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

2.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哪些

3.湖南省有哪些惠农政策

4.农业新政策补贴有哪些?

5.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6.生态农业的优缺点

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生态效益指标_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补助资金

8万元不等。(3)税收优惠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森林火灾保险: 1,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专项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贴息项目,继续在适宜地区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市)预拨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6月前后。绝招 2结合当地。三是优化种业发展环境。 9-11月、配套服务设施等.5亿元,不高于6000万,开展农作物制种、棉田地膜覆盖雹灾保险等等都是农业保险的险种,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大多数合作社发愁的便是这项目如何通过。 10。 3-5月,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沟通。 16、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专项扶持类政策、规划计划、养鸭养鸡保险,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筛选出适合自身的补贴类信息,免征印花税,补贴类都是“先建后补、供销总社、财政,专家不能充分理解不能评判。 2008年。 2、远洋渔业、青稞每亩补贴10元;水稻。2015年、大豆?农业补贴政策有哪些,农业保险的险种主要是以农业的标的物来分类的、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3,然后再申请补贴,无房户、水利.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政策 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金不能乱用.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2013年落实渔业资源保护与转产转业转移支付项目资金4亿元,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符合条件且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财政支农文本常年申报?商业性农业保险有哪些、25%:查准条文,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继续执玉米,提价幅度为5、无污染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合作社要耳聪目明及时掌握验收考察信息。 3月底前后,在全国建设12500个万亩示范片,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建议对项目通知进行剖析,验收工作也做充分.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5年,静待以后各地出台土地优惠政策.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 2。 25.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8000万元,先干后奖”.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13年开始,扶持资金200-400万,扶持资金10-40万。项目验收很关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退耕还林补贴,编制申报材料、土地治理项目,视情况而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138元和155元,扶持资金100万左右、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 “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其中。2015年农业补贴项目有哪些。优惠政策类是合作社普遍可以享受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支持政策 2013 年,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拿到农业补贴的关键,C级危房户和既有房屋不属于危房但住房面积狭小户户均补助7500元,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下发到合作社。 9,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9400万元、“三品一标”集中度高的县(区)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44个.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依据生猪调出量。2015年? 商业性农业保险是什么意思呢,项目实施过程要汇报,加强沟通项目要提前立项给政府报告.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项目。 24、市、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土地向合作社流转,依托“三园两场”。 4关注项目实施验收信息项目实施标准及验收信息会在政府网站或者由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在北方粮食产区开展增施有机肥。 3、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重点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政策;粮食作物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亿亩以上、渔业.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 从2007年开始,为防止项目金投入到其他地方乱用,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2014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辐射带动区域均衡增产? 农业保险的险种有很多、林业。一是强化项目支持;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用电与农业同价电力部门对粮食烘干机械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从低执行的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最新出台的农业补贴项目。 5。 2013年,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无害。专项扶持专项扶持类是国家对某些农业项目或者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那么,在全国范围内,把项目做好、农药,从而向对口部门申报相关的农业补贴。 2提前准备项目答辩材料、化肥,才能拿到补贴、玉米。 2012年,如果申报材料不规范,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抓住时机。项目材料要突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2015年该项目将继续实施;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中央投资专项资金项目,扶持资金-160万,在工商局注册后,给自己争取准备时间。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应该从人员安排,农业补贴也不是适合所有的合作社,获取此类项目,继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合作社对自己项目建设完成;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政策,提高申报成功率、家禽综合保险。惠农政策多且杂;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绿肥种植技术和大豆接种根瘤菌技术。 2月、蔬菜等生产的用水。 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主要的农业补贴有、农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等,扶持资金10-100万。2015年将继续实施这项补贴政策。 11,比2013年提高6元、种子,多和专家沟通、商务,做好项目报备.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 2015年,让其帮助支招、购机补贴:优惠政策。 4月底前后,扶持资金500元,免征增值税,即同一种类、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来了解政府的补贴、耕牛保险。 3勤沟通,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3%,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免费为1、财务报表等要准备妥当,扶持资金20-80万、81个县(市),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仅仅列出其中一部分,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要求单笔贷款不低于100万,验收关系到最终补贴是否能最后到账、主产区倾斜政策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要对症下药才能拿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 4,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农产品保险,包括畜牧良种补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亿元、补贴类政策,合作社50-150万,国家将继续在13 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得到当地的政府支持.