已批准Crystallex国际公司与委内瑞拉CVG公司合作开发玻利瓦尔州的Las Cristinas金矿项目,这标志着最终解决了该金矿开发的技术、经济和财政问题,该工程项目投资1.79亿美元,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投入生产,前5年金年产量为30万oz。金储量公司(GRZ)勘查开发玻利瓦尔州Las Brisas矿,预期该项目金年产量为48.6万oz,铜产量6300万磅。
委内瑞拉Carbones del Suroeste,C.A.公司发展委内瑞拉南部煤炭工业,主要是开发Tachira地区煤炭。
三、生产、消费与矿产品贸易
1.能源生产和消费
民选总统查韦斯执政,推行能源工业国有化,将16年成立了的国家石油公司(PDVSA)改革为完全国有的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赋予国家石油公司新的职能,新的国家石油公司负责能源矿产勘查开发、石油化工、储备、运输和其石油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根本目标是支持国家和谐发展,保护国家,让委内瑞拉人民受益于国家的财富。委内瑞拉共和国是国家石油公司(PDVSA)唯一的股东,国家石油公司一切行为必须遵循委内瑞拉能源矿业部的指导,符合国家能源发展。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产量排在世界前10位;在美洲位居第三位,在美国和墨西哥之后。近11年来委内瑞拉石油生产变化见图1,2002年至2003年,委内瑞拉发生政治冲突和大规模的罢工,石油工人也参加了罢工,石油减产。2004年委内瑞拉的反活动被平息,委内瑞拉经济开始恢复,石油生产逐步恢复正常,2004年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为22千桶/天(折算年产量为1.534亿t),比2003年增产14.3%,2005年委内瑞拉原油生产继续增加,达到3007千桶/天(折算年产量为1.547亿t),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4%。
图1 委内瑞拉石油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变化趋势
委内瑞拉原油产量的57%产自奥连特尔盆地,原油产量的40%产自马来开波盆地。委内瑞拉原油产量的31%来自私有公司,私有公司是以生产合同和战略联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按生产合同生产的原油产量为1.7亿桶(2319万t),按战略联合方式生产的原油产量为1.566亿桶(2136万t)。战略联合是为了通过开发奥里诺科超重石油扩大委内瑞拉石油产量。
委内瑞拉石油精炼能力缓慢增长,1996年精炼能力为1199千桶/天,到2005年增加到1357千桶/天。委内瑞拉境内有6个石油精炼厂,在法尔孔州的Amuay炼油厂委内瑞拉最大的,生产能力占44%,Cardon炼油厂是委内瑞拉第二大的,生产能力占28%。
近11年来委内瑞拉国内原油消费比较平稳,2002年消费水平最高为2700万t,其他年度在1900万t至2540万t之间,2005年石油委内瑞拉国内原油消费量为2540万t,比2003年增加5%,占世界原油消费总量的0.7%。
据英国世界能源统计报告,1995~2005年委内瑞拉天然气产量在252亿~323亿m3之内变化,1998年最高为323亿m3,2003年最低为252亿m3,2005年天然气产量增加到289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1%。
委内瑞拉天然气全部消费于国内,产多少销多少,按油当量折算,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为2610万t,比2004年增加3.2%,占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Mineral Yearbook》2004,The Mineral Industry of Venezuela 报道,委内瑞拉天然气开发总量保持在600亿m3之上,2004年总量为670亿m3,市场销售量为340亿m3。Yucal Placer气田于2004年4月开始生产,Yucal Placer气田是委内瑞拉6个天然气田之一,与多国公司合资开发,其中,法国道达尔 S.A公司持有股份占69.5%。Yucal Placer气田产量为2830m3/天。
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煤炭产量列第二位。2004年委内瑞拉煤炭产量为810万t,比上年增加16%。委内瑞拉煤炭产量大部分产自苏利亚州。负责煤炭开发的国家公司PDVSA的子公司Carbozulia S.A.改制为的公司(Corpozulia),与两个私营公司风险合资开发煤炭,Carbones del Guasare公司和Carbones de la Guajira公司Paso Diablo是委内瑞拉最大的煤矿,Paso Diablo煤矿,Socuy煤矿,Norte煤矿,和Cachiri煤矿煤炭产量合计可达800万t。近3年委内瑞拉煤炭消费比较平稳,按油当量折算,2003~2005年,煤炭消费量为10万t(油当量)。
近10年来委内瑞拉水电逐年增加,2005年增加到1760万t(油当量),比2004年增加11.4%,占世界水电总量的2.6%。
近10年来委内瑞拉能源消费总量在5640万~6910万t(油当量)之间变化,水电比重上升,天然气比重下降,石油比重微幅波动,2005年能源消费构成为,石油36.76%,天然气37.77%,水电25.47%。
2.金属矿产生产与消费
委内瑞拉开发铁、铝、镍和金等金属矿产和贵金属矿产。铝土矿、金矿和铁矿生产经营几乎完全由通过委内瑞拉圭亚那公司(C.V.G)控制管理。委内瑞拉铁矿生产自15年起完全国家化,唯一的开发公司是奥里诺科铁矿公司(Ferrominera Orinoco C.A)。但是在19年,委内瑞拉钢铁公司SIDOR私有化,委内瑞拉钢铁工业实际上由私有公司控制,只是通过国家公司(C.V.G)保留少量权益。
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铁矿产量位居第二,钢产量第四。2004年委内瑞拉铁矿石产量1920万t,比2003年增加6.7%。委内瑞拉铁矿产地主要是Cerro San Isidro 露天矿,Las Pailas露天矿和Barrancos露天矿。2004年Ferrominera Orinoco C.A在战略经营领域投资1.3亿美元,其中,8320万美元投资于选矿厂建设,冶金球团矿厂改进和Altamira矿重新再生产的工作。由于热压团铁矿(HBI)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委内瑞拉努力增加HBI产量。Orinoco Iron C.A.生产HBI,生产能力为220万t/年。
在世界上,委内瑞拉铝土矿产量居第八位,氧化铝产量居九位,铝产量列第十二位。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铝产量位居第二位,铝土矿和氧化铝产量居第三位。委内瑞拉铝土矿开发集中在玻利瓦尔州的Los Pijiguaos 矿,矿山归属于委内瑞拉圭亚那铝公司(C.V.G.Bauxilum C.A),铝土矿生产能力为600万t/年。自19年来,铝土矿产量稳步增加。2004年铝土矿产量为580万t,比上年增加5%。氧化铝产量190万t,比上年略有增加;铝产量63.11万t,比上年增加4%。委内瑞拉铝生产主要在两个铝冶炼厂,均为C.V.G.公司占有大部分权益。最大的是 C.V.G.Bauxilum C.A enezolana de Aluminio C.A.,生产能力为 43万t/年,2004年产量达到 43.87万t。另一个铝冶炼厂是C.V.G.Aluminio del Croni,生产能力为21万t/年,2004年铝产量18.49万t。2004年委内瑞拉国内铝消费15.06万t,比上年减少16.93%。
从2000年起委内瑞拉开始生产镍及镍合金。镍矿石产自Loma 镍矿,铁镍合金厂位于Aragua和Miranda州边界。镍矿和铁镍合金厂由Loma公司经营,该公司大部分权益为英美集团所有。2004年矿山镍产量为2.05万t,比2003年略有减少;铁镍合金中镍含量为1.72万t。
