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桶石油有几升?

2.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_重油与沥青

3.原油一桶多少吨?

4.一桶汽油和一大桶水重1吨,一桶汽油和7大桶水共重4吨.一桶汽油和一桶水各重多少?

5.什么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环境?

2007年油价大涨_2007年7月重油价格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113°10′以东、面积约13.1万平方千米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主要是珠江口盆地,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1996年产油量超过1000万吨,19年12万吨,发现油田和含油气构造24个,探明优质储量近5亿吨,南海东部连续10年油气产量超千万立方米。2008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

一、油气历史

14年,开始海洋石油物探作业。

16年,西沙群岛永兴岛钻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

1983年,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成立。

1983年11月,恩平构造上钻探对外合作第一口探井,发现第一个含油构造。

年,菲利普斯公司在西江24-3获得第一口高产油井,发现西江24-3油田。

1985年8月,发现惠州21-1油田。

1987年,发现陆丰13-1油田。

1996年,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四大油田。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与美国阿莫科公司合作投产,成为当时我国海上最大对外合作油田。

19年1月,与圣太非石油公司合作发现番禺4-2油田。

19年6月,与菲利普斯公司和派克顿公司合作,我国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钻探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钻井上又一进步。

2005年12月,南海东部海域第一个自营开发的油田——陆丰13-1油田投产,证实了技术的提高。

2006年,通过与哈斯基公司的精诚合作,中国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获得成功。南海珠江口盆地荔湾深水天然气构造的重现,填补了中国深水油气发现的空白。该构造拥有约1000亿立方米的探明储量,大大增强了公司对中国海域深水勘探前景的信心。

2007年8月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新加坡石油有限公司就26/18区块签订产品分成合同,这是中国海油与新加坡石油的首度合作。据知,26/18区块位于中国南海东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区块面积4961平方千米,水深85~200米。根据合同规定,在勘探期内,新加坡石油将在26/18区块进行二维地震数据集,并钻探预探井。在勘探期内,新加坡石油将承担全部的勘探费用。中国海油将有权参与合同区内所有商业油气发现最多51%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朱伟林先生表示,中国海域丰富的勘探潜力有着高度的吸引力,也正缘于此,我们才能不断地迎来新老朋友,合作勘探中国海域的油气。

2009年,陆丰13-1油田成为中国海油第一个因石油合同到期而回归自营的油田。

二、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油田、惠州26-1油田、惠州32-2油田、惠州32-3油田和惠州32-5油田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1990年9月投产。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

三、流花11-1油田

1987年发现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300米的水中。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1A开钻。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与美国阿莫科公司合作投产,成为当时我国海上最大对外合作油田。中外合作用创7项世界第一、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发生产技术。流花油田因此被世界海洋石油界誉为“国际海洋石油上的明珠”。

2003年7月24日,中国海油从跨国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科麦奇手中接过油田所有权,随即进行了机构重组,本部对油田作业的支持大大增强。同时,拓展管理思路、细化管理、强化成本控制、稳定骨干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施。2004年,油田产量增加7.7%,生产时率提高至94.31%。2004年10月22日流花油田提前完成年度生产任务,产量甚至超过2001年生产高峰时期。与之对应的是,油田直接作业费减少3.9%,桶油成本降低10%,行政管理费压缩到2003年的30%,并且逐年降低。

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中心直袭流花11-1油田。在油田作业的“南海胜利”号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6根锚链被台风刮断,3根软管断裂,油舱破裂。油田被迫停产。中国海油自力更生,经过一年奋战,流花油田提前成功复产,并取得7项创新成果,意味着中国人开始掌握深水油气田设备维修技术,一举打破了外国公司对世界深水工程领域的垄断。

一桶石油有几升?

时间地点

2003年8月27日至8月29日 北京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永日(),朝鲜外务省副相。 美国:詹姆斯·凯利(James Kelly),美国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助理卿。 中国:王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韩国:李秀赫(),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 日本:薮中三十二(薮中三十二),日本外务省亚洲和大洋洲局局长。 俄罗斯:亚历山大·洛休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Лосюков),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 各方的基本立场: 朝鲜:美国方面必须改变对朝政策。 美国:朝鲜方面必须首先放弃其核武。 韩国:呼吁会谈各方保持对话势头。 日本:对朝鲜方面进行的援助必须有前提条件。 俄罗斯:对朝鲜核问题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希望各方在北京可以谈出结果,谈出和平。 会谈成果: 达成了一项声明,就下一轮会谈的时间进行了商议。 没有签署任何协议。 声明达成4点重要共识:

——有必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从而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有必要解决朝鲜对安全的忧虑。

——朝核问题要分阶段、并行地、概括性的解决。

——不要进行任何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 时间地点

2004年2月15日~28日,在北京举行。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朝鲜外务省副相。 美国:詹姆斯·凯利 中国:王毅 韩国:李秀赫 日本:薮中三十二 俄罗斯:亚历山大·洛休科夫 各方基本立场 朝鲜:要求与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美国:坚持没有第三者在场,不与朝鲜举行双边会谈。 韩国:朝鲜应该完全放弃核,美国必须保证朝鲜的安全。 日本:日本敦促美国在发现朝鲜准备攻击日本时,能够对朝鲜实施打击。 俄罗斯:应当保证朝鲜半岛的无核地位、各有关国家的安全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 希望看到一个无核化的、和平与稳定的朝鲜半岛。 会谈成果 达成了一项包含七点内容的声明,主要包括: 促成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强调与会各国应在和平共处,相互协调的前提下,积极取措施解决半岛核危机。 原则同意在2004年第二季度在北京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 第二轮六方会谈取得5个重要进展。一是推进了实质性问题的讨论;二是明确了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三是发表了启动六方会谈以来的首份共同文件;四是确定了第三轮六方会谈的日期;五是确定成立工作组,使六方会谈机制化。