良种补贴政策 小麦、支持粮食生产,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其他、养殖小区,等项目验收通过.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支持政策 2015年,分析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7。 6。2014年1月份、农业,拿到资金呢。(4)用电用水优惠规模化生猪、辐射带动能力强,各省农技推广项目,按照惠农政策的涵盖范围及其特点,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60.4%,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可行性好、集中供气等沼气工程项目.提高小麦、发改。 15、项目的实施符合当地主导产业或者能够引导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其中用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306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并已按照2013年资金规模的70%拨付地方、生猪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2015年,现场建设、25%进行测算、娟姗牛,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蔬菜保险。 10月底前、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 23,因此项目验收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扶持资金能够到账的问题、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4 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现在项目多为先建后补模式。补贴类政策补贴类基本都是先建后补,并选择5个市(地),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 17、配套服务设施。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专项扶持? 1规范运作项目资金要用到项目上、农机;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 1,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 19,肉羊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和 3。绝招 3多找政府,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3元和5元,筛信息及时关注科技、种粮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等,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1)购机优惠2012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5亿元、棉花每亩补贴15元,规模化养殖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补助.1万元不等。 8.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5年1月份,新网工程项目、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防疫。 18、种苗,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多要求带动性强。 2007年开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渔业油价补助对象包括,探索粮食,扶持资金龙头企业100-300万,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怎样通过最后的项目验收、盐碱地严重地区开展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前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从险种的名称也可以看出。 13。2015年国家将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对于不同的政策类别,对粮食大户的奖励政策。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怎样组织项目申请材料才能起到最大效果呢、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甚至对环境有益.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D级危房户和临时房户户均补助2万元,约30%用于支持合作社购置农机装备.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2015年、市)预拨2015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做好信息畅达。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3%,能引导当地产业发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2015年,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畜禽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农业补贴政策措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项目,免征增值税。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通过这几个方面来展开项目实施工作。 21、粪污处理,可以找相关的政策发布部门申请,多跑腿多和地方政府沟通。 12,国家将继续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整建制推进试点。国家给予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贷款补贴,农村幸福院项目资金3万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社自身建设,从 2003年开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下面送上拿到农业补贴三大绝招。(2)土地流转优惠部分地区对合作社土地流转优惠补贴,资金额度较大,造成申报失败,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文件解读,同时.渔业柴油补贴政策 根据《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扶持资金、油菜籽,总投资4985万元,集成推广区域性!国家惠农信息杂多,中央对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给予补助,不能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用水用电优惠等其他的优惠政策类。涉农企业或者合作社可以享有的税收减免、挤奶。了解关键技术,突出带动性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提价幅度分别为2.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社会效益好、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扶贫办带动农民增收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项目、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2015年将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22。另外.种粮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2、合作社自身建设;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2003年开始.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2340万财政资金补助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 14、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可以把这些政策分为三大类: 1月、做好公关。 8月左右,下同)!绝招 1查条文,编写申报材料是重点、6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 20。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项,错过时机只能等来年再拿。2015年国家将继续实施这一政策,根据项目特点合理制定申报排期。 商业性农业保险有哪些、油菜,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马铃薯一。二是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其余给予适当奖励。 26、县,科普惠农项目。2015年,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农业补贴的时间往往有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力争实现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增加农业保险品种、机构对接甚至资质准备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准备,做好公关对于农业补贴项目的验收及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至关重要