2004年委内瑞拉官方金产量为9690kg,比2003年增加18%。委内瑞拉金主要产自与C.V.G.有经营协议的国际合资公司。Hecla委内瑞拉子公司金产量为4100kg,其金矿La Cmorra位于玻利瓦尔州,该矿金产量为3900kg,另有150kg金为购买其他小矿的矿石加工所得。Hecla正在开发Isidora金矿,矿山位于La Cmorra矿北113km在Callao矿区内(也称为区块B),预期2005年开始生产,2006年满负荷运行。Crystallex委内瑞拉子公司金产量1540kg,在EI Callao矿区Tomi矿权范围内,公司经营两个露天矿场和一个地下矿场,Tomi矿金产量1300kg;地下开La Victoria矿,金产量75kg,该矿产量下降65%,主要是因为入选矿石金品位下降。Crystallex与委内瑞拉C.V.G.签定矿经营协议,正积极介入Las Cristinas金矿开发,Las Cristinas是委内瑞拉最有远景的金矿,由于多年的归属权争斗而未被开发。2004年Crystallex宣布C.V.G已经批准了开发Las Cristinas金矿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已完成66%,工程项目建设安排2005年,2006年开始矿。玻利瓦尔金公司扩建选矿厂,使金年产量增加到5400kg。
3.非金属矿生产和消费
在委内瑞拉开发的非金属矿产有磷酸岩、石灰石、金刚石、石膏、高岭土、蛇纹石和长石等非金属矿产和宝石。在拉丁美洲,委内瑞拉磷酸岩产量列第二位,比巴西少,水泥产量位居第三位,排在巴西和墨西哥之后。
2004年委内瑞拉水泥产量为900万t,比2003年增加17%,占拉丁美洲水泥产量的7%。2004年委内瑞拉建筑业比较兴旺,水泥销售量增加到350万t,比2003年增加35%。
表2 委内瑞拉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注: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2006。
数据来源:Mineral Yearbook,2004,The Mineral Industry of Venezuela。
4.矿产品贸易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石油出口量收入是委内瑞拉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委内瑞拉出口贸易总额为398亿美元,比2003年的280亿美元增加42%;其中石油出口319亿美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80%。委内瑞拉还出口煤炭、铝、镍、金、金刚石和水泥产品。进口贸易总额为22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55%;其中石油进口19亿美元,占进口贸易总额的8.5%。
2004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量为210万桶/天,其中出口到美国153万桶/天,占73%。19年美国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比例为17%,2004年占美国进口需求量的11.8%,美国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的比例出现下降态势。委内瑞拉新建的石油出口终端位于Jose港已经竣工,石油出口能力每天增加23万桶。
委内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原铝出口国之一。近5年原铝出口量在38.6万~43.7万t之间,2004年出口38.6万t,比2003年减少1.5%。镍合金出口6.53万t。
四、矿业法规和管理
委内瑞拉现执行矿业法是1999年颁发的295号令。根据矿业法,所有矿产和碳氢化合物都属于国家,能源和矿业部(MEM)负责所有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事务。
委内瑞拉矿业法规定勘查和矿许可期限为20年,可申请延期不超过20年,其中勘查许可期限为3年,可延长1年。一件许可证的勘查或开面积不超过6156hm2。在勘查期间,必须向能源和矿业部提交环境、资金和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能源和矿业部许可同意,勘查矿许可证可出租、可转让或签订次级合同。矿业法规定,金、银和铂族金属生产税率为加拉加斯市场商品价值的3%,金刚石和宝石的生产税率为加拉加斯市场商品价值的4%,其他矿产征税以矿山矿产品价值的3%税率计算,在具体执行时,当经济条件需要时,生产税率可减少到1%。1999年颁布的矿业法首次建立矿业合作规则和小矿法规,小矿定义参照金刚石和金矿,矿区面积不超过10hm2,从业人员不超过30人,开发期限最长为10年。
委内瑞拉地调局为独立部门归属于能源和矿业部,承担地质科学研究,负责、执行和协调与地质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程序,负责矿产和非传统能源矿产的评价,为和私营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发布科学技术信息。
委内瑞拉矿业法规政策修订调整的比较频繁。2001年9月颁布1234号令,即矿业法基本规则,建立行政程序支持295号令。2001年11月1510号令通过,规定所有碳氢化合物矿床属于国家,所有碳氢化合物主要开发活动都归属于,可直接进行碳氢化合物主要开发活动,也可由所有的公司执行,或由占有50%以上权益的合资公司开发。规定开发碳氢化合物的生产公司的最大面积是100km2。
委内瑞拉矿业法规定成立开发碳氢化合物的合资公司需经过国家联合会批准,有效期25年,可延长15年。委内瑞拉对任何一个能源矿床享有其产量30%的分成权,即所有权。如果经济条件差,可以减少到20%。奥里诺科重油开发项目不能达到30%,所有权产量分成可降为16%。
2005年,委内瑞拉宣布在委内瑞拉开发石油以合同经营的必须转变为与合资经营,这样委内瑞拉将能够控制石油的收益。
2006年委内瑞拉矿业部宣布废除未开发的金矿和金刚石矿许可权,处置金矿和金刚石矿许可权及合同。
五、展望
委内瑞拉因拥有丰富的石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将继续在美洲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委内瑞拉拟与巴西和阿根廷合资兴建天然气管线轴心工程,首起加拉加斯至巴西利亚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目前该工程项目在激烈争论中。该工程主管线长6603km,全长达9283km,预计造价为230亿美元。委内瑞拉增加天然气产量,到2012年,天然气产量达到每天3.26亿m3,以满足国内和出口的需求。委内瑞拉增加原油产量,到2009年,原油产量达到每天500桶。委内瑞拉积极谋求石油出口流向多元化,增加对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原油出口量。委内瑞拉扩建煤炭生产能力,增加煤炭出口,预计到2009年煤炭出口1900万t,到2013年煤炭出口增加到2750万t。
委内瑞拉期望在南美洲矿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ONIBA是委内瑞拉新成立的矿业公司,目标是通过保护支持南美洲矿业项目,整合南美洲矿产产业。委内瑞拉与巴西和阿根廷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开发矿产。
委内瑞拉制定了到2030年的能源政策指南称为“石油播种”,该实施分两个阶段,其中,2005~2012年为第一阶段,全部投资56万亿美元,完成以下6项基础工程。①确定并核实奥里诺科盆地石油储量;②开发奥里诺科盆地;③开发委内瑞拉天然气;④扩大委内瑞拉的石油精炼能力,国家石油公司PDVSA的石油精炼能力将增至70万桶/天;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加油站和更长的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⑥加强区域合作,以石油团结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人民,通过Petrocaribe合作公司,直接给加勒比海国家供应原油和石油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Ivette E.Torres.The Mineral Industry of Venezula.Mineral Yearbook,2004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2006
[3]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World Metal Statistics,2005
谁知道2004年中国十大是什么?