专家观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季志业:《声明》是六方会谈启动以来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这既总结了首轮和本轮会谈结果,还为下一轮会谈奠定了起点,避免在某些问题上反复纠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查道炯:有了共识才能有以《声明》形式出现的共同文件,这说明各方都表明了积极的态度。同时,声明还提出了某些具体目标,这与第一轮六方会谈相比又是一大进步。

确定下轮会谈时间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这说明各方通过本轮会谈,增加了共识,对未来形势的可预见性提高了,继续和谈进程的信心增强了。这也相当于设定了一个大略的时间表,使各方加快推动和谈进程的工作。

国防大学军事专家:下轮会谈定在北京举行肯定了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的作用。关键是在此后几个月中,各方应通过工作组等渠道,共同努力,继续增加共识,加强互信,确保下一轮会谈如期举行。

成立工作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峰:工作组不仅能为下一轮会谈作出安排,还可以帮助各方充分利用两次会谈期间的时间进行沟通,增加和谈进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川外语学院国际问题专家王鲁南:成立工作组不仅有助于使会谈机制化,还能有效地促进朝美双方,乃至朝日、朝韩等各方之间的沟通,形成危机解决机制,防止已经缓和的局势出现反复。它甚至可能推动六方会谈形成一个地区安全活动机制。

但是,正如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会谈闭幕式上所说,半岛核问题与诸多历史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严重分歧依然存在,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会谈就能彻底解决。需要各方在承认分歧的基础上,以建设性的姿态逐步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共同走出一条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道路来。

专家们也指出,虽然会谈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关键还在于各方,尤其是朝美双方通过切实努力落实已经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寻求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 时间地点

2004年6月23日~26日,在北京举行。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詹姆斯·凯利 中国:王毅 韩国:李秀赫 日本:薮中三十二 俄罗斯:亚历山大·洛休科夫 各方基本立场 朝鲜:提出了关于实施核冻结的具体方案。 美国:不对朝鲜有敌对政策,并首次提出了解决核问题的全面方案。 韩国:首次提出了朝鲜弃核过程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 日本:首次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对朝鲜实施核冻结提供能源帮助。 俄罗斯:应该分阶段实现半岛的无核化进程及最终解决朝核问题。 中国:需要照顾到朝鲜方面对国家安全方面的关切。 会谈成果 达成了一项包含八点内容的声明,主要包括: 确认承诺朝鲜半岛无核化地位。 原则同意在2005年9月以前在北京举行第四轮六方会谈。 本轮会谈的主要成果有: 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朝方表示愿意以透明的方式放弃核武器,强调核冻结是弃核的第一阶段,愿意为此接受核查。朝方还提出了关于实施核冻结的具体方案。

美方重申,不对朝鲜有敌对政策,并首次提出了解决核问题的全面方案。

韩国首次提出了弃核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案。

日本首次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对朝鲜实施核冻结提供能源帮助。

中国和俄罗斯都为推进和谈进程,解决面临的难点提出了重要的设想和建议。

这些方案和设想的提出,是启动六方会谈一年多以来各方努力积累的结果,显示了各方推动和谈进程的积极的政治意愿。

第二,各方就弃核的第一阶段达成共识,各方均认同实施核冻结并取相应措施是弃核的第一阶段。

各方对朝方作出的承诺表示欢迎,并且不同程度地作出了积极反应。

各方同意授权工作组尽快举行会议,就核冻结的范围、期限、核查以及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更为具体的讨论,这将有利于深化实质性的讨论,有利于切实推进无核化进程。

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这些共识是在各方同意取协调一致步骤的基础上达成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四,各方审议通过了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确定了工作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有利于工作组今后更为有效、规范和务实地开展工作。

第五,各方原则确定了第四轮六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第二份《声明》。这标志着会谈进程将继续下去。 第一阶段(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克里斯托弗·希尔,美国助理卿。 中国:武大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韩国:宋旻淳(),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 日本:佐佐江贤一郎(佐々江贤一郎),日本外务省亚洲和大洋洲局局长。 俄罗斯: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еев),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 2005年2月,朝鲜在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正式宣布国家拥有核武器所以协议中断会谈,并无限期押后下一轮会谈日期。2005年5月,美国促使接触开始,六方会谈协议恢复。

2005年7月26日上午9时,第四轮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主持了当天上午的开幕会。

2005年8月7日,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宣布,朝核问题会谈六方共同决定暂时休会三周。

第二阶段(2005年9月13日至9月19日)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克里斯托弗·希尔 中国:武大伟 韩国:宋旻淳 日本:佐佐江贤一郎 俄罗斯: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 2005年8月28日,朝鲜外务相白南舜表示,由于“缺乏信任”,原定于29日开始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推迟举行。

2005年9月13日,第四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开始。在第二阶段会谈中,由于朝美之间的分歧,会谈处于停滞状态,朝鲜要求提供新的轻水反应堆作为弃核补偿的问题已成为会谈的最主要障碍。

2005年9月19日,第二阶段会议与会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 朝鲜在声明中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 美方在声明中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朝鲜和美国在声明中承诺,将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朝日双方在声明中承诺,根据《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尊重朝鲜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为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的问题。 第四轮六方会谈结束,与会各方同意于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

2005年9月20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就第四轮六方会谈结束发表声明,称朝鲜将在美国提供轻水反应堆之后才能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监督。对此,美国做出迅速反应,美国院表示,朝鲜这一看法与第四轮六方会谈达成的《共同声明》不一致。朝鲜放弃核武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协定前,任何国家都不能与其开展轻水反应堆等核合作。 第一阶段(2005年11月9日至11月11日)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克里斯托弗·希尔 中国:武大伟 韩国:宋旻淳 日本:佐佐江贤一郎 俄罗斯: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夫 第五轮六方会谈于2005年11月9日在北京开幕。11月11日,第一阶段会议结束。