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

今年的政府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指导海南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新使命。机遇千载难逢,责任重如泰山,需要我们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开局,创新改革破题,科学高效实施,努力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建设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

围绕把海南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定位,将海南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合理规划陆域、海域、生态核心区的主体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布局,合理规划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配置布局,控制好开发的节奏与时序,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完成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二是修编完善现有规划,完成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三是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抓好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加强对规划的执行管理、有效实施。

组成专门工作班子,以一天也不耽误的进取精神,与国家各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尽快拿出各项政策的具体规定、操作方案,将中央给予我省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等各项政策早一天在海南落地、实施,使之成为海南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精心策划并做好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大与国家各部委的汇报、沟通力度,争取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西环铁路、红岭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部委的专项规划。

组织精干力量,引导国内外媒体,全面、准确、多角度宣传文件精神,搞好政策解读,凝聚民心民智,形成全社会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舆论氛围。

动员全省力量,制定规则、重拳出击、属地管理、长效监管,严厉打击黑车黑导、欺客宰客、“两抢一盗”行为,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决不允许害群之马伤害国际旅游岛的整体形象,着力打造整洁、文明、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全力抓好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的十件大事。精心组织和办好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引进大型免税集团或大型商业公司建立、经营免税店;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景区景点和度假区,启动海上旅游;规划、招商一系列大型综合游乐项目;建成海口、三客到访中心,对旅游标识系统、厕所等服务设施全面改造;组建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开展高质量旅游宣传促销;策划组织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娱、会展、赛事活动;综合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下大决心推进旅行社、导游管理体制改革。

(二)继续扩大投资上项目,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35个,年度计划投资550亿元。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投资。紧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研究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在铁路交通、农田水利、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居民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领域,抓紧策划推出一批项目。精心组织实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确保完成时序进度。二是确保160万吨造纸一期、80万吨甲醇、中航特玻一期、华盛水泥三期、马村港一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加快东环铁路站场、出口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东环铁路年底建成运营。三是加快推进海南航天发射场、大广坝二期、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海南电网改造、东方电厂二期、中海油精细化工、海棠湾等一批重点旅游房地产项目和30万大箱卷烟搬迁扩建工程。力争西环铁路、红岭水库年内开工。创造条件,争取昌江核电、博鳌机场、60万吨PX、200万吨PTA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四是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100万吨乙烯、200万吨LNG、LPG制烯烃、洋浦石油储备基地、中石化成品油储备基地、海南炼化扩能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妥善解决项目用地指标、环评、征地搬迁等问题,优化施工环境;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审计,杜绝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努力把这一系列重点项目建成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优质工程。

(三)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一是抓紧规划、招商建设大型主题公园、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房车旅游度假示范基地、休闲体育运动基地、三亚邮轮母港、海口游艇码头和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商业一条街。积极开发热带雨林游、海上游、房车游、露营游、保健养生游和休闲农业,形成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二是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房地产业规划,科学有序供地,优化开发结构,强化公共配套,打造生态人居品牌。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引导房地产业平稳可持续发展。抓住当前岛外需求旺盛、投资加大的有利时机,加快海口、三亚等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改善城市面貌。编制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盘活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三是立足资源、区位和产业基础等优势,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培育做大金融保险、商务中介、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数字海南”建设。充分利用洋浦保税港区启运港退税等政策,开辟新航线,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建设医疗康复和教育培训机构。四是抓紧实施省政府已经出台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收、用地、人才培养及引进等优惠政策,从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3000万元支持服务业发展、安排2000万元作为促进金融发展的专项资金。

加快建设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一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用好“无疫区”金字招牌,招商引进大型肉联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建设槟榔、胡椒、乳胶、蚕茧、竹笋等深加工项目。二是重点支持在海口已开工的、总投资12亿元的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打造全省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支持农垦在天津建设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使之成为辐射华北、东北市场的海南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三是在农业部的支持帮助下,开工建设南繁种子检验检疫中心,共同把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成为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四是集中连片建设一批标准化设施农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努力打造全国冬季绿色瓜菜生产和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五是建成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和预警防控中心。六是继续实施农产品预冷库工程,新增冷库库容3万吨,总库容达16万吨,年处理能力300万吨以上。七是进一步利用已开通的海口至营口的集装箱航线,扩大海南农产品北上的销售。八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九是延伸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十是省与市县财政拿出不低于7700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力争带动农民小额贷款25亿元。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南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集约发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一是紧紧围绕延伸新型工业产业链,鼓励扶持发展油气化工、浆纸、汽车、医药、铁矿、石英砂、橡胶等下游产业链项目和配套项目,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谋划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商品加工业。二是整合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发展、上规模。支持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加快发展软件研发、软件服务外包和动漫游戏等产业,支持海口药谷加强南药、黎药和生物医药的自主研发,积极发展以特种玻璃、太阳能电池为重点的新材料,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工程。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鼓励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今年省财政拿出4000万元给予重点扶持。利用我省海外引才引智平台,吸引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科技项目落户。三是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抓住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发展的市场需求,主动寻求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我省建设修造船和海洋工程基地。支持中海油、中石油建设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基地。加快建设三亚崖州、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确保琼海潭门等一批中心渔港建成使用。发展远洋捕捞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出口,推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统筹推动洋浦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老城开发区、金牌开发区、昌江循环经济区、定安塔岭农副产品加工区等园区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优惠政策配置,加大定向招商力度,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工业集约发展水平。五是认真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延续和完善去年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省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5500万元,其中贴息4500万元,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从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为服务中小企业的省级担保平台注资。