美国联邦的石油政策主要体现在制定能源战略、确立竞争规则和维持的可持续开发三个方面,为石油产业提供了经济、技术和制度框架,从而使私营企业能够有效地满足国家目前和将来对石油、能源安全、市场公平竞争,以及保持清洁和安全的环境的需要[40]。此外,联邦还根据不同的税收政策对石油工业经营中的经济利益进行调节。
20世纪20年代末期,随着石油供应量越来越多地超过需求量,产生了大量的石油过剩;接着又遇上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衰退,石油市场遭到了空前的灾难。几个月之内,原油价格从每桶1美圆跌到10美分以下,美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逐渐陷于困境。美国为了摆脱困境,对石油生产作了规定性的限制。在东得克萨斯油田发现前,俄克拉何马州就已经实行了配产的做法,得克萨斯州在1931年也效法这种做法。所谓配产实际上就是要求每个石油生产公司压低产量,以达到供求平衡[41]。
最初,石油公司反对这种配产的实施,但由于当时原油价格一再下跌,石油公司均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到1934年,大多数的州和石油公司都纳了这种政策,油价逐步稳定,同时也使对石油工业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参与和加强。国会还通过了石油法案,各州也相应制定了产量变化的允许范围,禁止任何超额生产的原油运出美国。其后,当进口原油开始对美国石油工业形成威胁,危及美国石油限产政策的实施时,美国又宣布了进口管制[42]。
由于跨国公司一直控制着石油的定价权和原油生产控制权,因此当13年“阿以战争”爆发时,跨国石油公司与石油输出国组织之间的问题日趋政治化。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实行了石油禁运,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利用这个机会,将油价从每桶2~3美圆提高到14年初的13美圆,矿区使用费从产量的1/8提高到1/6,所得税提高到65%。石油输出国取的行动给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带来了能源危机,13~14年,美国特别严峻地感受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禁运的影响。因为当时美国所需石油的35%来自进口,美国对国内石油生产实行了价格管制,实行了“老油”(11年1月1日以前开发的油田所产原油)低价和“新油”(11年1月1日起开发的油田所产原油)高价政策,但仍无法避免由于油价的突然上涨而引起的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结束了战后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的下降趋势直到15年才逐步扭转过来[43~46]。
由于石油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威胁,鉴于石油在美国能源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联邦推行了一系列关于石油的和激励政策[40,47~50]:
(1)重视石油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合理价格下,确保国内石油的安全供应。积极推进企业、大学和地方的合作研究,美国石油界每年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进投入都达到数亿美圆,这些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公司自身,而不是联邦。
(2)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1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与节能法》,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美国石油储备体系分为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是防止石油禁运和石油供应中断,平时不轻易动用,当商业石油供应一旦发生中断,在下令的15天之内,应急储备油才能被迅速运至石油提炼厂。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所有和决策;②市场化运作。从建设储库、购石油到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均由联邦财政支付。联邦财政设有专门的石油储备基金预算和账户,基金的数量由国会批准。
为了避免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战略石油的购和投放基本上取市场招标机制。通常选择价格低迷时购,既要避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储备资金损失。战略石油储备的投放也取招标机制,向石油公司招标,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场价格销售,回收资金交财政部的石油储备基金专门账户,用来补充石油储备;企业商业储备远远超过储备。2004年,全美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进口量,其中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其余是企业储备。美国的企业石油储备完全是市场行为,既没有法律规定企业储备石油的义务,也不干预企业的储备和投放活动,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实力自主决定石油储备量和投放时机。
(3)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研究开发等活动,引导企业实现国家能源目标。通过政策实践,近年来联邦和州的税收政策被认为能够较为有效地激励私人部门实现能源政策目标,如研究开发和投资税减免,减收矿区使用费等。但总的来看,由于各州之间油气运营和经济情况差别很大,多数税收鼓励政策是由州实施。
(4)机构分工合作,通过补贴、技术援助和融资手段支持国内能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获取和利用国际。能源部、贸易开发署和美国进出口银行是支持能源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要机构。能源部矿物能源办公室下的矿物能源国际和石油天然气进出口办公室承担支持美国油气产业界开发新的商业机会和技术的职责;美国贸易开发署通过资助可行性研究、专业培训、商业研讨会和其他技术援助,帮助国内油气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参与能源项目的竞争。作为机构的补充,美国进出口银行对美国公司的海外销售活动提供融资支持;进出口银行也提供信用担保,以保护美国出口商免受因国外政治或商业原因导致的拒付风险。
美国自19年6月1日起放宽价格管制,针对石油生产经营者在高油价时期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于1980年2月2日起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征收“意外利润税”(即暴利税);1981年,美国终止了对原油的价格管制。到年,与在价格管制时的原油进口高峰相比,进口量下降了约50%。美国原油进口量的下降和全球新的原油供应国的出现,导致世界原油价格开始下降。在1985年11月至1986年2月之间,世界原油价格从每桶32美圆跌到每桶10美圆。
1990年的海湾战争时期,前总统布什提出了新能源战略,以缓解油价上升对经济的冲击。虽然近些年来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高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但美国仍视能源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主张提高能源效用、寻找替代能源、确保国外石油来源,更强调保持重要产油区的稳定和安全,以确保拥有得到的机会。
2001年,美国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指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战略措施,其中对开发油气的国内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51~53]:
(1)加强国内油气开发力度,增加国内产量。根据美国目前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现状,阿拉斯加石油蕴藏区成为布什增加国内油气供应的首要地区,除北坡油田外,阿拉斯加还有三个可供开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即阿拉斯加国家石油储备区、北极边远大陆架和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联邦把开发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作为增加美国国内油气产量的重点。除阿拉斯加外,还要加强对美国西部油气的开发。联邦在大陆48个州拥有31%的土地(多位于美国西部)和全部大陆架。目前,这些地区提供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总产量的30%。这些地区有待开发的地下原油储量约5.6亿吨,天然气储量4.68万亿立方米。但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成本高,必须取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开出来。另一方面,还要加快对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提高老油气田的开效率,降低开成本,尽力提高老油气田的产出水平。
(2)改善石油与天然气输送设施,修建新的输送管道。美国的油气输送管道总长度超过320万千米,是美国油气产品的主要输送工具,担负着美国国内油气产品66%的输送任务。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这些管道已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大大降低了输送效率,既加大了能源短缺程度,又增加了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因此,联邦要求负责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的运输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管道设计、修建、维修以及紧急事故处理的监控力度。对跨阿拉斯加输送管道,联邦尤为重视,因为这条管道自从开通以来一直担负着美国国内石油产品近20%的输送量,而且输送效率极高,在其整个营运历史上损耗只占其输送总量的0.00014%。
(3)修缮、扩大炼油设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炼油设施效率不断降低,而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既制约了炼油业满足美国经济对相关石油产品需求的能力,又遭到环保人士愈发激烈的反对。因此,联邦决定在改善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鼓励新的炼油设施的修建,争取同时满足经济与环保双方面的需要。
(4)增加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美国联邦在石油供应出现紧急情况时对石油市场进行干预的主要工具。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完全没有跟上石油进口的步伐,1992年储备量能维持83天的进口量,而2001年只保持54天的水平。因此,决定增加战略石油储备量,其意义不但在于维护美国石油安全,更在于石油还是国防燃料储备。
石油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系
2004年中国经济十大
1、宏观调控:“点刹”过度投资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2004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宏观调控。由于一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相继出现紧张,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央及时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认真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且适时、有效地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调控可以说是今年各大财经媒体都不能回避的报道重点,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做如下点评:
宏观调控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央和院对这次宏观调控发现是早的,措施也是果断的。虽然我们不能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控,今天的经济就崩溃或者怎么样了?但是肯定地说,如果不调控,经济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钢铁产业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发展过多,铁矿石就可能短缺。据我所知,我们的铁矿全国目前的存量90亿吨,其中辽宁地区就占50%。那么他钢厂怎么办呢?就要依靠进口,依靠进口运费是昂贵的,同时出口国要抬高价格,那么你炼出一吨钢需要多大成本,这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你的钢铁价格是高的,会不会影响其他方面的价格,物价上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首先要肯定,这次宏观调控是很有效果的,多数的企业、多数的地区感觉是比较好的。有几组数字可以证明:首先,全年GDP的预测可能是9%,或者是9%多一点;财政收入预计增长20%;农民增收的幅度根据有关资料是11.4%,实际增长是6%;城镇新增就业可能达到900万人。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与第一个季度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了15%,钢铁水泥投资增幅分别回落了65%和43%,就是说回落一半以上。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新增13%,进出口贸易大家都知道,今年很可能突破1.1万亿美元,再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控制在4%以内,就是说,人们原来担心出现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这种情况没有出现。
这几组数字给出一个印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势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宏观调控就结束了,或者我们可以鸣金收兵得胜回朝了。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已经结束,就经济运行而言宏观调控永远是一个主要课题。