2005年12月6日,朝鲜称,倘若美国不解除对于朝鲜制裁的话,朝鲜就不参加六方会谈。

2005年12月7日,美国驻韩国大使沃什保说,朝鲜是在试图制造人为障碍,阻挡六方会谈的进程。

2005年12月底,美国指责朝鲜当局伪造美元钞票并制裁了部分朝鲜公司,威胁到六国会谈的恢复。

2006年1月3日,朝鲜重申,除非美国解除因有关印制和洗钱指称而实施的制裁,否则不会继续参加六方谈判。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克里斯托弗·希尔 中国:武大伟 韩国:千英宇(),韩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 日本:佐佐江贤一郎 俄罗斯:谢尔盖·拉佐夫(Сергей Разов),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2006年12月18日,第五轮北京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6]12月22日,第五轮北京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宣布休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宣读了本阶段会议的《声明》,重申各方将认真履行9.19共同声明,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尽快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共同声明。[7]

第三阶段(2007年2月8日至2月13日)

各国代表团团长: 朝鲜:金桂冠 美国:克里斯托弗·希尔 中国:武大伟 韩国:千英宇 日本:佐佐江贤一郎 俄罗斯:亚历山大·洛休科夫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于2月8日起在北京举行,2007年2月13日闭幕,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文件。

2·13共同文件

·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

·朝方与其他各方共同声明其全部核清单

·美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的程序

·朝日开始双边对话,逐步实现邦交正常化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共同文件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13日在北京通过共同文件。

文件全文如下:

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

2007年2月8日至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大韩民国、俄罗斯联邦、美利坚合众国在北京举行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韩国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洛修科夫、美国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卿克里斯托弗·希尔分别率团与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主持会谈。

一、六方就落实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起步阶段各方应取的行动进行了认真和富有成效的讨论。六方重申以和平方式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标和意志,重申将认真履行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六方同意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共同声明。

二、六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平行取以下行动:

(一)以最终废弃为目标,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IAEA和朝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的监督和验证。

(二)朝方与其他各方讨论共同声明所述其全部核清单,包括从乏燃料棒中提取出的钚,根据共同声明这些核应予放弃。

(三)朝方与美方将开始双边谈判,旨在解决悬而未决的双边问题并向全面外交关系迈进。美将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的程序,并将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的进程。

(四)朝方和日方将开始双边对话,旨在根据《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取步骤实现邦交正常化。

(五)忆及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第一条和第三条,各方同意合作向朝方提供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为此,各方同意在起步阶段向朝方提供紧急能源援助。首批紧急能源援助相当于5万吨重油,有关援助将于60天内开始。

六方同意,上述起步行动将在未来60天内实施。各方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协调行动。

三、为实施起步行动,全面落实共同声明,六方同意设立下列工作组:

(一)朝鲜半岛无核化工作组

(二)朝美关系正常化工作组

(三)朝日关系正常化工作组

(四)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

(五)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工作组

工作组的责任是讨论制定各自领域落实共同声明的具体方案。工作组须向六方会谈团长会报告工作进展。一个工作组的进展原则上不影响其他工作组的进展。五个工作组制订的方案应整体均衡落实。

六方同意30天内启动所有工作组。

四、在起步行动阶段和下一阶段期间,朝对其所有核进行全面申报,将包括石墨慢化反应堆及后处理厂在内的一切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其中包括首批相当于5万吨重油的援助)将向朝方提供。

上述援助的具体方式将由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通过合理评估商定。

五、上述起步行动落实后,六方将迅速召开外长会,确认履行共同声明,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六、六方重申,将取积极步骤增进相互信任,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

七、六方同意于2007年3月19日举行第六轮六方会谈,听取工作组报告,研究下一阶段行动。 第一阶段(2007年3月19日至3月22日)

2007年3月19日,第六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启动。

2007年3月22日,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宣布暂时休会,发表第一阶段会议声明,表示将尽快复会,继续讨论和制定下一阶段行动。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举行,达成框架共识: 各方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作出的承诺。 朝方重申将认真履行有关全面申报核和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的承诺。 相当于95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将向朝方提供。 各方承诺将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履行各自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承担的义务。 第二阶段(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

2007年9月27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佐佐江贤一郎、韩国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洛休科夫、美国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卿克里斯托夫·希尔分别率团与会。

2007年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周三在北京闭幕,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会议、中方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外交部举行记者会,发表了共同文件:

这次会议听取并肯定了五个工作小组的报告,确认2.13共同文件规定的初步行动落实情况,同意根据各工作组会议达成的共识,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并就落实9.19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达成共识,旨在以和平方式可验证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朝鲜半岛无核化 根据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朝同意对一切现有核设施进行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2007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对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化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去功能化。专家组提出的具体措施将由团长会本着各方接受、科学、安全、可验证和符合国际规范的原则批准。应其他方的要求,美方将牵头实施去功能化,并为此提供起步资金。作为第一步,美方将于两周内率专家组赴朝为去功能化做准备。 朝方同意根据2.13共同文件于2007年12月31日前对其全部核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 朝方重申其不转移核材料、核技术或核相关知识的承诺。 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 朝美继续致力于改善双边关系,向实现全面外交关系迈进。双方将加强双边交流,增进相互信任。忆及美国关于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流氓国家程序及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进程的承诺,美将按照朝美关系正常化工作组会议的共识,根据朝行动并行履行其对朝承诺。 朝日将根据《朝日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有关悬案基础上认真努力,迅速实现关系正常化。朝日双方承诺将为此通过充满活力的双边磋商取具体行动。 对朝提供经济能源援助根据2.13共同文件规定,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包括已向朝提供的10万吨重油)将向朝方提供。具体援助方式将由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商定。 六方外长会各方重申将适时在北京召开六方外长会。各方同意在外长会前召开六方团长会,讨论外长会的议程。

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_重油与沥青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2 7.89

阿拉伯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体积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主要有桶、加仑、升、立方米,它们之间的换算系数见表2。

表2.体积单位换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仑(美) 加仑(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原油一桶多少吨?