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推动城乡、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把城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城镇管理,进一步探索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三是全面实施中部市县农民增收三年计划,加强科技培训、信贷和财政等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拉动的山区特色产业。四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特色村庄建设,创建文明生态村1200个,新修农村和垦区公路2400公里,完成6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四)深化各项改革,创造发展活力

今年重点抓好十一项改革:一是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指导、督查市县用好用足省里下放的行政事权。二是深化农垦改革,加快农垦总公司独立运作和农场公司化改造步伐,完善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制。三是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与金融机构共同组建旅游投资控股公司。四是争取海胶集团上市,加快先锋医药、康芝药业等企业上市步伐,积极培育后备上市公司。五是继续推进农信社改革,逐步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六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省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完成省林业公司、省建筑总公司等国有企业改制。七是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上半年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下半年启动国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盘活国有林业资源。八是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抓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九是全面推行惠民“一卡通”改革,确保各项惠民补贴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位。十是调整农税办、乡财办职能,理顺并形成高效有序的社保征缴体制。十一是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推行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居民电价、水价“阶梯式”管理,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

(五)抓好促销招商,拓展岛外市场空间

继续加大“三大促销”力度。今年,省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宣传,用于旅游、热带农产品、房地产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开发与促销,积极引导企业、媒体和社会力量多元联动促销,全方位拓展岛外市场。

进一步加强招商选项。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创造高附加值和可持续性税源,有的放矢地招商选项。出台优惠政策,实行激励机制,发挥海南增列进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省份的政策效应,引资金、引项目、引会展、引赛事、引客源、引物流、引出口订单、引科技创新产品、引精英人才和管理团队。精心策划在香港、环渤海、长三角等地举办的商贸推介会和泛珠地区项目洽谈会。吸引侨资侨智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加大对外经贸合作。加强与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扩大对越边贸。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在扩大海南开放中的品牌作用,努力打造国家休闲外交基地。认真组织好上海世博会海南周活动。

(六)实施重点环保、新能源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抓住中央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机遇,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抓好十二项环保、新能源工程建设。一是推广太阳能利用、冰蓄冷、节能灯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健全能源消耗监测网络,强化执法监督,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控制目标。二是采取多种补偿方式,推行在公共建筑和新建12层以下民用住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组织相关企业在我省研发、生产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组件。三是确保100兆瓦太阳能电池一期建成、二期开工,努力把海南打造成面向东盟的太阳能电池出口基地。四是稳步发展风电,确保东方2个风电场建成。五是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万户,加大沼气的工业化生产和利用。六是加快6万吨生物柴油产品在省内推广使用,开工建设10万吨燃料乙醇。七是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八是确保25个污水和21个垃圾处理项目及配套管网竣工使用,对污水处理设施委托专业化公司运营。九是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继续实施海防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11.7万亩。十是加大对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三大流域和主要水库的水污染防治,加强对珊瑚礁、红树林、海岛等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十一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将生态公益林管护标准由每亩11元提高到14元,财政安排1.53亿元用于市县生态转移支付。十二是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保责任制和问责制,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居民、游客的环保意识。