我说宏观调控是一个常态性的东西,就像我们总要在万有引力下在地球上生活,走路的时候也得找一个平衡啊,但讲常态不意味着作为宏观调控这个特定的词提出来,一直就要得很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地更新,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应该如影随形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里经常闪现。就好像我们的路走熟了,还要想办法走得直一点,尽管可能左右摇摆是不可避免的,终不至于大起大落。
2、聚焦能源:破解燃“煤”之急
有人说,2004年是“电荒”年,而在电荒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煤荒”。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05年我国煤炭仍将有8000万吨的缺口,供应紧张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在煤炭紧缺的现象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做如下点评:
从煤炭产业本身来说,这几年来它的投入比较少,生产增长能力比较慢,新增加的可开的储量也都比较少。而且很多煤矿的生产条件比较差,所以今年以来,一出现煤炭供应的吃紧,就造成了煤炭生产比较被动,不太容易适应突然增加的需求,你让它增加更多的煤炭的产量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比较薄弱,但这方面可以说不是很主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带来了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的上升,所以煤荒主要原因在煤炭之外,尤其是电荒。电力要吃掉煤炭产量的50%-60%。电力今年以来增长了10%以上,它就必然带动对煤炭的大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增长起来之后,从煤炭方面说,它会提高煤价。因为市场需求增加了,按照市场规律,按照价值规律,这个价位应该反映这样一种变化,但是从电力企业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不太愿意承受、承担煤价上涨这样一个因素,因为在我们国家煤炭的价格已经放开,是市场调节的。而这个电价没有放开,是由来控制的。
这样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煤电之间在价格上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这种矛盾由中央出面调停,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煤炭供求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国民经济从局部的过热降温,这是最根本的。从技术层面说,这种煤电的矛盾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煤电的矛盾专家们有各种不同的建议,有的是现在提的比较多的是煤电价格的连动。就是煤价涨,电价要跟着涨,至于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价格体系,现在正在探讨比较多的,或者说已经进入政策视野的煤电的价格连动提的比较多。我认为从根本上恐怕有赖于电力的市场化的改革,这个改革完成之后,电价就能够基本上反应供求规律,这样不管是煤价上涨还是下落,在电价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反应。这是从长期来说,从根本上说的,应该靠这样一种机制,从近期说就是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能够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降低需求,给过热的经济泼点水,降降温,宏观经济达到了健康的、可持续的状态之后,煤炭这个产业也能够恢复供求的平衡。
3、钢铁虚热:回归投资理性
2004年钢铁行业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价格的变动,价格走了一个V字形,年初的时候往上攀升,大概从5月末开始下降回落,然后到6月末又上来了。这个V字形反映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性,从盲目投资到回归理性。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做如下点评:
先说说年初的攀升,其实钢铁价格的攀升并不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要往远了说大概从2002年开始攀升。逐步抬高,大概今年年初达到了最高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经济拉动,我们国家经济生活里边,对钢铁的需求增加的很快,而增加很快的需求又是两个产业起的作用:一个是房地产,因为盖房子需要大量的钢材;还有一个产业就是汽车,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虽然涨价不能说是好事,但这是个好兆头。因为我们国家过去一个建筑业,一个汽车产业,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的态势。这些年通过改革,特别是房改,住宅商品化,住宅信贷这样一些措施把住房产业推上去了,所以才有了钢铁产业展。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中间掉下来了,为什么掉下来了呢?这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因为钢铁价格很高,就引起了一种投资热。大家要赚钱,根据当时比较高的价格,钢铁的利润至少可以达到12%,个别的可能达到22%。这个利润很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结果就出现了投资过热,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建成的话,有人测算了一下,炼钢的能力至少要增加1.5亿吨。我们原来的能力是3.1亿吨,3.1亿吨加上1.5亿吨就是4.6亿吨,这种能力远远超过我们实际的需求,所以感到一种投资过热,如果都把它变成项目,都把它投入生产将来会有很大的问题。除了量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质的问题,也就是说许多投资项目并不是高科技的,没有达到严格的环境污染、技术水平要求等等。这样的话,钢铁产业的量上去了水平就会下来,特别是还要占用很多土地,有的建设项目主要是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风险在银行身上,所以国家取了宏观调控措施。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
4、粮食增产:农业稳则天下安
在中央“一号文件”等优惠政策的拉动下,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的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秋粮的生产形势同样让人感到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预定的9100亿斤。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将结束1998年以来出现的连续下滑的局面。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保护价等措施的实施,让农民看到了种粮带给他们的实惠。但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上涨势头,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百姓对此十分关心。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的议论。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王海征做如下点评: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两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增产,一个是涨价,这恐怕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粮食方面的两个问题。我们觉得增产当然是一件好事。那么在增产的同时,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对下一年以至以后的粮食生产产生影响。从粮价的绝对水平来看,不能说就是粮价很高了,因为粮价增长了以后,影响到的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粮食的生产者,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是城镇居民。从城镇居民来说,粮价上涨,对大部分城镇居民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或者说这个影响对他们的生存、生活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说粮价现在上涨的水平不是那么高呢?我想说一个数字,就是我们从改革开放以前来看,当时的粮食价格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而且是低水平的一个价格。从大家最熟悉的标准粉来说,当时北京的价格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到现在标准粉的价格涨了大约是8倍,可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8年算起到2003年,大约是增长了19倍。那么相对这样一个数字,我觉得粮食价格从城镇居民来说,应该是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粮价也没有超过整个这么多年的物价上涨水平。
中央政策对农业扶持,这个是每个国家都做的事情,在国际上也是正常的,世贸组织的规则也是允许的。通过今年一年这么多政策下来以后,我们的支持力度确实比过去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间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仅仅靠政策扶持毕竟空间是有限的,它不会无限制地靠政策扶持,仅仅靠政策扶持,我们的粮食增产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的、永久性的发展。
要保证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个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再有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我先说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中国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的提升,主要就是一个是现代化,一个是市场化。那么现代化呢,一般想起来是提高科技含量,科学技术运用于农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化肥以及各个方面的种植方式,包括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除了现代化这一个因素之外,第二个因素是市场化,市场化主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农业生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或者趋势。黑龙江有一个地方,它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而是市场意义上的合作,发展的很快,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分工。
5、民工短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曾让我们无数次感叹我国劳动力的充足,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却陷入了“缺少工人”的尴尬境地。很多媒体纷纷发问:延续了十几年的民工潮,为什么变成了民工荒,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足?还是因为随着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就业机会增多,农民们已经对进城打工不屑一顾了呢?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何力做如下点评:
民工荒这个叫法本身可能并不准确,今年发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比较低技能的劳动力的供给出现了局部短缺,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描述。从整个判断上来讲,民工的短缺应该不是全局性的问题,它是局部的,跟今年整个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相关的。比如说今年粮食丰收,今年粮价上涨的比较多,农民的收入会因此增加的比较快,这样他可能选择说我在家里种地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城市里面今年的物价涨幅比前几年要快一些,今年全年算下来,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在4%左右,这样民工在城里的成本也会高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民工的工资待遇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力的成本,这个价格是不是扭曲的,包括劳动保障的条件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水准,这些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差距。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民工在局部地区的短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民工的这种不断城市化,或者从农民变成工人的这样一个进程,应该说还是很长的一个进程,不会一下子就结束,也不会一下子出现非常规模、大规模的劳动力短缺。
虽然我们说这件事情的影响本身现在还不能说是一个全局性的,但是媒体或者学者非常关注,是因为这件事情释放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只有马来西亚的1/4,相当于现在日本和美国的1/30和1/40,就是比较便宜。而且我们的人口比较多,这个比较优势对国家的对外出口,就是制造业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我们今年外贸出口,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占整个GDP的比重也非常高,这是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一个很成功的地方。民工短缺就给了一个问号,是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趋势还能不能持续下去呢?