牛宝荣: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

1

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

Eddy E. Isaacs

 摘 要:加拿大西部的重油和沥青质油藏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聚集地之一。目前, 最有前景的开方法是蒸汽重力驱(SD ) 、气体和溶剂驱。该方法利用水平井, 并且优于天然重力驱。本文对加拿大西部重油和油砂进行了阐述, , , 特别强调把重点放在先进的水平井技术及研究和开发中, 这将对未来1020年内开量的成倍增加是很有必要的。

主题词 加拿大 油藏 油砂 重油 沥青 开技术

翻译:牛宝荣(新疆吐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校对:周润才(大庆油田设计院)

图1 1996年加拿大原油产量是319000m 3/d , 其中包括9%的戊烷(图中未显示) 。该图表明当轻质和中质原油占加拿大总产量的80%时到

16年产量提高40%

二、沥青的储藏量和开技术

世界上大量的沥青位于加拿大西部的沉积盆地, 主要在三个地区:Athabasca 、冷湖和Peace Riv 2er , 每个油藏都有它独特的和不同的地质及物理特征。

1, 矿区油砂的储藏量

阿尔伯塔能源应用局(AEUB ) 估算Athabasca 油砂地下原始储量是2130×108m 3, 因地质环境和技术因素, 只有部分储量是可开的。Athabasca 、麦克默里-Wabiskaw 是独立的最大油砂沉积区, 距地表深度750m , 深度达到120m 应用地面开法, 沉积深度120750m 应用地下开技术。732×108m 3的储量考虑应用地面开法。两项商业性(Suncor and Syncrude ) 可开的储量只有644×108m 3。

自1967年地面开应用的Suncor 及18年的合成原油生产以来, 各项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改进, 使油成本下降约一半多。Suncor 生产成本(包括操作成本、持续投资和回收) 是 72/m 3( 114/bbl ) , 预计三年内降到 57/m 3( 9/bbl ) 。合成原油生产中由于很少使用诸如斜板分离器的机械设备及提炼过程中很少出现停止的现象, 因此操作成本很容易降到 60/m 3。就目前Suncor (Steepbank 和Project Millennium ) 和合成油(矿区北部和奥罗拉) 生产的发展以及壳牌公司(Muskeg River ) 和美孚公司

(K earl Lake ) 商业性生产的提高, 截止2007年产量会从目前的39000m 3/d 增加到105×104m 3/

一、引言

预计今后10年中全球性常规原油产量将会降低。

世界上剩余的原油只是难以开的重油和沥青。这表明目前多半常规量接近于主要增长期。在具有大量世界沥青的加拿大已将依赖常规原油急剧转向重油和沥青。1966年加拿大重油和沥青开量占年总产量的2%, 30年后重油和沥青的产量为加拿大总产量的50%之多(见图1) 。加拿大西部的多数重油是用地下开技术产出, 并用凝析液稀释船运到美国和加拿大东部的市场。而大多数沥青是用地面开技术出, 精炼成高价值的合成原油。

美国已宣称, 在新世纪投资150亿美元用于提高加拿大重油和合成原油的产量。其投资信心来自于两项技术的突破。该技术可明显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新的财政支出, 并且有较小的风险性和较大的风险预测性。严酷的事实是, 未来近期重油和沥青的开成本仍较高, 而商用价值则较低。然而问题是如果目前不加大力度提高重油和沥青产量, 那么又等到何时

呢?

本文探讨了使企业目前前景乐观的生产技术的发展, 描述了生产技术的应用进程, 评价了它们的技术应用范围, 并确定了需克服的一些挑战性问题。我们试图使这些技术为21世纪工业带来最美好的发展前景。

2

Foreign Oilfield 国外油田工程  

Engineering 200013

d 。地面开与提炼技术综合应用(壳牌公司还要进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有待于更深入的讨论。

3, 水平井———目前挑战性的战术

1996年, 加拿大钻勘了1436口水平井, 其中266口井钻于重油和沥青油藏。图2表明, 水平井已

行炼制) , 因此, 常规油和重油间的差别相对来讲不会有什么影响。就加拿大西部原油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 主要地区有可能放弃油砂矿坑开。

今后10年中, 油砂矿场开要依据19年12月制定的草案条约中有关气候变化条款加强环境方面的详尽研究。并根据现在已有的主要技术的先进性开发出更为有效的开方法。现有技术包括:

(1) 卡车和掘土机已替代作为地面开主要方法的手轮式挖掘机和拉索挖掘机。连续探测矿藏质量的智能系统是该技术的独特特征。

(2) , 它将确保最佳条件、未来我们预测会出现区域性萃取厂, 开的矿藏运输到这里进行分离, 并会出现区域性提炼厂, 经提炼后将稀释的沥青运往合适的市场。

(3) 可移动式矿区矿技术将是未来主要的突破性技术。这项技术就是将整个出的矿藏运到提炼厂, 然后再把地层砂返回到矿区。这项技术生产操作范围小, 降低项目费并能满足大提炼厂的需求。表1简述了技术革新项目总结及它们对地面矿的作

被急切地应用用于重油和油砂油藏。目前研究确认了加拿大石油业利用水平的经验, 提高了对该技术的认识, 其总结如下

:

图2 重油和油砂油藏水平井生产。1996年大约

20%的水平井在非常规油藏钻勘

(1) 水平井钻井和完井技术目前是很常规的技

术, 但仍需对浅层油砂沉积钻水平井的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2) 地层评价因成本问题(测井、取心和地震) 受到局限, 而价值不高的结果又不可能对初步的地层评价进行较完善的验证, 因此, 重油和沥青商业生产方面的油藏描述就可能在短期有一定的变化。

(3) 用于测量井温(温度高于250℃除外) 和压力的光导纤维技术实施效果良好。

(4) 多侧井技术包括从单一的垂向井钻水平井段, 或是从主水平井钻多个水平井。该技术具有极大的前景, 但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也必将在重油油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要对其主要的局限性进行评价, 控制多支, 以确保有效开发。