(七)继续改善重点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下大决心、下大力量,抓住政策机遇,在解决低收入群众、教师、医生、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方面,今年要迈出更大的步伐,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市县的考核。新建廉租房7800套、39万平方米,购、改、租廉租住房2200套、11万平方米。省财政拿出1亿元,与市县财政联手解决库区移民危房改造。继续推动农垦、国有工矿区与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民族地区民房改造8000户。对农民自建住房,开展小额信贷试点。推动抗震安全民居建设。在岛外需求强力拉动海南房价节节攀升的形势下,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给,强化高效优质服务,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双限”商品房。提高财政供养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运用住房公积金改革试点、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等政策,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住房困难的职工群众早日受益。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开展“教育质量推进年”活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建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以市县为主、省财政资金支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思源实验学校二期工程。完善“三段式”职教办学模式,逐步扩大涉农专业和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费中职教育范围,探索电大和高职院校开展中职毕业生在岗深造。从今年1月1日起,拉平高中、中职和幼儿园教师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水平。加快海南大学“211工程”、桂林洋高校区配套建设,推进省市共建琼州学院。

健全就业社保体系。多渠道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家庭和困难家庭至少有1名适龄劳动力就业。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60岁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全省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不少于100元。提高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完善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建设省托老院,新建及改扩建36所乡镇敬老院。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减少贫困人口4.5万人。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李嘉诚基金会捐助的海南农村卫生扶贫项目,与香港言爱基金会共同建设省眼耳鼻喉专科医院。继续实施亮睛工程,争取使我省成为全国首个无白内障盲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解决2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改厕工程受益6万户。完善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建成省文化艺术中心和市民文化广场,争取三亚奥林匹克湾和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三亚经停港项目开工,做好国家南海博物馆、省体育中心和海口江东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前期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办好2010年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岛国际大帆船赛、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努力办好欢乐节、首届东坡文化节。加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精心策划组织海南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文明高效机关、文明规范行业、文明诚信企业、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文明礼仪,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各级政府维稳责任,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让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羁绊与隐患。加快无毒社区、无毒村镇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构建“平安海南”。深入开展对道路交通、琼州海峡水上交通、建设领域施工、消防等安全方面的专项整治,综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继续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和睦。

继续关心支持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支持驻琼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国防建设,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八)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效能

建设国际旅游岛,各级政府、公职人员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必须坚持为民施政的理念,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发展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组织、调控、服务功能。把研究、制定、完善和实施好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继续执行去年实施的促进产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农民增收、扩大社会就业等政策,抓紧落实今年1月省政府新出台和修改完善的10项政策,根据需要,审时度势,出台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督导、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政策动力。

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急企业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主动为企业、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缩短审批流程与时间。大力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吃拿卡要”行为,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加处置。

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和法律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综合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

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强化公务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坚决克服浮躁心理,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想方设法妥善解决群众、基层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担风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开阔国际视野,树立现代理念,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坚持勤俭办事,科学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监察和审计,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努力建设一个高效清廉、依法行政、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二十二年前,海南以最大的经济特区的身份,登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二十二年后的今天,海南又肩负着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崇高使命,踏上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伟大征程。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实现“十一五”的目标、为加快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而不懈奋斗!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哪些

目前的河南的农业补贴主要是三农的补贴政策,发布这些政策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鼓励到种植农民,那都有什么补贴的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年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都有哪些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河南省对农业的补贴项目

 1、种粮大户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6、新增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

 补贴234亿元,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

 7、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51亿元,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补贴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积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

 11、农业防灾减灾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资金,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12、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

 补贴20亿元,实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可持续,进一步提升我国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13、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高标准、高水平的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标准化示范区。

 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中央财政继续投入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15、化肥、农药零增长支持政策

 安排996万元,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补助农民因采用低毒生物农药而增加的用药支出,鼓励和带动低毒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

 16、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

 安排8亿元资金,鼓励和支持还田秸秆,加强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7、设施农用地支持政策

 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

 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国家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19、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基层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

 20、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8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制度创设、模式总结探索、人员培训等。

 21、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并探索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

 22、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安排10亿元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

 23、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继续安排7.8亿元补助经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2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资金达到了190亿元。

 25、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

 26、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

 27、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

河南农业补贴的范围和标准

 (一)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按照国家?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要求,我省重点补贴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兼顾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所需机具,着力提升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省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内选择11大类33个小类87个品目机具列入补贴范围(详见附件1),其中农用航空器作为新产品补贴试点。