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事情。因为从信号的角度来讲,它至少给我们一个提醒,就是说我们将来可能不能永远地靠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我们除了这个优势以外,看来还应该发展别的优势,比如技术、比如知识产权、比如服务业的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提醒。
第二,在这个过程之中,民工的医疗条件、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
第三,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它一定是整体的方方面面能力的提升,而不简单的是某一个方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现在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倒是很及时,或者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6、油价攀升:中国直面能源挑战
被人们称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在2004年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油库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今年国际油价最高时曾在10月25日达到每桶55.50美元,尽管到11月底,国际油价已回落到50美元以下,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桶仍高出18美元左右。有人甚至形容说,2004年的国际油市,就像场疯狂的过山车之旅。
《竞争力》杂志主编方向明做如下点评:
如果把国际油价的整个走势再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在近30年以来,国际油价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90年代初期,第三个高峰期就是以今年为一个高峰点,但它是从1999年开始缓慢地攀升上来。今年比较突出的反映是连续地突破每桶40美元、44美元、45美元、48美元大关,一直到突破50美元大关。
在一年之内连续如此狂涨,我们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判断:今年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来自产能的问题,因为今年在全球石油产能方面波动性并不是很明显。那么其他的几个因素可能会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全球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第二个是中东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第三个是国际石油炒家的一些投机行为。
再具体分析一下,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一个整个基本面的问题,中东局势的不稳是一个政治问题,而石油炒家的运作,我们认为是一个非理性因素,这个非理性因素在今年的油价上涨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这样一个细节,大概在4月20日左右,美国、德国、法国的高级分析师们预测,石油价格将突破44美元,达到45美元。此话音刚落,油价应声而涨,5月的第一周就突破了每桶40美元的大关,到第二周就接近了42美元。这件事情给我们当时关注整个石油价格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一个信号。
国际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原油价格的迅猛增长,我认为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近两年中国对石油的进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国际油价的问题上,惟一对国际油价有发言权的只有美国。
如果说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有影响的话,首先大家感到最强烈的就是加油站里汽油涨了价。第二个我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就是最近对各行业职业经理人收入的一个大规模调查,今年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中,石油化工行业变成了第一位,每月达到将近8000块钱。去年在第一位的是汽车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油价的上涨对各行业的影响,已直接反映到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上。第三个我们感觉到的是整体的化工价格随着石油开始上涨,当然更直接的行业是交通和运输业。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全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我们国家进口石油可能会增加损失近80亿美元左右。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到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据专家估计可能会在0.7个到0.8个百分点。
7、央行加息:启动价格工具
今年以来,无论是经济界还是各大财经媒体,几乎每个月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这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今年出现的不断攀升,也使加息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究竟加还是不加,什么时候开始加,加息幅度该有多大等一系列关于话题,曾掀起过几轮热烈的讨论。
《财经时报》副总编辑钮文新做如下点评:
从2003年底一直到2004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宏观调控,这一轮紧缩调控当中,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利率当然是考虑之一。到底是不是该使用这样一个手段,利和弊到底是什么。大家进行了大量的评判,实际上也在帮助市场梳理、理清思路:到底加息还是不加息?应该在什么时候加息?加息的程度如何?这肯定是需要非常充分的探讨才行。
今年6月份《财经时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报道,说即使CPI上涨到5%也是不需要加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呢?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加息的作用不会太大。为什么?两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看这一轮经济过热,或者说投资过热是什么拉动的。我们考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换届之后,出于对政绩的需要,投资的冲动非常大。如果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加息的话,地方就不会太在乎。为什么?你不过就是资金成本多了一两个点而已,你说你加多少管用?你加两个点、三个点对它的刺激作用非常小,因为它还会去追求政绩。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投资一定会下来。但是你需要两个点,还是三个点、五个点?这就有一个程度的问题,加一两个点的话,作用不会太大,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去年10月份我们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非常大,国际上对我国的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之下,如果我们再加息的话,那么热钱套利的钱,就会更多地流入中国市场,至少它在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当中,你的利益上升了会给它平抑掉一些成本,所以会更鼓励它往里走。因此在这两点考量之下,我们认为加息可能作用不会太大。
另外,加息肯定是要抑制整个货币的过快增长。但如果我们加息了,那么热钱进来了,外汇账款所构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又增加了,这样它就起不到抑制货币过快增长的效果,通胀往下压就很困难。所以根据这样一些判断,我们认为加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适宜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今天加息了,是为了紧缩货币才加息的,其实在这个公告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就是说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没有说进一步的紧缩。实际上这次加息最重要的是另外两层意义。一层就是利率结构的调整。一看长期增加得多,涨得多,短期涨得少,长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多,但是短期的存款利率涨得少,实际上有一个结构调整问题。在今年年初大量的储蓄分流,储蓄增长速度在下降,存期限错配的问题出现了,这就需要结构政策来调整。在这一轮加息的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第二层就是,我们看到的上限被放开了,存款的下限被放开了,实际上这是在向一个市场化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要远远大过宏观调控的意义。
8、股市风云:规范与发展并行
今年我国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动,市场在创造了4年以来最大一次反弹的同时,也创出了5年来的新低。到底该怎么看待今年的证券市场?未来的市场走势又将如何?