(5) 质量较差的固结砂层, 水平井的应用就不如垂向井效果好。

(6) 在底水油藏, 若油质相对较轻, 水平井就比垂向井更能减小水锥进的趋势。在超重油油藏, 水锥进使水平井不比垂向井更有效。

(7) 由于水平井生产无法控制井段流体的流入量, 且修井作业较复杂及成本高, 因此, 该技术也就变得复杂化了。如果不是误解, 缺乏了解和掌握油藏

作用

改善了开操作条件改善了矿和萃取操作

可建造区域性萃取厂和提炼厂

减小了萃取和提炼的操作, 并有较大的益处为石油化工业和金属业提供原料

用。

2, Athabasca 、冷湖和Peace River 油田的地下开

技术

Athabasca 、冷湖和Peace River 油田超重油和沥

青的地下储量估算为2690×108m 3, 其中460×108m 3(732×108m 3为地面开) 应用地下开技术。石油公司(IOL ) 在冷湖油田应用的循环蒸汽强化(CSS ) 是目前主要的商业性开方法。CSS 技术是开发程度很好的方法。主要局限是只能开不到20%的原始石油储量。IOL 正在着手研究新的CSS

处理后的开发技术。

地下开技术最成功的是水平井开发技术, 依据重力驱油机理, 水平井能提供较多的油藏流体入口, 并能开发新的开方法。油藏特征描述的改进(如3-D 地震) 使井有精确的布置和定位, 从而更进一

步提高了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对地下的开发

新技术

卡车和挖掘机智能探测系统砂浆管线

可移动式矿区萃取设备副产品萃取

优点

表1 地面矿革新技术

具有灵活性且成本低

降低矿区报废的速度, 能较好地进行开控制同时进行低温萃取和运输

地层砂不再在矿区和萃取厂间长距离运输降低成本, 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牛宝荣: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

3

流动型式的资料, 有可能就是造成操作复杂性的原因之一, 并且使预测性模拟很困难。

要较好地操作水平井并改进其运行工况就要开发能探测、测量和控制的“智能”工具, 并且成本一定要低, 且能直接探测流体流动和型式, 从而控制井中流体进入的速度、范围和位置。

4, 地下开方法

因此未来主要应用是将CSS 技术与重力驱开结合起来, 这必将是21世纪用热开不可动油藏成功的选择。图3显示出经阿尔伯塔研究协会实验室实验得出的开曲线图, 图中展示了垂向井应用SA G D 技术的潜力。

过去10年中, 超重油和沥青油藏地下开的两个主要的成功技术是, 石油公司在冷湖油田实施的循环蒸汽(CSS ) 项目和U TF Consortium 公司在Fort McMurray 区应用的蒸汽重力

驱(SA G D ) 。, 在Peace River /循环技术(, 100m ) 。

在今后的10, 特别是在重油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水平井应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低油价则有利于用垂直井、CSS 和冷技术, 它能使投资尽快收回。许多开方法包括过去10年中开发的变化以及新的开方法, 都需对许多油藏不同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进行研究。以下描述了可能的开方法和需要解决的挑战性技术, 其概述见表2。

(1) CSS 与重力结合的开技术

CSS 方法已被IOL 确认为商业化的开方法, 主要应用于直井。它是每口井交替注蒸汽, 产沥青和蒸汽凝结液。注入的热能使沥青受热, 降低其粘度。油层经加热后, 受热的沥青流回到井中, 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 项目实施后马上可产油, 其主要局限是, 只能出地下原始储量的20%以下; 而重力驱油的主要优点是, 可出地下原油量的50%以上, 其主要不足是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技  术循环蒸汽驱重力排泄

主要优点

油速度快收率高

局限性

开程度低初始产量较低

图3 CSS 和S D 综合应用油井潜在益处其收率与时间的对比图

(2) 蒸汽重力驱(SA G D )

该方法应用成对的水平井。从井的上部连续注入蒸汽, 沿井壁产生一个蒸汽室, 这时井中受热的沥青流动, 并从井的下部产出(见图4) 。已研究出的方法可有几种变化。一种是使用单一的水平井, 通过中心管注蒸汽, 从环形空间生产; 另一种变化是, 从已有的垂向井注蒸汽, 从下面的水平井生产。其主要作用是改善了蒸汽-原油比, 提高了最终收率(约60%) , 涉及到明显的技术问题是初始原油产量较低, 人工举升沥青至地面, 水平井技术。经推断该方法用于低渗、低压和底水油藏。初始产油量低可通过使用溶剂的方法解决, 从而有助于加速初期阶段的开。这种方法已在油田得到证实, SA G D 方法和可变化的

建议解决的方法

CSS 和重力排泄综合应用

表2 地下开创新技术

应用范围不可动油藏

SA G D

改善了原油与蒸汽比

收率高

初始产量较低人工举升水平井应用

推广到低温低压和底水油藏中砂处理

油田开发战略

为堵水使“蚯蚓”洞堵塞

开程度低排砂油田开发战略初始产量低

应用溶剂提高

开新的蒸汽气体举升开发智能探测设备

通过现场应用和工业生产掌握应用情况

研制一种使超重油可动的低热处理方法

研究冷后的技术

应用范围广

改善油藏利用程度原油产量高油成本低

能源成本低得多

具有地下开可改进的潜能具有良好的地下开潜力降低CO 2的排放成本上可行

薄产层不可动油藏

VAPEX

利用加热器-蒸汽热交换器、薄产层不可动油藏或底电或微波水油藏, 或无效矿物

薄产层深部油藏

由上而下的

火烧驱现场中的相关问题如:点火、

与SA G D 联合应用

维持燃烧和低温氧化作用

4

Foreign Oilfield 国外油田工程  

Engineering 200013

开方法必须将是21世纪主要的商业性开方法

。室由于重力驱, 使原油流动(见图6) 。该方法可用于成对水平井, 单一的水平井或直井与水平井相结合,

主要优点是, 比S D 方法明显降低能源成本, 具有改善井下开技术的潜力, 应用于产层薄或底水油藏, 或是反应矿物质油藏。在超重油油藏拟在注入井或生产井, 或两类井使用加热装置(蒸汽热交换器、电或微波) , 这必将加速气体/溶剂混合液和原油的混合程度, 提高流度比。该方法还可用作热处理后方法, 比如, S D