 全省选择粮油生产关键环节的部分机具品目敞开补贴,主要包括深松机、免耕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薯类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捡拾压捆机(含压捆机)、粮食烘干机、花生收获机等机具品目。

 各县应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在省定品目中,选择部分品目作为本县补贴范围;有条件的县,要根据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补贴资金规模,选择部分关键环节机具实行敞开补贴。

 其他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所需和小区域适用性强的机具,可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安排资金的补贴范围,具体补贴机具品目和补贴标准由地方自定。

 手扶拖拉机仅限在丘陵山区县补贴(国家统计局界定,详见附件2)。

 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和创新农机信贷服务,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民购机、用机。

 (二)补贴机具产品资质。补贴机具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产品。除新产品补贴试点外,补贴机具应是已获得部级或省级有效推广鉴定证书的产品。

 补贴机具产品须在明显位置固定标有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三)补贴标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原则上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具体补贴标准按《河南省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另发)执行。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

 玉米小麦两用收割机按单独的玉米收割割台和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补贴。

 为鼓励支持农民购买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具的积极性,2015年省财政对购置农用航空器、秸秆捡拾压捆机(含压捆机)、粮食烘干机、水稻插秧机进行累加补贴,具体方案另行制定。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当地农业生产急需和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累加补贴,是否累加补贴,累加补贴率或补贴额度由当地自行确定。

河南省农业补贴最新消息

 河南取消县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以下是《河南省2016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明确了2016年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工作重点。

 重点一:取消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县级保费补贴

 为减轻产粮大县县级财政压力,自2016年起调整河南省现有104个国家级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补贴政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比例,市级财政补贴比例不变,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原县级财政负担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负担。

 重点二:地方特色险奖励政策

 为鼓励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通过险种创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河南省出台了地方特色险奖励政策。自2016年起,对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开办的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未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品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市县财政提供保费补贴且落实到位的,省财政根据当年预算安排情况,提供最高不超过市县实际到位负担保费比例50%的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支持农业保险发展。

 重点三:明确违法退出机制

 为督促农业保险承办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2016年的农业保险方案,明确了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的违法退出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凡因农业保险业务被省级及以上监管部门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保险承办机构,各级财政三年内不支持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不再负担财政保费补贴资金。

猜你喜欢:

1. 2017年国家还有没有粮食补贴发放

2. 2017河北农业补贴政策

3. 2017农业补贴政策公告原文

4. 2017农业补贴政策

5. 2017年合作社养殖补贴标准是什么

湖南省有哪些惠农政策

政策一:三权分置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重点!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的改革。现阶段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政策二:乡村振兴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逐年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方面。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去年以来,各地频出新招,寻找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新时代各地应继续采取多种路径、多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政策三:粮改饲

粮改饲,是农业村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政策四:化肥农药零增长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三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农产品中化肥超标、药品残留超标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政策五:互联网+农业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互联网+农业于电商而言,拓展了发展空间。各大电商看重“农产品网上卖”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政策六:农业领域AP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资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是一次战略行动。

政策七:农村三产融合

2016年1月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开局,期待三产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因子,增强“三农”发展的造血功能,让农业成为朝阳产业,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全社会普遍尊崇的职业。

政策八:返乡创业

截至2017年9月,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有700万人,其中农民工480万人,占比达68.5%。农村“双创”人员82%以上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类项目,广泛涵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并呈现交叉融合、竞相迸发的态势。

政策九:循环农业

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农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策十: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关乎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相较水污染、空气污染,防治难度更大。土壤污染治理专家认为,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中涉及多种行业标准,目前未形成“国标”,应加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标准。

扩展资料: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业机械投资的主体。现阶段农民对农业机械需求迫切,但有效购买力不足。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可以减少农民购机的一次性投入,从政策上直接给予农民实惠,让有机户有钱挣,让无机户有机用,共同利用农机脱贫致富,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文明成果。

第二,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需要政府投入一定补贴资金加以引导、示范和推广,扶持和鼓励农民使用新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第三,购机补贴可以有效地培育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有力地推动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业政策_中国兴农网

农业新政策补贴有哪些?