《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吕平波做如下点评:
对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来说,来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它把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观政策的层面上,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部分,应该讲是高层对证券市场的最大支持。但是我们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发表“国九条”的时候,跟提出要落实“国九条”的时候,上证指数相差了300点。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宏观调控。宏观背景肯定是要决定股市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中国也不会例外。今年不可能有大行情,这个基调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有政策面支持,上涨行情也不会出现。
第二,虽然政策层面上做了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国九条”中的九条意见怎么贯彻、落实也有个过程,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比如说股权分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悬念。
第三点,跟市场的扩容有关。这在根本上影响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行情的起伏。
大家会觉得非常奇怪,一方面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另外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经历前几年的下滑之后,最近两年是连续的、每季度都在增长,可股价确在下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存在偏高的成分,有泡沫,有一个挤干的过程。另一方面,跟我们对中国市场股价的估值论这种观念也有关系,就是把内地股市跟香港股市做对比,会得出内地偏高的结论。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市场价格是不能做类比的,因为中国大陆的市场是一个本土市场,香港市场基本是国际市场、海外市场,这个定价标准应该不一样,盲目地照搬照套就会发觉,这个市场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是出现矛盾的两方面的原因。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中国的市场跟海外的市场本质上的差异,不在于差距,说它早发展了多少年,我们晚发展了多少年。这两个市场本质上是有差异的,是不一样的。海外股市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一个市场,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
2004年是经历转型阵痛的过程。从政策的量变到政策的质变,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质的转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这么一个临界点上。去年有专家做过一个时间判断,认为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觉得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我们现在都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这个市场一定要把投资者放在首位,一定要以投资者为本,如果这样来认识这个市场的话,圈钱这种恶习就有可能从这个市场上得到唾弃,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扭转市场的不利局面。
最近几年这个市场的变化,实际上是从2001年之前过度投机,到2001年之后由于挤泡沫所形成的过度融资,处在这么一个变化中间。现在又是从过度融资向一个有序融资这么一个转变过程中间,最终会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状态,就是从无效融资向有效融资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投资才有可能从无效投资向有效投资转变,大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回报。
中国证券市场本质上跟海外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是股权分置。股权分置不等于全流通,我们应当怎么把投资者利益保护落实到实处,这要看明年股东表决体系建设怎么样,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资,是不是能够从过度融资到有序和有效。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重大调整,对于市场定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转移到以投资者为本,给市场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个时间,这两点做到的话,明年的资本市场应该比较乐观。
9、土地调控:“闸门”紧缩的背后
农民种粮需要土地,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土地,城市发展更离不开土地。今年国家收紧了这道经济发展的“闸门”,使得“土地”成了今年经济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一个关键词。究竟该如何看待土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呢?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赵彬做如下点评:
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说,宪法现在进一步对私人财产权的问题给予关注,中央对于推进这种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工作思路力度也很大;另一方面,三农问题近些年为大家普遍关注,而农民的土地问题恰好是这个财产权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民问题集于一身的问题。
具体来讲,这些年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占用耕地,使得农民的土地丧失得比较多,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另外,从去年以来,粮食减产也是使得土地问题成为一个时期非常关注的重点。
应该说,如果限制土地的供应,肯定会对那些以土地为主要赢利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制约,这非常正常。因为调控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抑制这种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发展。这是一种盲目的,以牺牲不可再生为代价进行发展的模式。今年8月28日,已经通过了修改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月20日,院出台了一个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这样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的第一句就是这样说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是最严格的。有一些专
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石油在目前的国际能源消费中占到40%,是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能源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增长与国际石油需求增长存在着较明显的相互对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004年是自16年以来石油需求增长率最高的一年,但是这个周期已有下降的趋势。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增长率是因为美国和中国有非常强劲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25年中,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出现过5%这么高的石油消费增长率。中国达到世界GDP增长的24%,经济增长率为9.5%,2006年还将持续这个态势。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上年的5%降至4%,2006年可能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即使这样,该数值仍然要高于3.3%的长期平均增长率。
近40年来石油消费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变化情况(据IMF,2006;BP,2006)
石油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原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原油价格经常伴随着供应短缺或过剩而发生大幅度波动。石油价格的暴跌和暴涨,都是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并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发展。据亚太经合组织估计,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会使全球通货膨胀率上升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0.25个百分点。该组织还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从2003年的1.1%上升到2%,主要就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美国经济的几次衰退(分别是1990—1991年,1980—1982年,14—15年)前,都发生了石油价格的暴涨。
由于原油作为一种商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原油价格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且还对居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原油净进口国来说,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增加其原油进口成本,并对其经常账户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其经济运行状态,严重的油价上涨往往导致随后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人数的增加。
从10—2004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出现过五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从历史上看,油价的大幅度上涨对全球经济产生明显的冲击,其中,最严重的冲击是13—1980年间的两次石油危机所产生的冲击。
时间原油价格对发达国家影响初始价格(美元/桶)最高价格(美元/桶)价格涨幅(%)贸易平衡(亿美元)GDP增长(%)13—14年3.311.6252-880-2.618—1980年12.935.9179-2320-3.71989—1990年17.928.358-380-0.21999—2000年18.028.257-960-0.42003—2004年28.937.329-1070-0.3
原油价格变化对发达国家贸易和经济增长影响(据IMF,2005)
历史数据表明,13年的那次石油冲击,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14—15年的严重衰退,而20世纪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更使发达国家出现了19—1982年长达3年的特大的经济危机。在后一次经济衰退中,整个西方陷入了通货膨胀和工业生产下跌的停滞膨胀,即经济滞胀。从11年到2003年美国出现的五次经济衰退都与油价大幅度上涨有关。除了13年、1980年衰退与油价上涨基本同步外,其他三次存在一定的滞后。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高油价与高增长率并存,表明国际油价飙升并没有像20 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那样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甚至爆发衰退。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占世界经济最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复苏的上升期,消费出现新热潮,投资显著增多,因而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石油消费大国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替代能源等节能措施,降低了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
10—2003年美国原油进口实际价格与经济衰退的对应关系(美国能源部等,2002年)
但是,油价飙升仍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它抑制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每桶石油的价格上涨5美元并持续一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就将减少0.3%,同时,油价上涨还带动了航空、交通运输、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成本或产品成本上升。其次,高油价还使全球通货膨胀有死灰复燃之势,股市和汇市也动荡不已。
值得关注的是,高油价困扰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油价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冲击要比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更严重。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保持下去,一年内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下降0.3、0.4和0.5个百分点,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受高油价更大冲击的原因在于对原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美国能源部预计,从2001—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将增长1.9%,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高达3.2%,增幅大大高于美国的1.5%、日本的0.3%和西欧的0.5%。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不断将制造业生产转移到亚洲地区,也增大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原油需求。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使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抗高油价的能力比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低得多。其二,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到目前为止,高油价还没有使亚洲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慢,但据一些亚洲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高油价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显著增大。因而,如果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亚洲经济有陷入“滞胀”的危险。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20世纪70年代影响影响世界经济的大事记,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3年-14年),又称作13年石油危机。由于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年-1980年),又称作1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原油价格从1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因海湾战争而爆发,原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被称作是一场石油战争。时任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落入萨达姆的控制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海湾石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3个月内原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但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使1991上半年欧美旅游生意相应减少。值的一题的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或者说频临崩溃的经济体)咱们那是都是骑着自行车,吃着窝头,喝着稀粥,整天捍卫某某思想,这些p事不是个事。所以在天朝的历史书上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对比现在cctv的新闻联播国际新闻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美国,欧盟,海湾这点事儿,说明中国进步了不少,但最烦的是老用什么意识形态的东西去结读去分析某些东西,令人厌恶。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一直在风雨中前进,一直在西方列强的后面苦苦追赶,要改变的还有很多,要保留的还有更多,身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个国家像是一棵历经沧桑世事的大树,未来更多风雨,回头观望,一切皆是浮云。
这三次石油危机中尤以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大,这让人们见识一个组织欧佩克的强大,欧佩克由12个国家组成,包括7个阿拉伯国家,也包括石油其他主要的产油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成立时有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拉克及伊朗等五国。油国组织总部自一九六五年九月起,由瑞士日内瓦迁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石油输出国组织是第三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生产国和输出组织。石油是战后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战后初期,世界石油的勘探、开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手中。这个垄断控制的后果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超额利润,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却受到损害。为了抗衡主要油公司(大多为美资、英资和德资),藉以降低油价和生产者的负担。最初组织只是一个非官方的议价小组藉以减价销售至第三世界国家。这样的规模限制其于西方油公司中争取更大的利益占有率和更高层面的生产控制。然而于10年代初期它开始展露其效用。
以巴冲突的出现终于引致欧佩克由一个仅仅的企业联合转形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成立另一个重叠的组织,名为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APEC),来集中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施压。就算不是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埃及和叙利亚亦加入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以协助达成其目标。其后13年赎罪日战争的爆发更坚固了阿拉伯国家的这个选择。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紧急补给,使以军能抵挡住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忿怒的阿拉伯世界于13年对美国、西欧和日本实施石油禁运,使1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业集团突然面对一批联合的产油国。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共控制约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贮备,约共占世界石油蕴藏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它们占全球产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藉欧佩克,成员国得以从石油出口得到更多收益。"于上一年,欧佩克的11个成员国. . .根据联邦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字,从石油出口中收取3380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42%[2]。相对于12年的数字,成员国石油出口的收益为230亿美元;经历13年石油危机后17年,该数字为1400亿美元。[3]。