图4 

驱(S D)

(3) “

它是加拿大西部目前重油生产的商业性开方法。应用于具有一定流动度的重油油藏。该方法是在相邻胶结程度较低的砂层形成多个

) 。砂子很容易由溶解高渗透性的孔道(称“蚯蚓洞”

气驱产生的“泡沫原油”的流动而传输(见图5) 。其主要优点是:改善了油藏流体的流动能力, 提高了一定数量级的原油量(与一次油相比) , 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的技术问题是砂处理问题, 油田开发对策, 堵水造成的“蚯蚓洞”堵塞, 最终收率低和排砂问题。早期认为冷仅应用于垂直井, 然而, 水平井应用更显示其优越性。它产生的低热处理方法, 足以使超重油可动, 这将是发展这项技术的关键所在, 该技术有可能会在薄产层不可动油藏得到应用。

图6 单井气、溶剂(VAPEX ) 驱方法示意图。双井概念与用汽化溶剂替代注蒸汽的S D 方法类似

(5) 至上而下的火烧油层驱油

该驱油法的概念是从油藏顶部注空气或富集空气起始并维持燃烧, 这时可流动的原油由重力作用驱到底部的水平生产井, 大规模的实验室已对高温燃烧前缘稳定扩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值模拟进行了评价。实验室数据显示对局部改善产油能力具有较好的潜力。该方法还未进行现场试验, 主要挑战性技术仍然是现场操作方法的问题, 其潜在的问题涉及到点火、维持燃烧、低温氧化和需要解决的窜层问题。如果地面蒸汽发动机释放的CO 2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污染现象, 那么火烧驱油的主要优点还有待于研究(基于蒸汽处理的基础上) 。其另一优点是, 适用于深层油藏或底水油藏。因为这类油藏利用蒸汽可造成压力和热损失, 从而不具经济开价值, 为保持其优点, 降低如低温氧化的风险程度, 可将火烧驱油与SA G D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的方法是, SA G D 室初始形成后, 在最佳时间进行成对的水平井火烧驱油。

(6) 地下局部改善技术

诸如VAPEX 和从上至下的火烧驱油方法开的原油都比地下原始原油的粘度略有降低。表3是阿尔伯塔研究会Lim 等人实验后得到的某些典型粘度降低情况简述。局部改善原油品质是由于沥青烯遗留在油藏中, 意义不大, 也不会对产出原油有什么贡献价值。然而上述的两种方法都不可能遗留沥青烯, 而且使产油量达到最大。

图5 砂和原油同的冷方法示意图。主要机理是泡沫原油流动, 砂层受到破坏, 然后砂从条虫状洞顶部传输到井中

(4) “热门”的蒸汽抽提法(VAPEX )

V APEX 方法是注入汽化的溶剂, 如乙烷、丙烷、

丁烷或溶剂/气体的混合液, 以产生蒸汽室, 通过蒸汽

牛宝荣:21世纪重油和沥青的开方法

表3 实验室研究溶剂和火烧油层驱油方法中观察到的地下局

部改善的粘度降低程度

方法

溶剂(CO 2)

溶剂(以丙烷为基础) 溶剂(以乙烷为基础) 火烧油层

原油阿伯费尔迪萨菲尔德本特湖冷湖

Athabasca

5

3、初期开后的技术:冷的最终收率一般仅

粘度降低

油藏脱气

[***********]0500--1020次-510次520次

为10%, 因此极大激励人们利用“蚯蚓洞”提供的油藏入口进行冷后的开发。而气体对油藏加压以及调整进入油藏的气体/溶剂混合体可能是提高最终收率的方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出能控制注入流体移动简单适宜的方法和能确定多孔道油藏流动型式的探测方法。

4、热重力法:。多侧井技术的改进)

5:, 降低每米进入油藏, , 方便路口和清洗成本。未来潜在的挑战是, 油井操作和控制所选择的多侧支井的成本有效压力和流体分离以及指定侧井的修井作业。一旦研究了在选择的支井注入和生产, 用溶剂和蒸汽强化有效地结合, 初期生产就能达到前所未有波及效率。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项技术应用到较丰富的沥青质油藏中。

 实验室实验显示火烧油层驱油时使用催化剂有良好的前景, 它能明显的改善原油粘度(原始重度API

) , 但部分改善地下重油和为15°, 改善后达到API 23°方法, 那么就应通过“S ”曲线加速该方法的研究实施。

三、重油储藏量和开技术

常规重油储藏在Saskatchewan 中部和阿尔伯塔Lloydminster 附近。加拿大重油量尽管很大, 但与油

四、结论

在过去的10年中, 已证实了新技术在加拿大油砂和重油业的成功应用。地面开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技

术, 如卡车和挖掘机矿、冷水提炼、砂浆管输、机械分离和副产品的潜在开发。另外商业性开法的循环蒸汽强化和冷。几个SA G D 项目正在先导试验中, VAPEX 和它的变化已即将进行先导试验。正在启用的技术也明显地显示其先进性, 如:水平井钻井, 多侧井技术, 仪表化、自动化、遥测技术,3-D 地震, 砂和流体的泵抽系统, 油藏模拟和预测技术。

这些重要成就是这些年来研究、开发和现场试验大量投资的结果, 使得重油和沥青业开即将达到主要的发展时期。这些技术还都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 许多技术性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引发的油价和油质差别(重油和常规油) 反复无常的变化以及降低环境风险和不利条件的发展需要。

本文试图以图表的形式说明加拿大不断发展中的重油和油砂业。在工业企业下滑期间, R &D的持续投资和新技术的先导试验将是成功的关键, 这必将在21世纪的前15年内使重油、油砂和合成原油生产成倍增长。