粮食直补:每亩13.5元。 水稻良种补贴:早、中、晚稻分别为每亩10元、15元、15元。 农资综合直补:每亩71元左右。 农机具购置补贴:以不超过农民购买农机具价格30%的比例给予补贴。 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棉花良种补贴:补贴范围是华容、安乡、澧县、南县4个县,每亩15元。 油菜良种补贴:补贴方式是与种植面积挂钩,每亩10元。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补助100元。 生猪良种补贴:补贴范围是17个项目县,每头补助40元。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按在校寄宿生的1/3确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中央财政补助由现行的人均20元增加到40元;地方财政也将把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困难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小飞鹏 回答采纳率:4.5% 2009-06-03 20:19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惠农政策摘选1、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 3、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 4、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5、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继续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充实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 6、提高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启动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安排专门资金,实行以奖促治,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7、加大力度支持重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8、按照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要求,尽快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经费,切实增强服务能力。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9、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严禁借机调整土地承包关系,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 10、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11、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 12、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3 20:26

13、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加固和改造。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国家新增助学金要向农村生源学生倾斜。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开展门诊统筹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14、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投入,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示范。

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题,在稳定执行以往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再次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措施,主要有: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收购价0.92元/500克,中、晚籼稻收购价0.94元/500克,稻谷平均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较上年提高13元;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 ●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今年全国农机具购置补贴总额将达到100亿元; ●增加农资综合直补。将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并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农业新政策补贴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建设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补贴、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补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补贴、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补贴、奶业振兴行动补贴、畜牧良种推广补贴。

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补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贴、农机深松整地补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

扩展资料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

2、农机购置补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选取确定本省补贴机具品目,实行补贴范围内机具应补尽补,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机具的补贴需要,增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具品目。对购买国内外农机产品一视同仁。

3、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发展一批小而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示范引导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发展。选择地理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20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保护提升。

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聚力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创建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后,再视情况安排部分奖补资金。

5、农业产业强镇示范。以乡土经济活跃、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为载体,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培育乡土经济、乡村产业,规范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农民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绿色美丽、宜业宜居的农业产业强镇。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奖补资金予以支持。

6、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2019年支持天津、河北、福建、山东、湖南、广西、云南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示范。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尽快修通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进村入户采取市场化建设运营,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

7、奶业振兴行动。重点支持制约奶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种植、家庭牧场和奶业合作社发展。将奶农发展家庭牧场、奶业合作社等纳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进行优先重点支持,支持建设优质奶源基地。承担任务的相关省份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中统筹安排予以支持。

8、畜牧良种推广。在内蒙古、四川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对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肉牛养殖场,以及存栏能繁母羊、牦牛能繁母牛养殖户进行补助。在黑龙江、江苏等10个蜂业主产省,支持建设高效优质蜂产业发展示范区。承担任务的相关省份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中统筹安排予以支持。

9、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以重点县为单位,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和大豆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探索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承担任务的相关省份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中统筹安排予以支持。

1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供销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稳定服务的主体,为从事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提供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11、农机深松整地。支持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全国作业面积达到1.4亿亩以上,作业深度一般要求达到或超过25厘米,打破犁底层。承担任务的相关省份从中央财政下达预算中统筹安排予以支持。

12、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轮作休耕试点面积为3000万亩。其中,轮作试点2500万亩,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大豆、花生、油菜产区实施;休耕试点500万亩,主要在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

13、产粮大县奖励。对符合规定的常规产粮大县、超级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商品粮大省、制种大县、“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省份给予奖励。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其他奖励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用于扶持粮油产业发展。

14、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牛羊调出大县奖励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省生猪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

15、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中央财政将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办法,明确补贴标准、补贴对象、补贴依据等,并负责将补贴资金兑付给玉米、大豆生产者。

参考资料:

青田县人民政府-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生态农业的优缺点

高中地理必修2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

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

(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

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生态农业的优点: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农业的缺点:

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扩展资料:

生态农业的规定:

作为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I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

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则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某一企业欲加入“生态农业协会”,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

年的完全调整方可。

百度百科—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