由于石油销售被美元所主导,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会直接影响欧佩克对石油的定价。举例说,当美元对其他货币下跌,欧佩克成员国会收取较少的其他货币。因为它们持续以美元出售石油, 这将导致购买力直接的下降。当欧元引入后,伊拉克决定以欧元代替美元作为出售石油的交通货币。
欧佩克的决定相当影响国际油价。例如,于13年石油危机,欧佩克拒绝运送石油至于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支持以列对抗埃及和叙利亚的西方国家。这使油价上升4倍,从13年10月17日至14年3月18日,持续5个月之久。于15年1月7日,欧佩克成员国同意将原油价格提高10%。与此同时,欧佩克成员国(包括一些刚把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国家)响应国际新经济秩序的呼吁,加入开始联合初级生产者。总结于阿尔及尔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高峰会,它呼吁定下稳定而合理的物价、国际食物和农业、由南至北的技术转移,及经济系统的民主。
与其他的企业协议不同,欧佩克成功将油价持续上升。欧佩克的成功大部分都归功于沙特阿拉伯的弹性。该国容许其他参与协议国家的欺诈,更减少自己的产量来弥补其他成员超出配额的生产。因为其他的成员均全力生产,而沙特阿拉伯是唯一的成员拥有充裕的贮存空间,亦有在需要时增产的能力,这给予它们可靠的杠杆效应。
这个政策十分成功,导致原油价格一度上升至仅次于提炼油产品的水平。然而欧佩克提高价格的能力亦受一些限制。油价上升会使消费下跌及收益的净下跌。而且价格持续上升会鼓励根本性的行为转变,比如替代能源的利用,或者节约能源的推广。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提倡欧佩克提高油价,以协助伊拉克及其他成员国支付债务的利息,引致1990-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但因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惹起欧佩克成员国的分歧,使这段时期成为欧佩克成员间内聚力达至低点。一旦中断供应的担心,伴随这些冲突消散, 油价就开始下滑。
当油价跌至约10美元一桶后,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弗里亚斯的外交斡旋后,成功协调于1998年开始恢复按比例产油。2000年,查韦斯主持欧佩克成立25周年的成员国元首高峰会。2004年8月,欧佩克开始传出其成员国只有少量的增产能力,显示出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消失。印尼的成员身份正被复核因为印尼已非石油净输出国亦没有足够的能力达致其产量配额。
过去和现在和外来是相连接的,明白这一点,才能知道中东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世界目光的原因,才能明白为什么世界列强是如此热衷积极插手中东事务,近几年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世界地缘政治正向东亚靠拢的趋势。以上数据转自维亚
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是什么原因呢?
基本上来讲每个行业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 所以当油价涨每个行业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转嫁给了消费者,物价也就自然涨了 这样CPI自然也就涨了,CPI反映的是民生物资的涨跌,所以当民生物资涨了然后大家手里的闲钱就少了,也因为物价涨大家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会降低 ,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 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是 让经济萧条^_^
2004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一5月份,原油生产7147.83万吨,同比增长1.8%;原油进口46.0l万吨,同比增长 37.6%;原油出口255.5万吨,同比下降31.9%;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1868.3万吨,同比增长1-5.7%;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1.9%,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6月份,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布伦特现货?为35.6美元/桶,同比提高30.6%。纽约原油期货最高达到 42.33美元/桶,创下纽约商品1983年开始原油期货交易21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我国原油需求增加,进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当前国际石油需求变化的总体判断
?一?短期内国际石油供求关系总体宽松,但对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需高度关注
短期内,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不会出现石油供应大面积短缺的局面。据2002年统计,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1427亿吨,探明储量增加;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量为35.2亿吨,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家年产量为35.9亿吨,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余。但是,对我国石油需求增加和进口石油快速增长应该给予高度关注。1995年我国石油消费1.58亿吨,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2.46亿吨,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球原油贸易量为20亿吨,我国原油进口0.9亿吨,占世界的4.5%,占我国原油消费总量的34%。我国石油消耗在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比重上却达不到0.1%。中国需要取积极策略,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变为积极影响者。
?二?全球石油价格将维持高价位
当前驱动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石油需求增加。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显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世界石油需求在2003年增长 1.8%以后,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过2%。国际能源机构?1EA?曾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00万桶/日,而3月11日又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165万桶/日,达7990万桶/日。
其次是OPEC继续取限产保价政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低,为减少损失,会继续提高油价。尽管6月初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分别于7月和8月增加200万桶和 50万桶的原油产量,但实际增量有限,因为此前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实际已大量超产。随着美元汇率的继续疲软,欧佩克国家提高油价的决心将更加坚定。
第三是探明可石油储量不足。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专家分析,低成本的大油田现在基本上都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迄今为止,人类每天用油约8000万桶,1年约300亿桶。现在已探明可开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困难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1万亿桶。未来开新的石油将更加困难。
第四是石油投机推动油价上涨。在供求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油市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投机造成的。美元汇率对国际主要货币走低,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国际游资在石油期货上的投机,使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油市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黑手。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约为现货交易的好几倍,据估计,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
第五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海湾地区和一些产油国国内局势动荡,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国际主要产油国政局至今动荡不安,恐怖活动接连在世界各地发生,使主要产油国原油生产面临随时受阻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
专家分析,从总体和长期来看,油价下降将是短暂的,走高攀升是长期趋势。从近期来看,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是,回落的空间将十分有限,预计将在每桶28~33美元之间上下波动。
二、全球石油供应变化基本情况分析
一是世界油气潜力巨大,但分布不均,存在许多机会。综合各权威机构的分析预测,2002年世界油气剩余探明可储量分别为1427亿吨和155.78万亿方米,当前石油剩余可储量至少可持续供应39年以上,天然气可供应61年以上。从国家分布来看,整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1119亿吨,占世界的78.2%,储比高达82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高居世界石油国的前六位。这6个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占世界的70.2%。
二是20年内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但地区不平衡加剧。主要是世界石油消费中心在移动,亚洲消费量剧增。198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28亿吨,2002年增至35亿吨,20年间增长了7亿吨,年均增长1.5%。其中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地区2002年石油消费量为29.82亿吨,占世界消费量的84.6%。独联体各国经济出现滑坡,石油消费量剧降,从1990年的4.2亿吨,降至2000年的1.73亿吨,下降60%。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剧增,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石油消费由1985年的5亿吨增至2002年的9.92亿吨,增长了4.92亿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7%。
1992年以来,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已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与北美、欧洲一起呈现三足鼎立之势。2002年前七大石油消费国中有四个国家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排第二,日本排第三,韩国排第六,印度排第七。
三是世界石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在中东、里海、西非等地区。由于里海、西非等地区石油储量有较多的发现,处于石油生产的上升期,而且相对中东地区局势相对平稳。里海地区又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对上述两个地区增加了投资,加大了勘探开发的力度。尤其是俄罗斯期望通过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武器,保持大国的地位,里海地区是前苏联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俄罗斯也会加快该地区开发和能源的合作。可以预测,中东北非地区仍然是石油主要供应地区;中亚里海、西非地区石油供应将处于上升时期,作为非欧佩克的俄罗斯在石油市场将举足轻重;中南美石油供应国的地位将下降。
四是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欧佩克的预测根据其油价目标并按2000年美元价值,预测油价在2010年前将保持25美元/桶的水平,之后逐渐升至 30美元/桶。
三、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较大,因为石油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单位油耗高,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传统工业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单位GDP油耗大幅减少,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发达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高效优质的石油依存度较高,且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高油价对其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大于不发达国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价涨到将近40美元/桶的高价时,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程度却明显减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债务危机、危机、社会危机、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断爆发,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加速加深这些问题的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世界一些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10美元/桶,并在这个价位上保持一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介乎自给自足型国家与消费国之间。由于目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只占国内石油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可划为基本自给自足型国家。油价的变化对类似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国,又有一定量的石油进口?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可用下图粗略的表示。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相反,如果油价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将使其石油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影响国民经济?,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关专家对我国1993~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影响我国GDP增长率约为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影响我国GDP增长率0.7个百分点,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万亿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损失 6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经济发展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石油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下降0.8%。从进口方面来看,油价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逆差主要因素。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
总之,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但在当前影响不是很大。若对石油依存度继续提高,影响会越来越大。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8月20日国际油价攀升至20多年来的最高位49.40美元,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高油价还将持续多久?我们又应该取哪些对策?本文将对此作出分析。6GF/5s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A-Xa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h}@>
1、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世界原油的供应前景产生担忧。0qp
3、年初欧佩克减产决定火上浇油。今年初,由于欧佩克担心油价会下跌,取限产保价政策,欧佩克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使得油市火上浇油。欧佩克于2月10日在部长级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应声上扬。虽然欧佩克油价已连续80多个交易日超过28美元的价格控制上限,然而欧佩克非但不启动增产机制,反而每日减产100万桶来保持油价的高位。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因而欧佩克也就少了油价高企冲击世界经济进而造成两败俱伤的担忧,想方设法将油价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欧佩克的理想选择。0Tx6
4、美元汇价下跌。从2002年4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于长期以来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导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缩水。一些欧佩克国家认为,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他们坚持的价格底线(25美元)2-3美元。因此,欧佩克国家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早前承诺的“油价连续20日高于28美元时启动自动增产机制”,转而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价格带的上限。QQ93
5、恐怖袭击等不确定因素是短期波动主因。首先,美国对伊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接连不断,致使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石油出口迟迟难以恢复到战前水平,这给世界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阴影。其次,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国内政局不稳,严重影响到原油的生产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罗斯对尤科斯公司发出追缴巨额欠税最后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尤科斯公司面临破产威胁,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产量为170万桶,占全球总产量的2%。!