资料来源于《第七届国际重油会议论文集》

(收稿日期 199911

20)

砂量相比相对较少。国际能源局(N EB ) 1992估算, 累

计潜在储量为1125×108m 3。确定的储量是565×108m 3, 已产出41×108m 3。Singh 等估算, 累计潜能与生产之比为215年。

常规重油初期开最成功的是在薄产层, 未固结的油藏, 特别是Saskatchewan 。水平井(改善油藏接触面) 、3D 地震(控制油井的部署) 和螺杆泵(允许在垂直井中抽提大体积量的含砂流体) 综合应用使重油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今后的10年中, 将会对具有雄厚物质基础和渗流减缓的重油油藏, 开新技术(上述描述) , 进行地面测试研究, 以最终应用到沥青油藏开发之中, 地震技术的改进使得用时间(4D 地震) 监测流体流动和辩别油水和气层成为可能。21世纪主要可能的商业性开方法包括:

1、冷:主要的商业性技术仍是冷。该技术经

现场应用, 几年的研究搞清了冷的机理, 这将对方案设计, 制定相应油藏的目标和实施修井作业有一定的改善, 从而提高油田寿命和最终收率。

2、VAPEX :理论上适合流动性较大的重油油藏。实际应用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体或溶剂的相对价格高低。由于许多油藏较薄, 所以在循环方式上趋于使用单水平井操作。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改善了重油流动期间气体/溶剂的混合速度。

一桶汽油和一大桶水重1吨,一桶汽油和7大桶水共重4吨.一桶汽油和一桶水各重多少?

问题一:原油一桶是多少吨 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

知道体积在加上密度就可以计算了,

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也就是0.15739吨。

问题二:一桶原油是多少吨? 吨和桶之间的转换关系是:1吨(原油)= 7.33桶(原油),它是约136公斤多一点。虽然有吨和桶之间的固定转换,但由于t是质量单位,桶是单位体积,和原油的密度范围和相对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如果按照不同的单位计算的,会有不同的效果。你也可以关注石油投资网。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50多美元/桶,换算成吨的话,每吨原油大概在350-400美元之间。

问题三:一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原油 品名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基本在130KG左右

大约7桶多一点

问题四:石油一桶等于多少吨? 135

一桶石油等于多少呢?

石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2 7.89

*** 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 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 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

问题五:一桶石油是多少公斤,一吨石油是多少桶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六:原油吨和桶怎么换算? 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1吨=7桶(差不多的样子),因此,一桶原油是0.1368吨。(这个是一个约数)

问题七:一桶原油有多少升 国际上的一桶油是42加仑

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 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 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问题八:原油的一桶有多少 桶的全称US BARREL,美制桶,是液体容积计量单位。国际通用的油品计量与交易,一般是以60华氏度下的容积以美制桶为单位的数量来表示合同量,即俗称的一桶原油。

桶和吨都是我们常见的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桶,而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则常用吨。由于吨桶分别为质量和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只有固定的换算方法,而没有固定的换算比率。

吨和桶之间一般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是布伦特、沙超轻、塔皮斯等轻质原油,则1吨约可等于7.35―7.5桶;而若是乌拉尔、杜里等中重质原油,则桶吨比可在7.0或者更低。

加仑和升是两个比较小的成品油计量单位。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而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换算关系:

1桶(bbl)=42加仑(美制)=159升(l)=0.159立方米(m3)

1桶(bbl)=0.137吨(t)=137公斤(kg)(全球平均)

1吨(t)=7.35桶(bbl)(全球平均)=1174升

1升(l)=0.246加仑(Gal)

1公斤=0.3055加仑(美)/0.2545加仑(英)

问题九:国际油价上计量单位一桶是多少公斤呢? 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什么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环境?

一桶汽油,连桶共重10千克,用去一半汽油后,连桶重5.5千克。这桶汽油有9千克,油桶有1千克。

这类题型适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设汽油重X千克,油桶重Y千克,

据题意可得,X+Y=10,1/2X+Y=5.5,

解此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X=9,Y=1。

即汽油重9千克,油桶重1千克。

扩展资料

解方程的注意事项

1、有分母先去分母。

2、有括号就去括号。

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开头要写“解”。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和空间,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海洋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在人们疯狂地从大海中捞取利益的同时,海洋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石油的发现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从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维尔钻出了第一口油井以来,石油污染开始表现。人们对石油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连续的战后石油危机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量石油的开、运输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严重。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万~1000万吨,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万~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

海洋石油环境污染主要是海底石油开污染和油轮污染。

一、油轮

船舶污染主要是船舶压舱水、洗舱水排放和油轮失事(触礁、碰撞、搁浅等)。油轮作业排出的压舱水和洗舱水,通常含油3%~5%,以前这些含油废水大多直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达百万吨,几乎接近总污染量的一半。后来,大多数油船实行了“洛特”(Lot)规定,对废水中的油进行了回收,因而对海洋的污染减轻了。然而,多年来的调查仍表明,海上油运交通线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严重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数百艘油轮沉没,估计损失石油1000万吨,至今仍有石油从海底沉船的腐烂油箱中渗漏出来。在两伊战争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油轮遭到袭击,大量石油污染海湾。如图39-1所示,污染后的处理,工人们将砾石装桶,然后用高压喷枪来清除油污。

图39-1 某一漏油污染后进行清除

早期,国外重大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主要是由运输石油的油轮发生泄漏、沉没、解体所引起的海洋生态污染。

(1)1967年3月,利比亚油轮“托雷峡谷”号在英国锡利群岛附近海域沉没,12万吨原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1999年12月,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

(2)1967年3月18日,利比亚油轮“托雷·卡尼翁”号在英吉利海峡中的七块石暗礁区因搁浅漏油12.3万吨。

(3)12年8月21日,利比亚油轮“泰克赛尼塔”号和“奥斯维哥护卫者”号在南非海岸处发生碰撞,10万吨石油流入海里。

(4)12年12月19日,油轮“海星”号在阿曼湾沉没,泄油11.5万吨。

(5)15年6月7日,日本油轮“昭和丸”在马六甲海峡出事,溢油23.7万吨。

(6)16年3月13日,载有25万吨石油的“奥林匹克勇敢号”行至法国海岸处,遭暴风袭击,船身裂为两截,船上原油全部倾泻入海。

(7)18年3月16日,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阿莫科·卡迪兹船舵失去了控制,随之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搁浅,这是当时最严重的油轮溢油之一,也是损失最大的海岸搁浅航海污染之一。

(8)“大西洋女皇”号超级油轮泄漏事故(19年,大西洋西印度群岛):希腊超级油轮“大西洋女皇”号(Atlantic Empress)和“爱琴海船长”号(Aegean Captain)发生碰撞爆炸,导致212万桶原油泄漏进入大西洋。

(9)1981年英国北海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和一艘希腊油轮漏油,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成为海洋生物的地狱,有数十万只海鸟罹难。

(10)1983年8月5日,西班牙油轮“卡斯特罗”号在非洲南部好望角附近海面起火,有近10万吨原油入海。“卡斯特留·贝尔维”号油轮事故(1983年,大西洋):事发南非海域,由于航行中遭遇大火,最终被破坏成两半,泄漏了186万桶原油。

(11)1989年3月,美国21万吨级油轮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严重污染了阿拉斯加海域。焚化遇难海洋动物尸体花费了半年时间,而且焚化后的油浸物质达5万吨之多,需要用船运往俄勒冈的有毒物质垃圾场处理。沿海13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曾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埃克森·瓦尔迪兹”号原油泄漏信托委员会2009年曾公布报告称,事故留下了“灾难性环境后果”,阿拉斯加地区一度繁盛的鲱鱼产业在1993年彻底崩溃,迄今仍未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始终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在这一区域栖息的小型虎鲸群体濒临灭绝。据估计,“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造成大约28万只海鸟、2800只海獭、300只斑海豹、250只白头海雕以及22只虎鲸死亡。

(12)“ABT夏日”号油轮事故(1991年,大西洋):伊朗籍油轮“ABT夏日”号(ABT Summer)在距安哥拉海岸以西约900英里(约合1448千米)的南大西洋水域沉没,约有192万桶原油泄漏进入大西洋。

(13)“MT天堂”号油轮(1991年,地中海,意大利):装载107万桶原油的油轮失火沉没。

(14)明格布拉克(1992年,乌兹别克斯坦明格布拉克油田):事发于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山谷地带,事故原因是一次爆炸引发了一场大火,燃烧了大约两个月,泄漏200万桶。事后紧急建造一座拦截坝,避免了更大的生态灾难。

(15)1992年12月,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港附近触礁搁浅,后在狂风巨浪冲击下断为两截,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千米区域。

(16)1996年2月,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17)19年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岛根县隐奇岛东北海域突然断为两截,在断裂过程中流出的原油形成数十条油带,对当地的海产造成极大损害。

(18)1999年满载两万多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法国布列斯特港以南70千米处海域沉没,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而此时正值海鸟迁徙季节,因此大约有30万只海鸟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事故的牺牲品。

(19)1999年12月,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千米区域受到污染。

(20)1999年12月12日,满载2000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布列斯特港以南70千米处海域沉没,造成大量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当时,法国西海岸至少20万只以上的海鸟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污染海洋的牺牲品,这场事故已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

(21)2002年11月,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千米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22)2007年11月,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二、石油开

海上石油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4个阶段,每个开发阶段的一些特定活动都对环境有影响,这种影响在水中、海底和空气中具有复杂的表现方式,或产生物理效应或产生化学变化和生态变化。

图39-2 该油井发生爆炸时的

图39-3 该油井爆炸产生的滚滚浓烟

图39-4 漏油所引起的海洋生态灾难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达400万加仑计算,再漏油3个月,就相当于漏出约3.78亿加仑,“这可能成为和平时期(全球)最严重的漏油灾难”。英国石油公司(BP)利用“灭顶法”堵塞墨西哥湾油井失败。

2010年6月23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湾漏油发生近3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石油持续从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产生的黏稠混合物很难燃烧,甚至很难清理;这个季节的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诞生地;海岸线上有大量很难清理的沼泽。大风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砂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例如佛罗里达州的砂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难清除的是沼泽地上的浮油,这里是深水地平线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尔表示,沼泽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尝试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浮油一旦渗入,必须砍掉沼泽上的草才行。不过它还能渗透到土壤下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细菌必须有氧气才能产生作用,在沼泽地的土壤里,它们没有足够氧气进行这一过程。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飓风季6月即将到来,专家相信到时浮油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尽管这听起来似乎与直觉不符,但是一场大风暴将有助于驱散和冲淡浮油。欧文顿说:“飓风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尘器。”它经常会把一切清理干净。但是对于持续不断的石油泄漏事故来说,飓风起不到彻底清理的作用。

欧美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海洋石油环境保护问题,美国忌惮于石油泄漏引起的灾难后果,下达了近海石油禁令:

1969年加利福尼亚的滨海小城圣巴巴拉的海上钻井平台发生井喷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个南加利福尼亚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给当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此后,近海油受到越来越多民众和环保组织的抵制。于是,里根任期内的美国国会在1982年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陆架上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范围是距海岸线4.8~322千米。这项法案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而由于1989年3月,“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所引起毁灭性生态灾难,1990年6月,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法令,命令内政部将禁区域进一步扩大,除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亚拉巴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区)以外的近海区域,均不可出租给石油公司进行开,法令有效期延长至2000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把法令有效期进一步延长至2012年。而迫于国内石油的紧张形势,虽然提出解除近海石油开禁令,但仍被美国联邦法官否决。可见人们对海洋石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令人们不得不反省自己,在充分利用海洋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充分保护海洋环境。海洋石油污染作为一种环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关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经刻不容缓。