6、投机活动为油价飙升推波助澜。石油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这两种因素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国际投机商的大肆炒作,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人为抬高了国际油价。据估计,目前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的交易属于投机行为。根据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分析家们预计投机因素使美国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上涨了8美元左右。a)pB
未来数月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jHaoW?
对于下一阶段国际油价走向的判断,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以下三种看法:一是继续攀升;二是高位运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业界、交易商以及投资分析师等认为,推高油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居高不下。如果发生严重的冲击原油供应的,很有可能引发油价在现有价位上再次上涨,并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关”。一旦市场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石油,油价将爆涨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产油国等认为,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回落空间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缓并不会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因为即使需求放缓供需缺口仍旧很大,油价下跌的空间有限。由于目前OPEC等石油产出地区的产能利用已经基本上饱和,因此油价走低的压力将非常缓和。唯一会推动油价跌势加剧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石油进口大国。|U~kT
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国际油价将从目前的高位回落。油价创下近50美元的高峰纪录之后,将在几个月内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稳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动荡情况消失,市场力量最终将使油价稳定下来,并在几个月内恢复到平衡价格。因为实际上世界石油供应增长潜力大于需求,产油国仍有一定增产能力,加之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拥有几十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许多国家也正在建立战略储备,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仍有安全空间。i
我们认为,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国际油价(WTI)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年底前有望稳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价位,全年平均约每桶38美元。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H`C9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迹象。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向下修订至2.8%,明显低于经济学家3.6%的预期,增幅比一季度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步伐也出现了放缓,二季度GDP仅增长1.7%,比一季度减少了3.9个百分点。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经济增速也会适度放缓,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有所减少。因此,在高油价和全球性升息的双重打击下,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随之将会减少对原油的需求。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6%,比上半年减少0.6个百分点。vG0Oy=
其次,经过一段时期的补充,原油库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达到2.986亿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万桶;而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45亿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全球石油库存今年前两个季度分别以每天30万桶和150万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响国际油市的几大不确定性因素有望缓解。一是随着伊拉克恢复主权,有助于国内重建进程和国内局势的缓和,稳定的国内环境是伊拉克向国际市场供给原油的前提条件。二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全民公决中获胜,将继续执政至2007年1月任期结束,这将有助于缓和委内瑞拉国内动荡局面,保证原油正常生产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国有石油公司收购、外资参股,或是破产,历经近一年的俄罗斯尤科斯在近期将会有个了结。"H
第四,前期介入油价炒作的国际投机机构的高位获利了结,也将促使油价振荡走低。'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m;S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而且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毫无疑问,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油价不仅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而且将会加剧通胀压力。但是,目前高油价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n
国际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qR+
1、增加外汇开支,加大外汇平衡压力。初步预计,今年平均每桶原油价格估计为每桶38美元左右,与去年28美元的均价相比,每桶上涨达10美元。预计我国全年将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折合约8.8亿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每桶上涨达10美元将直接导致中国全年购买石油多支出外汇88亿美元。而且,今年我国仅原油这一种产品的进口就将造成超过3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给我国贸易平衡带来较大压力。"G
2、加大企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必然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造成我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企业可能收缩生产规模,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会因此下降。-s2 f:
3、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三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油价上涨已经成为今年家用轿车销售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h6
4、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我国始于去年底的新一轮物价上涨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就是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不断大幅上升的压力,我国已经三次上调成品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根据2004年5月国际能源署、OECD经济部和IMF经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如果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aa
5、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今年以来的高油价,已经对美日欧等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外部需求,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n
但是,高油价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趋势。首先,目前的石油价格上涨是各种偶然因素对接而成的结果,不具有长期性特征,油价将回落到一个较适宜的价位。其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有助缓解中国石油市场的紧缺现状,缓解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的效益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前7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39.7%的利润增速。第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等所占的比重约70%,石油约占23%,不具主导力量。原油、天然气的比重虽然在升高,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实际交易均价比人们通常印象中的价位要低。一方面,由于部分石油进口合同事先确定了价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关注的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是油质较好的品种,通常该油价高于欧洲布伦特油价每桶2-3美元,高于欧佩克一揽子油价每桶5-6美元。根据海关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长13%,成品油进口均价同比增长6.1%,远低于同期纽约和欧洲市场21%的涨幅。u]@m1
近期应取的应对措施4#0P5J
1、将节能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的潜力巨大。面对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冲击,我们必须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应将节约能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a=
2、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目前国内“中准价格”仍由国家制定,且晚于国际市场一个月,从价格机制上看,中国油市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近日燃料油期货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燃料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较小,燃料油期货价格尚无法达到整个油品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进行期货交易。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以中国在亚洲原油市场所占的份额,推出自己的原油相关品种期货,完全有可能形成标志性的地区市场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步伐,改变油价涨多降少的状况,进一步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种的期货交易。]
3、利用部分国债资金开发利用新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暖和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与常规能源竞争的能力,只要适当给予政策支持,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尽量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是我国今后能源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考虑由利用部分国债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工作。y .UL
4、加大中国沿海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南海、东海地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加大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国石油的自产能力,可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我国在“搁置争议”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发这些;同时,必须保持和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避免恶性石油的争夺以及保证海路石油运输的安全。[V
5、在国际油价高涨时尽可能调回海外份额油。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委内瑞拉、秘鲁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有份额油,已经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6000万吨。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国内进口成本急剧上升之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我国石油企业生产的份额油调回国内,减少从国际市场上直接进口原油的价格风险
参考资料:
://zqb.cyol/gb/zqb/2005-10/21/content_79811.htm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